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妇女报数字报纸

2016年10月11星期二
国内统一刊号:CN11-0003

中国妇女报新女学周刊 知•道 在社会性别视域下拓展国际关系研究新思维 女性地位提升对家庭养老的新影响 拒绝被定义:罗斯玛丽·特洛柯尔的艺术 女学书馆

按日期检索

12 2013
上个月
下个月

中国妇女报

电子报刊阅读器
我给版面打分

1分   2分   3分   4分   5分  

本版得分:5.0参与评分人数:3

新闻排行榜
版权声明
《中国妇女报》(电子版)的一切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图片、PDF、图表、标志、标识、商标、版面设计、专栏目录与名称、内容分类标准以及为读者提供的任何信息)仅供中国妇女报网读者阅读、学习研究使用,未经中国妇女报及/或相关权利人书面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将《中国妇女报》(电子版)所登载、发布的内容用于商业性目的,包括但不限于转载、复制、发行、制作光盘、数据库、触摸展示等行为方式,或将之在非本站所属的服务器上作镜像。否则,中国妇女报将采取包括但不限于网上公示、向有关部门举报、诉讼等一切合法手段,追究侵权者的法律责任。
正在加载广告……
放大 缩小 默认

拒绝被定义:罗斯玛丽·特洛柯尔的艺术

《无题》

《亲吻我的气味》

主持人:李黎阳(中国艺术研究院美术研究所研究员)

罗斯玛丽·特洛柯尔(Rosmarie Trockel)是一位没有固定风格的艺术家,她的作品内容丰富、形式多样。她运用多种媒介进行创作:素描、绘画、雕塑、针织、摄影、拼贴、陶瓷、录像、装置和行为表演等等,变化多端、面目各异,如果一定要从中找出一个共同特征,那就是用一种微妙的方式对一切既有标准和习俗提出质疑。

事实上,特洛柯尔的各种跨越艺术门类的创作是对源自杜尚的观念艺术的延伸,是对博伊斯的“社会雕塑”以及波普艺术所表达的敬意。作为一位有社会责任感的艺术家,她不仅关注女性在社会中的角色和地位,还关心一切当代热点问题,她以理性而又充满诗意的艺术形式诠释人的精神与肉体、人与社会、人与自然以及人与宇宙之间的关系。

特洛柯尔成名于20世纪80年代,她用机器编织的羊毛材质的针织画,例如以苏联式“生产主义”符号排满画面的《无题》(1987),以极简的单色织就的《西德制造》(1987)以及以纯羊毛标识和花花公子兔型商标构成的《无题》(1988)等,颠覆了艺术品与工艺制品的传统评判标准,转换了符号与物品的功能意义,不仅表现出对官方控制和大众欣赏习俗的挑衅与反叛,还不露声色地消弭了艺术与生产之间的矛盾对立。凭借带有女性特质的材料及作品所传达出的前卫精神,特洛柯尔在出道之初便被划归为女权主义者行列。

众所周知,20世纪80年代,正是德国新表现主义和“资本主义现实主义”称雄于国际艺坛之际。这些比特洛柯尔年长些的艺术家,例如基弗、巴塞利茨、吕佩尔茨、里希特等,每个人都有着极易辨识的个人风格,而特洛柯尔,尽管出道不久便具有了被艺术界认可的独特风格(“针织画”),但却始终拒绝被定义。如果说上述几位艺术家是想通过回望过去,从历史的伤痛与记忆中寻找出路,那么特洛柯尔则是将目光锁定在当下和未来,将整个宇宙囊括进了自己的研究范畴。她于2012年在美国纽约新博物馆举办的大型个人回顾展,干脆直接以“一个宇宙”命名。

在这个回顾展中,特洛柯尔再一次扩展了艺术的边界,她将她本人的各类作品与其他不同时代、不同学科的跨界人士的作品同时展出,其中包括植物学家马里亚·西比拉·梅里安(Maria Sibylla Merian)于17世纪绘制的水彩画、自然历史学家布拉施卡父子(Leopold and Rudolph Blaschka)于19世纪手工制作的精致的海洋生物玻璃模型、昆虫学家拉迪斯洛夫·斯塔维奇(Wladyslaw Starewicz)名为《摄影师的复仇》的早期定格动画电影以及朱迪斯·斯科特(Judith Scott)和詹姆斯·卡斯尔(James Castle)这类残障艺术家的原生作品,试图以这样的展示方式在不同领域的知识和创造之间建构起一种相互呼应的关系,推翻传统的学科分类标准。

特洛柯尔不仅在威尼斯双年展和卡塞尔文献展这样的国际大展中屡次登场,而且在世界各大知名博物馆中频繁亮相。2014是特洛柯尔的幸运年,她不仅荣膺哈弗特门奖,还在拍卖会上屡创佳绩(《西德制造》在伦敦以1189692美元的价格拍出,《无题》则于苏富比拍卖会上拍出了近500万美元的高价)。身为杜塞尔多夫艺术学院的雕塑教授,特洛柯尔在从事个人创作的同时,还以其开放的教学理念,为艺术的未来贡献着自己的经验与智慧。

放大 缩小 默认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在线投稿 | 手机触屏版
主办单位:中国妇女报社 版权所有:中国妇女报网 2014 COPYRIGHT
备案号:京icp备0503731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