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柯里的茶马古道
□ 中国妇女报·中华女性网“一带一路”采访组
山坡与树林间,一条青石板路不甚规整地逐级而上,延绵至大山深处。
“这就是传说中的茶马古道啦。”站在一块已被踏出马蹄印的石板上,31岁的彝族妇女施宋英大声说:“看着窄,但还能走通,前些时候,我还从这条老路走到过普洱。”
千百年间,正是这条回荡着马铃声的古道上,一代代马帮通过茶马互市,一步一个脚印连接起川、滇、藏,延伸到南亚后,直抵西亚、西非红海岸,开辟出一条民间国际商贸通道,普洱也由此成为古代中国与南亚地区贸易通道的重要起源地之一。
施宋英并非土生土长的普洱人,嫁来这里8年后,她已视自己为那柯里人——在这片云南仅剩为数不多的茶马古道旧址上,与丈夫一家经营着已有200年历史的荣发马店,“我现在算是这家店的女掌柜。”介绍起自己,施宋英满是自豪。
2007年,祖传的老店重新开张,是施宋英——这个刚刚嫁来的新媳妇力主的。她认定,老祖宗留下的那副店口对联“很有道理”——“关山难越谁为主,萍水相逢我做东”。
“马帮是没了,但我们这座有故事的大驿站,一定会吸引城里人来的。”曾在外打工多年的施宋英执拗地认为,光靠种地难以富起来,利用得天独厚的优势来做旅游,却是个好办法。
“也亏得政策实惠。”在决定重开店之后,店面建设有政府补贴、妇女贴息小额贷款、管理和厨师技能培训……面对接连出台的好政策,施宋英挺感慨,自己赶上了好时候。
施宋英一家的经历,并非偶然。
集边疆、民族、生态、开放为一体的普洱,正寻求保有传统与发展创新的平衡点,让这座因茶而名的城市,通过来自历史的茶马古道,能与走向未来的“一带一路”无缝对接。
绿色是根基
家中12亩茶园收成如何,在39岁彝族妇女郭光会眼中,就意味着“孩子的学费、家里的开销……”
5岁起就光着脚上树采茶的郭光会,已与种茶、采茶打了30多年的交道。今年开始,她正酝酿着一次“大的产业调整”——“要让茶园变成以生态茶为主。”全绿色、纯有机的种植方式,会让茶叶的每公斤收购价涨到350元以上,几乎是原来的2倍还多,“会更辛苦些,但值得。”她已经认定自己的选择。
在宁洱县温泉村,大多数村民与郭光会一样,都已体会到坚持种生态茶的好处——“不仅挣得更多,我们祖祖辈辈传下来的茶园,也会更漂亮。”
51岁的哈尼族妇女白家琴,是最早发现生态茶价值的茶农之一。因为妹妹在城里卖茶的缘故,她很早就坚持只种产量稍低的生态茶,“决不能让我的茶树沾上一丝化肥农药。”
因为坚持,白家琴家的茶,从来也没担心过销路,“每年一到采茶季,茶叶还没摘完,就已经卖完了。”当许多乡亲还习惯将采下的茶叶送往收购厂家初制时,她已自己炒好,精心包装后,通过快递发往全国各地的爱茶人。
追求绿色,本就是普洱茶扬名的秘诀之一。
如今,这已成为一座城市的追求。
这座森林覆盖率达68.7%的城市,也是世界生物多样性最丰富的地区之一2013年,普洱市获批成为中国唯一一个绿色经济试验示范区。主动对接“一带一路”,普洱已决意要打好手中的“绿色牌”。
目前,当地正力争让绿色有机、健康养生成为普洱的“代名词”。先后和西南大学、云南大学、首都经贸大学等签订战略合作协议,建立3个院士工作站(正在申报7个院士、专家工作站),以茶叶、咖啡、生物药等特色产业为重点,打造了帝泊洱、普秀、迷帝等一批知名品牌;建成了柏联、茶祖等一批集基地、加工、体验、养生于一体的茶庄园,以大唐汉方为代表的生物药产业快速发展,品牌培育取得初步成效。
作为绿色经济标志的旅游,普洱也有大动作。普洱国家公园、西盟勐梭龙潭成功创建国家4A级景区,实现高A级旅游景区“零突破”。另外,还成功创建特色旅游小镇4个、省级特色旅游村12个、民族特色旅游村7个,全市28个村被授予全国美丽乡村称号,37个村被列入国家传统村落名录。其中,普洱景迈山因为连片的古茶林和保护完好的民族建筑,普洱拉祜族“网红”李娜倮创作的《快乐拉祜》,也让这个原本贫困的民族村游客络绎不绝。
女茶农郭光会已笃信:“只有‘生态’了,才能卖出好茶来。”
这座因茶而名的古老城市,正历久弥新。
一市连三国
在普洱江城县的“三国街”,28岁的店主玛尼从未担心过生意不好。
来自老挝丰沙里省约乌县的玛尼,此前在老挝境内经营商店,2014年,她来到江城开起分店。
普洱与越南、老挝、缅甸“山水相连、人文相亲”,国境线长486公里,有2个国家一类口岸,1个国家二类口岸和17条对外陆路通道。由此应运而生的“三国街”,让人们不用出国就能购买来自越南、老挝的商品。
“老挝手工业很受中国游客喜爱,竹编包包经常供不应求。”玛尼说,她正在动员自己的亲戚来江城,“开个老挝小吃店什么的,都很赚钱的。”
越来越多的商机,正因“一带一路”建设的推进,在普洱逐渐显现。
当地为积极融入“一带一路”的建设,一直在为扩大区位优势发力——普洱市外贸进出口总额年均增长高达40.5%;孟连口岸上缴关税连续3年在云南省边境陆路口岸中位居前列;普洱已开通到老挝的5条跨境旅游线路……
这是一份助普洱走向未来的建设“清单”——
澜沧景迈机场即将迎来通航;规划建设“一主、四支、两过境”铁路网,彻底告别没有铁路的历史……
响彻千百年的马铃声已渐渐消散,如今,施宋英只能从长辈那儿听到马帮传说,但她爱听那些传奇,守在蜿蜒的茶马古道旁、走在已被磨得光滑的青石板路上,她说:“还是希望,这些故事被更多人知道。”
更多的人来人往,本就是丝路再现盛景的标识之一。
从茶马古道走向“一带一路”,普洱的“新篇章”,已经翻开。
(记者 王长路 周玉林 姚鹏 任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