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妇女报数字报纸

2016年11月24星期四
国内统一刊号:CN11-0003

中国妇女报女报视点 女性就业是否需要“善意提示”? “学会生存”不该在应试教育下枯萎 解救童工不是解决问题的终点 莫名“同居” 强制家政服务有违助残政策初衷 让“低头族”抬头有助回归真我 租房最大的不安全感是“权益无法保障”

按日期检索

12 2013
上个月
下个月

中国妇女报

电子报刊阅读器
我给版面打分

1分   2分   3分   4分   5分  

本版得分:0.0参与评分人数:0

新闻排行榜
版权声明
《中国妇女报》(电子版)的一切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图片、PDF、图表、标志、标识、商标、版面设计、专栏目录与名称、内容分类标准以及为读者提供的任何信息)仅供中国妇女报网读者阅读、学习研究使用,未经中国妇女报及/或相关权利人书面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将《中国妇女报》(电子版)所登载、发布的内容用于商业性目的,包括但不限于转载、复制、发行、制作光盘、数据库、触摸展示等行为方式,或将之在非本站所属的服务器上作镜像。否则,中国妇女报将采取包括但不限于网上公示、向有关部门举报、诉讼等一切合法手段,追究侵权者的法律责任。
正在加载广告……
放大 缩小 默认

强制家政服务有违助残政策初衷

□ 斯涵涵

每到年底,能从社区领到2400元的残疾人居家安养补贴,会让家住西安市雁塔区的王女士感受到阵阵温暖。可是,最近有爱心机构联系她,说以后这个钱不发了,由指定机构提供家政护理服务。(11月21日《华商报》)

西安市对全市3000名符合居家安养条件的残疾人提供补助,让残疾人士及家庭倍感政策温暖,而今年把现金补贴一律改成家政服务,无疑让助残良意变了味。

打扫卫生、擦玻璃、针灸、按摩、跑腿买东西……政府指定的爱心机构提供的服务虽然内容较多,但并不精准适合于残疾家庭。首先,“不接受服务,钱也不发了”,并且服务机构也由政府“钦定”,相当于剥夺了受助者的选择权,异化为强制服务,让人很难接受。其次,提供家政服务即便是在一般家庭里都认为是比较奢华的服务,遑论经济比较困难的残疾家庭了,对于他们而言,买一些生活必需品比请人打扫卫生要实用得多。再次,侵犯了受助者的隐私权。家政服务需要进入家庭,很多人都不愿意将家庭的内在不加掩饰地呈现给外人,安全也是很重要的考量因素。加之打扫卫生、擦玻璃、跑腿等等大多力所能及,何必要将此类家政服务强加于人?

此外,政府购买指定的爱心机构的家政服务,有利用权力强迫消费的垄断之嫌,不利于服务水平的提升,也不利于群众监督。

需要提供服务还是需要现金补贴,应该根据具体家庭的情况而定,更应该尊重受助者的意愿。然而,长期以来,对于弱势群体,一些部门在给予帮助和扶助之时,工作态度简单粗暴,出台的规定或高高在上不接地气,或一刀切,不尊重对方的想法与感受,残疾人仅仅被当作福利政策的被动接受者,其要求和需求被漠视,令助残政策的良好初衷大打折扣。

居家安养补贴是政府对残疾群体的资助政策,彰显了扶残助残的人文关怀与扶危济困的公益精神。但好政策还要好的落实,强制家政服务则有违助残本旨。实际上,深入残疾人家庭,与他们平等交流,听取他们的心声,制定出符合实际、受到欢迎的助残措施并不难,关键在于用心对待残疾人士,完善服务,确保精准扶贫、精准助残。这种自以为是、有违助残伦理的强制家政服务应当及时纠偏。

放大 缩小 默认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在线投稿 | 手机触屏版
主办单位:中国妇女报社 版权所有:中国妇女报网 2014 COPYRIGHT
备案号:京icp备0503731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