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王驰
汤汁,紫菜,春葱,肉片,还有沉静在下面的面条,面对这有“宝石般光彩的面”,要细致观察其形态,充分享受其美味,还需给即将入口的肉致歉。这是祭祀吗?不,就是吃面。
日本电影《蒲公英》开头不久,就将吃面的宗宗讲究用镜头演示了一番,加上老者虔诚夸张的旁白,让人忍俊不禁之余难免有些不以为然。而近两个小时的片子结束时,一个关于拉面,开拉面馆的秘经,一个关于饮食甚至世事的众生相,竟如此不由分说、自然而然地一一浮现在眼前。
电影以长途货车司机黑郎等热心人帮助单亲母亲蒲公英提高技艺,重振面馆为叙事主线,不遗余力地再现一个拉面馆起死回生的过程,其中展现出的人物要强、坚韧执著和一丝不苟的秉性和做派,给人留下深刻印象。
既然吃面都那么考究,做面就更有说道了。自居为拉面行家的黑郎要蒲公英练肌肉和练耐力,煮面是个体力活啊,他们的“面馆老板训练”从跑步开始。练速度,不是跑步速度,而是煮面、捞面的速度,黑郎教练在一旁按秒表记录。更要紧的,是练眼力和脑力,对食客的显性要求要过耳不忘。是点猪肉的,还是阳春的;加酱的,还是清淡些的,不能统一划齐,也不能张冠李戴。顾客并未声张的一些隐形需求也要善于察言观色,心里有数,从而区别对待,比如饥饿程度,是不是要赶时间,老顾客的偏好等等。显然,在这位拉面高手眼里,拉面之道,除去面和汤的色香味之外,把握食面人的心,也万万不可或缺。
黑郎还带着蒲公英到其他面馆吃面暗访,偷经学艺,并跟蒲公英的追求者化“敌”为友,同心协力,助蒲公英一臂之力。
蒲公英本人也乘做食客之时,机巧地深入厨房重地,探听制作劲道弹性面条的“商业机密”。而女主人公被人领着从背后挪墙砖扒缝窥探店家熬制浓汤的桥段,颇有凿壁借光的意味。汤在日式面条里至关重要,在日本人看来,面条的美味都缘于汤汁。因此,各家面店都潜心秘制。难怪,蒲公英不惜花钱买经。影片中,一个食客吃面没有喝完汤,店家老板竟然因此觉得受辱而对其大动肝火。
想必这些喜感浓烈、妙趣横生的细节都存在着现实的依据。该片导演伊丹十三,在业界评价甚高,他的电影都根植于日常生活,根植于他对日常生活视角敏锐的体验、观察和记录。诺贝尔文学奖得主、伊丹十三中学同窗和姐夫大江健三郎曾说,作为随笔家的伊丹十三,他的文章中最有意思、对社会最有好处的是各种类型的采访纪录。
当导演的伊丹十三,可谓大器晚成。在51岁自编自导他的第一步影片《葬礼》之前,伊丹十三有丰富的经历。他画插图,写随笔,撰广告,当演员,做商业设计师。1984年,《葬礼》一炮走红,曾拿下30多个电影奖项。之后的《蒲公英》《女税务官》《暴民之女》等都好评如潮。
据说,《蒲公英》剧本创作之初,同时兼做编剧的伊丹十三早已把透了拉面行当的脉,他甚至上街摆摊卖拉面,就像他拍《葬礼》到殡仪馆打工,拍《女税务官》要匿名应聘税务局一样。他的电影也由此而显出真实精准的品质。
和电影《蒲公英》主线并列的,是一条聚焦一黑帮中年男人的副线,虽着墨不太多,但却寓意深邃难测,镜像大胆疯癫。从把片头和几近片尾的画面都给他来看,说他举足轻重也不为过。
一开片,是他,在电影院第一排坐下后又起身,正对着观众吆喝一声“我们的电影开始了”,并借跟女友谈天,说出“听说人在死前会看到电影一样的东西,几秒钟内看尽人生的万花筒。我很期望那个电影,一个人最后的电影。我绝对不要受到干扰。”这应该是导演想要表达的东西吧。影片快结束时,又是他,这个食色通吃的男人突然街头中枪,临终前,无怨无悔似地告诉一旁撕心裂肺哭喊的女友,“嘘,别出声。”男人声称,他自己最后的电影开映了。哇,到死都不要受到干扰,为了看电影!
主线副线交汇之间,电影还有多组人物组合,他们既在情节之中,又在故事之外,但都无一不紧扣饮食主题,无一不是跟行进中的情境无缝对接。高级法国餐厅里不看老板前辈眼色,极内行懂门道点餐的西装笔挺小跟班;几个学无声无息吃意面最后都吸吃得呼哧呼哧响的日本女郎;刚步出牙医诊所就买冰激凌吃的男人和眼巴巴看着冰激凌的小男孩;假装大学教授骗吃骗喝的精瘦男;衣着体面、在超市对水果、奶酪、蛋糕上下其手,左捏右按的老妇人;等等。
电影渗透了戏剧、励志、黑帮、三角恋、情色等多种电影类型元素,显示出导演丰富的想象力和超强的掌控力。
女主角蒲公英由导演伊丹十三的妻子宫本信子出演。她是伊丹十三作品中的一部分,多次获得日本电影金像奖。伊丹十三在1997年因狗仔队诽谤自杀时曾在遗言中说宫本信子是“日本最好的妻子、母亲和演员”。第一次看她的表演,虽算不上多美,但很入戏,感觉她就是那个一心想做好面的小老板。
男主角黑郎的外形,颇有高仓健的影子,冷峻,硬朗。因为他总爱戴着牛仔帽,让影片也带了些美国西部片的味道。而《人证》中“母亲”和《追捕》中真由美的爸爸的加盟,让这部1985年放映的老电影,今日看来,平添了些许怀旧,些许感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