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力金、黄绍珍夫妇拍摄的时尚大片。
夫妇俩边看相册边回忆往事。(中国妇女报·中华女性网记者 周丽婷/摄)
■ 中国妇女报·中华女性网记者 周丽婷
8月25日,河北省20对“90后”新人,在张北县草原天路举办了一场别开生面的集体婚礼。新人们掀开绣着戏水鸳鸯的大红门帘,沿着红地毯携手登台亮相,接受祝福。这时,一对白发鹤颜的老人出现在婚礼现场,引起年轻人们的“尖叫”。这就是携手走过64载,今年迎来钻石婚的王力金、黄绍珍夫妇。
两位老人成为婚礼上闪耀的星——新人们心目中的“福星”。他们向新人们送上“不忘初心,幸福一生”的真挚祝福,还“慷慨”地送上了他们婚姻美满的“秘籍”:“两人牵手,就要相互包容、相互信任。婚姻不是儿戏,从今天起,你们要担负起家庭的责任,只要夫妻同心,就不惧生活中的风雨。”
新人华成朕动情地说:“王爷爷、黄奶奶才是婚礼上最耀眼的‘明星’,他们相濡以沫的爱情故事让我们既羡慕又感动,我们也要朝着‘钻石婚’努力!”
早在6月12日,这对老人就曾经“刷屏”,河北11地市的户外大屏同时投映了这对钻婚老夫妇的时尚大片,演绎了64年相亲相爱的日常,完美诠释了“陪伴是最长情的告白”。这组照片被上传网络后,年轻网友纷纷点赞,而这对耄耋老人也被亲切地称为“最潮钻婚夫妇”。
日前,中国妇女报·中华女性网记者走进邯郸大学老人的家里,听老人讲那过去的故事。尽管少小离家,但乡音未改。95载的岁月长河,随着王力金老人的娓娓道来,在记者的面前徐徐展现出一部承载着家国情怀的人生传奇,也咏唱出一部忠贞不渝、相守相携的爱情史诗。
在最美好的年华遇见你
今年95岁的王力金和83岁的黄绍珍均祖籍湖南湘潭。
1921年王力金出生在一个相对富有的家庭,曾祖父经营商号,在两湖之间进行绿茶、毛边纸等商品的贸易往来。但王力金人生初始就经历不幸,不到一岁,年轻的父亲便撒手人寰。两代单传、被家人视为至宝的王力金天资聪慧,在祖母、母亲的呵护下,孜孜读书求学。小学、中学,他一直稳居第一名,中学时就开始投书报馆,并被赞扬鼓励,后考入当时的交通大学唐山工程学院(也是西南交大的前身)。
抗日战争爆发后,当时的中国已“安放不下一张安静的书桌”。王力金不得不中途辍学,投入“抗战大学”,他曾经做过小学教员、学校总管,也当过报馆的特约记者,到前线采访。战时的大学,不停地迁移,一次又一次地复课,湖南、贵州、上海、河北,年青的他在世事维艰的岁月里,辗转多地,历经坎坷艰辛,但始终理想和信念不灭,断断续续地读完了大学。1949年,王力金毕业回到了湖南湘乡,1951年,在湘乡第一中学担任教导主任。
就是在这里,而立之年的王力金,遇到了他生命中最重要的人——18岁的黄绍珍。
“他长得很帅,挺拔清秀,是教务处主任,还教我们立体几何和物理。他没有架子,同学们都喜欢他,爱围着他转。他像叔叔、兄长和朋友,是同学们心目中的偶像。”回忆起年少时的相遇,黄绍珍的眼里闪着亮亮的光。
“我记得第一次见他,是因为我弟弟上学的事情。我去找他,他对我说‘你刚才是不是摔跤了,要慢些’。那一刻我觉得心里很温暖。”
“我家里条件不好,平时要靠妈妈上山砍柴过生活,他就拿出他的薪水,资助我和弟弟还有另外一个贫苦的女同学上学,那个时候我还没有和他好呢。”
时光荏苒,青丝变白发,当年的温暖依旧珍存在黄绍珍的心里,“我信任他、崇拜他、尊重他。”
年轻时的黄绍珍,是个爱唱爱跳的女孩子,在学校是文艺骨干。而王力金还负责学校里的文娱活动。唱歌、演话剧,他是导演,她是主要演员。在话剧的排演中,在看似平静如水的日子里,两颗年轻的心渐渐靠近,一场纯净、美好的“师生恋”在朦朦胧胧中“破土萌芽”。
