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国妇女报·中华女性网“一带一路”采访组
杨正玲是新疆呼图壁县“新胡杨”连锁餐厅创始人,在熟识她的人眼中,杨正玲身上最可贵的并非她创业的成功,而是她坚韧不拔的意志和她一直在传递的好家风。
作为一个普通的边疆女农民,在呼图壁县芳草湖总场六分场种地是杨正玲最初的生活依靠。1993年,伴随着改革开放的春风,不甘现状的杨正玲在县城开了一个小饭馆,自己既当厨师也当服务员。没想到,饭馆刚有起色就因拆迁不得不关门。1998年,杨正玲拿出开饭馆的积蓄又借了些钱买了一辆中巴车,在呼图壁-昌吉-乌鲁木齐一线跑客运,自己亲自售票,每天天不亮就起床,万家灯火时才回家。由于长期在中巴车上颠簸,2007年,杨正玲患了腰椎间盘狭窄,先后做了两次手术,病情严重时瘫痪在床不能活动,她不得不变卖了中巴车。
“人活在世上,就是折腾,没有事干比生病还难受。”杨正玲告诉中国妇女报·中华女性网记者,在家休息了两年后,她和姐姐合开了一家名为“新胡杨”的饭店。“我们就是要像胡杨一样,即使身处逆境也要顽强生长。”
近年来,国家的好政策一个接一个,2011年,杨正玲重回呼图壁自主创业,投入上百万元的全部身家开了个酒店,名字依然叫“新胡杨”。
天有不测风云。呼图壁“新胡杨”酒店经营才一年,因债务纠纷,房主将门面卖给另一家公司,而杨正玲当初是转租,投入尚未收回,却接到了法院送来的传票,让她限期搬离。杨正玲欲哭无泪,当初投入了100多万元,设备才变卖了2万多元。
“我感激妇联,是妇联组织让我有了依靠。”谈及往事,如今已是呼图壁县妇联智库创业组负责人和县女企业家协会主席的杨正玲依旧对当时妇联的帮扶心怀感激。
在那些昏暗的日子里,员工们也给了杨正玲力量。老员工说,哪怕有100平方米的门面,我们卖拌面也能生存,酒店千万不能关门。法院通知酒店某天10点前必须搬离,如果请人搬离需要1200元,那时酒店经济非常紧张,员工们听说后纷纷表示要自己干。大家早上5点钟开始干活,在10点前将全部东西搬到了院子里。这一幕让病痛中的杨正玲下定决心:为了员工也一定不能倒下!
“能打倒自己的往往不是别人,而是自己。”正是从小养成的坚韧性格支撑着杨正玲几次从重挫中重新崛起。杨正玲坦言,这得益于多年来父母言传身教的好家风。
生意一天天好转,杨正玲却开始为孩子的成长忧心。她的孩子最初也有些浮躁的小毛病,杨正玲亲身示范,让孩子意识到创业的艰辛,知道一切财富和成就都要靠自己用双手和智慧去创造。杨正玲指着一名男服务生告诉记者,儿子也是她餐厅的一员,通过一段时期的历练,“儿子如今不仅踏实、能吃苦,待人也更谦和有度。”
杨正玲说,自己就是在父母的教导下,在真诚做人、乐于助人、遇到困难一定要自己克服等这些朴素的道理下成长起来的,如今她也努力在潜移默化中将这些好家风传递给孩子和员工,“要让他们的人生更有温暖。”
目前,“新胡杨”的14名员工中,有一半是杨正玲当初开酒店时就跟随她的老员工。正是她和员工之间家族式的亲情关系维系了员工队伍的稳定。每隔一段时间,杨正玲都会派厨师长到外地学习,增长见识。员工在“新胡杨”干够3年,就额外发3000元奖金。杨正玲说,干餐饮以来,她比别人少睡了五六年的觉,但正是在这一次次的历练中,她实现了自己的人生价值。
(党柏峰 王江平 杨睿/吴筱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