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陶丽
我老家一邻居的两个男孩今年高中毕业,没考上大学,不出去找事做,成天坐在家里玩手机,等饭吃,地里的活儿甚至家务活儿,也都干不了。他们的父亲痛心地说:“我花几万元供他俩读了十几年书,算白读了,以后怎么办呀!?”
这位父亲的话有点偏激,但也道出了部分事实:他的儿子在学校里可能只学会了一些应付考试的知识和技巧,而没有掌握必要的生活和谋生技能,生存能力比较差。
作为一名中学教师,我听了这位父亲的话,心里不是滋味。据我所知,他家孩子的这一问题也存在于不少中学生甚至大学生身上,只不过问题的严重程度不一样。这些学生走入社会后往往会无所适从,有的甚至沦为啃老一族。
学生生存能力差,学校和家长都负有不可推卸的责任。
我在省城一所中学教书的同学跟我说过这样一件事:今年,他们学校组织初一学生搞夏令营,出发时,许多学生的爸爸妈妈或爷爷奶奶也跟来了。他们是来照顾孩子生活的。老师劝阻不下,只好让他们和孩子一起参加夏令营。后来,大多数学生头一天就把三天的食物和饮用水都挥霍掉了,还把空矿泉水瓶和塑料袋丢得漫山遍野。可大多数家长并没有批评自己的孩子,而是开心地又为自己的孩子买来了后两天的给养。
这样的孩子看似“幸运”,他们一生下来,父母就给予无微不至的关怀,一切事情为他们越俎代疱,只求他们好好学习,将来能考上一所好中学、好大学,不太在乎对孩子生存能力的培养,使其翅膀更加单薄。另一方面,有的学校为了追求升学率,长期偏重于应试教育,忽视了学生素质和能力的培养。在这两方面负能量的作用下,高分低能或低分低能的学生并不鲜见。
其实学生的生存能力远比应试能力更重要。早在1972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富尔报告》就提出了“学会生存”的理念,1996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在《德洛尔报告》报告中,将“学会生存”列入现代教育的四个支柱之一,要求学生充分发挥自己的所有潜能(社交能力、创造能力、心理承受力、独立能力、解决问题的能力等等),以适应外部环境的变化。欧美国家在20世纪八十年代就已经将生存教育作为教育的重要内容在学校推行。而在我国,生存教育无论是理论和实践,都有待进一步加强。
“给你一颗稻种,你就要做得出一碗饭来!”这是一位退休老教师经常说的一句话,它很通俗,但内涵深刻。他曾经用这句话来教育自己的孩子和他的学生,后来,他的孩子和许多学生都事业有成。如今,我也经常用这句话来勉励我的儿子和学生,并教他们一些生活技能。我知道,人的生存能力包括许多方面,对孩子的生存能力的培养也要科学而有系统,当然,还需要家庭与学校长期而默契地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