“后来,他告诉我,我给他留的第一印象是朴素、得体大方。”黄绍珍像一个羞涩的少女,掩面捂住掉落的门牙,笑容绽放在岁月的皱褶里。
1952年,来了一份紧急命令,王力金要前往辽宁工作。出发前的头天下午,王力金去黄绍珍家看望她的母亲,吃个告别饭。黄绍珍的母亲看中王力金,觉得他是个值得托付的人,表明了她的态度,希望他带黄绍珍一起去。
可是,学校只安排了王力金一个。就在第二天,黄绍珍送王力金时也悄悄地上了车。当校长看到她时,车已经开了。两个相爱的年轻人,为了在一起共同“导演”了一出戏。后来,长沙负责接待的人工作人员了解情况后,同意他们以夫妻的关系一起奔赴东北。
从此,黄绍珍跟随王力金“奔走天涯”,共经风雨。
“人们常说‘缘分、缘分’,我们走在一起就是缘分,这是命运决定的,没有什么人可以拿来做比较。走在一起,就要担负责任,共同面对生活中的喜乐困苦。”王力金对记者说。
“没有风雨躲得过/没有坎坷不必走/所以安心地牵你的手/不去想/该不该回头/也许牵了手的手/前生不一定好走/也许有了伴的路/今生还要更忙碌/所以牵了手的手/来生还要一起走”。苏芮的《牵手》,也是黄绍珍爱唱的歌。
他们在最好的时光里相遇,镌刻下爱情最好的样子。64年,初心不改!
风雨兼程一生相随
“多少年,我们两个人的生活简单得很,一个背包、一个箱子就是全部家当。好多年连做饭的灶具都没有,平日里都是吃公共食堂。”王力金说起旧日的生活,清晰如昨。“那个时候,人们很单纯,不谈享受。两个人也没有花前月下、卿卿我我,那样会被人瞧不起。每个人都在各自的岗位上努力工作,为人民服务。”
20世纪50年代初,王力金和黄绍珍到了辽宁。王力金分配到辽阳工业学校担任技术基础学科委员会主任,兼基建办公室工程师。黄绍珍被安排到学校实验室。
在那个人才紧缺、国家开始建设的年代,年富力强的王力金自然是学校里的骨干教师。“学校照顾老工程师、老专家在校授课,我就带学生们到矿山等艰苦的地方实习,在这里两年的时间,有一半在外边。一批批,一出去就一个学期。第三年,又派我去和苏联专家学习。”
1955年,石家庄纺织工业学校筹建起来,王力金点名被调到这里。“我学土木建筑的,跟纺织工业不沾边。”此时,“没事情可做”的王力金又负责起了学校的文娱活动,帮助老师和学生导演话剧、歌剧。“好些剧目演出很轰动,经常被邀请到外边演出。”
那个时候的黄绍珍,工作之余成为单位里的文体骨干,不断地代表单位到外边参加乒乓球比赛和集训,还拿下了河北省业余乒乓球比赛的冠军。
然而,“风光”中不幸正在靠近。因为一出剧目被误读为影射新来的党委书记,作为导演的他也难逃“厄运”,被扣上了“右派帽子”。
在那段风雨如晦的日子里,两个人低调行事,互相信任,互相理解,不言中默默地彼此支撑。
“那时批斗他,我不怕,我相信他,他不是反动的人,这么多年他都没说过一句反动的言论。我相信党不会错怪一个好人,时间会证明一切。”黄绍珍语气坚定地对记者说。
1956年,石家庄机电学院成立,学校急需人才支援。戴着“右派”的“帽子”,王力金又被借调到这里。“我当时拼命地干活做事,发挥着自己的知识技能。曾经因为营养不良,腿浮肿,但是我依然坚持一节不落地为学生上课。忙碌的时光里,人不会有任何的抱怨。”
而黄绍珍被调到了纺织厂做小学老师,从此开启了她漫长的教育生涯。
1957年,石家庄机电学院迁至保定,王力金先到了保定,时隔一年,黄绍珍也调了过去。在这里,他们有了一间像家的房子。1960年大儿子出生。1964年二儿子出生。
1966年,王力金又随学校从保定到了邯郸马头,一家人再次分离。
