■ 张麒 蔡丹 赵佳林 徐浙宁
近日,关于名牌大学有四成学生是“空心人”的论述引起了全社会的关注,并且引发了人们的担忧。青少年要战胜逆境,获得成功并贡献社会,除了专业技术的“生产力”,还需要丰盛的“生命力”。
生命教育正是对“生命力”的培育。从发展心理学视角来看,生命教育应该从儿童早期就开始,并且要贯穿中学以及大学生阶段。
研究发现,良好的抗逆力必须有效能感(我觉得我行),归属感(我有良好的支持系统),乐观感(我对未来充满盼望)。其中,有爱的归属感是核心。
目前国内青少年心理健康教育共有三级干预体系:一级干预就是每个青少年都必须接受的心理教育,现在中小学都会开设心理健康课程。二级干预就是筛查具有潜在危机的学生,提前帮助和干预这批学生。三级干预就是已经出现心理疾病,需要个别辅导和治疗的人群。国内目前对青少年的心理危机干预停留在第一级和第三级,二级干预几乎是空白。
我们曾经对上海市21所学校进行调研,发现了十个最可能的风险因素。其中涉及归属和关系的风险因素占了近一半。所谓归属和关系,主要指的是青少年与自己的关系、与家庭的关系以及与同伴的关系等。
如果一个学生在这些关系上都有问题,那么其很有可能就进入到潜在危机的行列。也就是说,如果一个学生既没有满意的家庭关系,也没有同伴关系的支持,那么心理健康程度就相对较低,一旦遇到挫折和压力,出现心理行为问题的可能性就很大。
青少年的归属关系建立始于儿童期。儿童早期阶段的核心是家庭,是与父母相处时间最多的阶段,等到进幼儿园后,父母跟孩子相处的时间就会减少。
早期的生命教育有三句话,一是视儿童为生命,就是把孩子看作是一个独立的生命体;二是帮助儿童认识生命;第三是希望儿童活出生命价值。父母要高质量陪伴孩子,拓展孩子的身体活动与兴趣爱好,在游戏活动中发展认知与情感。
在早期依恋关系中,0~3岁是非常敏感的时期,意义在于他可能形成内部工作模式,这种模式可以影响到青少年甚至成年以后的认知行为,以及各种社会性关系的建立。有很多研究显示,早期的依恋关系对今后的择友、婚姻关系,甚至自己今后对孩子的养育方式,都会有自己最早期与亲子依恋关系的烙印传递。
然而,现在的困境是:据2014年上海市学前教育研究所所做的全市0~3岁孩子的教养和教育方式调查结果显示92.8%的家庭或多或少地由祖辈照料孩子。伴随“全面两孩”政策出台,年轻的父母能否抽出时间,与孩子建立起早期的良好关系呢?
(本文作者张麒为华东师范大学副教授、蔡丹为上海师范大学副教授、赵佳林为上海师范大学博士、徐浙宁为上海社会科学院副研究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