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妇女报数字报纸

2016年9月22星期四
国内统一刊号:CN11-0003

中国妇女报家教周刊 成长 舍得砸钱 就能培养出优秀孩子? 子女被欺侮 你为何一无所知 做个“书虫”家长 如何 搭建平台为留学英才提供多种选择

按日期检索

12 2013
上个月
下个月

中国妇女报

电子报刊阅读器
我给版面打分

1分   2分   3分   4分   5分  

本版得分:0.0参与评分人数:0

新闻排行榜
版权声明
《中国妇女报》(电子版)的一切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图片、PDF、图表、标志、标识、商标、版面设计、专栏目录与名称、内容分类标准以及为读者提供的任何信息)仅供中国妇女报网读者阅读、学习研究使用,未经中国妇女报及/或相关权利人书面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将《中国妇女报》(电子版)所登载、发布的内容用于商业性目的,包括但不限于转载、复制、发行、制作光盘、数据库、触摸展示等行为方式,或将之在非本站所属的服务器上作镜像。否则,中国妇女报将采取包括但不限于网上公示、向有关部门举报、诉讼等一切合法手段,追究侵权者的法律责任。
正在加载广告……
放大 缩小 默认

子女被欺侮 你为何一无所知

■ 罗静

幼儿园开学已经半个月了,可妈妈们心里的焦虑似乎一点也没有减少。

比起担心孩子在幼儿园有没有吃饱、睡好,不少父母更在意孩子能不能和小朋友相处好,会不会受欺负。

幼儿园是孩子社会性发展的重要场所,在这里,孩子可以学到如何与同龄人良好地互动,建立起亲密的伙伴关系。

一般情况下,学龄前的孩子在玩闹中出现争端是很正常的现象,即使打闹,也基本属于淘气,算不上欺负。倒是一些总在担心孩子被欺负的父母,需要好好反省下自己:担心孩子被欺负,是因为你的孩子真的很弱,时刻需要保护,还是你需要借助“担忧孩子”,找存在感,维系跟孩子的关系浓度,以及缓解自己的某种焦虑?

一些总为孩子忧虑的父母,都需要好好正视一下自己与孩子的分离焦虑。否则,后果不堪设想。因为,长期被担忧的孩子,心理上会无形地被催眠:他们会出于对父母的爱和忠诚,下意识让自己变得无能、脆弱,以配合父母的“担忧”。

当然,关于孩子“被欺负”,也有另外一种情形。就是孩子的确在社会化过程中,总扮演“受气包”的角色,这多半是父母的不当教养方式所致。

心理学研究表明,经常被欺负的孩子通常有高神经质、内向、自卑和自尊水平低的特征。这些孩子大多不懂拒绝和不会反抗。

经常被打的孩子,在被别人打后,不会让对方感受到“我是很愤怒的”,甚至不会让对方明确感觉到:“你不能侵犯我”,对方会觉得这个人“很好欺负”,在这种情况下对方可能会经常欺负他。或是孩子受到欺负以后,不会还击,也想不出其他的策略使对方受到惩罚,导致这样的孩子经常处在一种劣势,经常被对方所攻击。

孩子从父母和家庭中最初能够学到的就是与人沟通的方式,父母对孩子的教养方式会影响孩子在外的社交能力。通常来说,以下几种教养方式比较容易造成孩子出现上述状况:

限制过多 孩子缺乏应对能力

一些父母因害怕孩子会受到伤害,对孩子的行动会有很多限制,稍微带有一点危险的举动,一定不允许孩子做。

如此一来,孩子会感觉到,外面危险太多,自己还不能照顾和保护自己。由此孩子会对外面的环境和人产生敬畏,这样的孩子,在家里可能非常活泼,但是一旦到了外面就会变得内向、胆小。

对孩子管教太严格

一些父母对孩子缺少温柔的情感,总是以一种严厉的方式跟孩子交流。所以,当孩子在与他人接触时,就会习惯性地退缩,也不会反抗和拒绝。有时,孩子在外受人欺负,父母多会认为“一个巴掌拍不响”,不仅没有安慰孩子,还会教训孩子一顿。孩子在外受了欺负已经很委屈了,回来还要面对父母冷酷的“教训”,长此以往,孩子会觉得自己不值得被爱,性格变得冷酷,共情能力差,却同样不懂得保护自己。

过于强调让孩子“忍让”

在我们的传统教育中,一般不会让孩子对欺犯的行为作出反应。“打不还手,骂不还口”“惹不起,还躲不起”堪称是这类教育的“经典”。

其实,很多调皮的孩子在刚开始欺负别人时,可能只是无意行为。但是,当他发现你不像其他孩子一样强烈反抗,他就会从这种欺负行为中得到满足,从而得寸进尺,有意欺负你。因此,要让孩子意识到,一味地忍让非但不能解决问题,反而会助长欺负者的气焰,给自己带来更多的伤害。

如果父母总是千方百计让孩子避开来自外界的“威胁”,而不是教育孩子如何正确面对外来的侵犯,那以后碰到类似的情况,孩子还是不知所措,要么怕“报复”,忍气吞声;要么大哭不止,仍旧会找老师找父母“告状”。这种孩子会变得越来越胆小怕事,对自己没信心,易屈服于外界的压力。

那么,当孩子被欺负了,父母该怎样处理?

关注孩子的情绪

当孩子被欺负后,父母应该通过共情,帮孩子做情绪疏导。否则,情绪的积压会对孩子产生影响。

站在孩子一边

你的情感和行为上的支持,会给孩子莫大的鼓舞,让孩子感受到自己的委屈被看见了,自己的内心得到了抚慰,自己是安全的,被保护的。

帮孩子了解自己的权限范围

所谓自己的权限范围,就是对方不可以超越这个界限。平日里,父母就要多尊重孩子的权限,多给孩子选择权,以及拒绝的权利。比如“这是你的玩具,你来决定要不要分享。”孩子就会这样不断地学习划分与他人的权力范围。拥有清晰的界限感,孩子才能很好地说“不”。

培养孩子的自信

创造条件,使孩子多接触人,接触新鲜事物。还可以多陪孩子进行角色扮演游戏,带孩子演练人际交往的不同情景,教会孩子处理人际冲突的必要技巧。当孩子恰当地解决一个冲突,或者一个问题时,及时给予认可和鼓励。

放大 缩小 默认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在线投稿 | 手机触屏版
主办单位:中国妇女报社 版权所有:中国妇女报网 2014 COPYRIGHT
备案号:京icp备0503731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