“带着两个孩子,生活真的很艰难。大儿子从房顶上掉下来,二儿子生病不能说话,最难的时候都要一个人去扛。他不是不负责任,因为工作,没有办法呀!”黄绍珍体谅着王力金。
后来,王力金又从邯郸调到邢台。多少年里,无论在哪个岗位,无论被派以什么样的艰难任务,他都全身心地投入进去,凭借自己的智慧和认真负责的态度,把每件工作做得有板有眼。搞水利工程,辅导工农兵学员,筹办工人大学师资班,组织编写我国高等教育需要的工程力学教科指导教材,帮一些单位设计建筑图纸等等,付出多少的辛劳,王力金深深地记得,黄绍珍也深深地记得。
“灯光陪着我迎接黎明,抬头看看窗外的晨曦,倦意随着黑夜消失……”夫妻俩几乎异口同声地向记者吟咏起王力金写过的诗句。
黄绍珍说:“多少年里我们聚少离多,每次他出门,总爱让我给他唱《风雨兼程》”。
“今天你又去远行/正是风雨浓/山高水长路不平/愿你多保重……山高水长路不平/携手同攀登”。
1982年,王力金加入中国共产党。1986年,邯郸大学慕名邀请他前去任教。
80岁时,王力金挺拔魁梧的身姿还站在三尺讲台上,哺育桃李满天。
1996年王力金从邯郸职业技术学院退休,两人定居邯郸,如今已是四世同堂。
柴米油盐里,情愈浓爱愈深
“尽管儿子儿媳孙女都很孝顺,但他们有各自的工作、生活需要忙。我们身体很好,尽量不给孩子们找麻烦。”王力金、黄绍珍夫妇说。
他们就住在学校里的家属院。20世纪90年代的两室一厅,低矮的屋顶,陈旧的家具,质朴却温馨。
“房子、车子、票子,从来就没想过,这些都不重要。”王力金对记者说。
王力金大半生奔波跌宕,案牍劳形,如今依然笔耕不辍。单人床的一边堆满了书,桌子上也堆满了书。“我爸就爱看书,现在还养成个习惯,看着电视记录,哪怕看个天气预报,他也要记下来。”二儿子黄沙说。
“64年‘师生恋’,初心打败时间。”他们的爱浸透在柴米油盐里,浸透在孩子似的“斗嘴”里,经过岁月的发酵,越来越醇厚越甘甜。
83岁的黄绍珍还经常骑着自行车去逛菜市场,甚至能驮着20斤重的大米走来走去。黄绍珍逢人就讲,以此来显示自己身子骨的硬朗,每当这个时候,王力金就会来拆台“吹牛!”。
可是每次黄绍珍骑自行车出去,王力金都会估摸着时间,在学校门口等她,每天晚上都会给她按摩。
黄绍珍只负责买菜,炒菜做饭由王力金“承包”。王力金自诩厨艺高超,说得到过是厨师的舅舅的“真传”,每当这个时候,黄绍珍也会揶揄“回敬”说老伴“吹牛”,并“揭露”他做饭难吃,常常会糊锅。一旁的儿子黄沙解释“爸爸常常做着做着,不是去看书了,就是又在电视机前写东西,以至于忘了自己还做着饭”。
一辈子,黄绍珍做王力金的“御用发型师”,拿着一把剪刀从青丝剪到了白发。如今,老了,她慢悠悠地剪,他小孩子似地喊“你东一下西一下,把我剪成什么样子了?我的忍耐是有限度的!”她依然不慌不忙,嘴里说:“我的忍耐也有限度,再不好好的,就不给你理了!”
什么也不会的黄绍珍从少女变成家庭主妇,学会了缝制衣服。她给王力金做衬衣、织毛衣、缝棉裤,一做就做了64年。为了感谢老伴儿,今年6月,王力金与家人亲友穿上黄绍珍做的衣服,上演了一场温暖怀旧的时装秀。至今时装秀网上视频累计播放已超过500万次。
“爱妻手中线,游子身上衣,不愁清贫苦,但念情爱深。”视频中,王力金老人还作诗一首,他望着老伴儿一字一句地念出,在场的亲友无不感动落泪。
从艰难清苦的日子里走过来,老两口养成了艰苦朴素的习惯,什么东西都不舍得丢掉。王力金“揭发”黄绍珍藏了一柜子的旧衣旧裤,黄绍珍“揭发”王力金剩饭都快馊了也不舍得扔,每当孙女、儿子来“督察”他们的生活,就赶紧藏起来。“他最怕他孙女。”
她戏称他是“下水道”,他戏称她是“破烂公司经理”。两位老人你一言我一语的“斗嘴”里描摹着“最美的夕阳红”:“我能想到最浪漫的事就是和你一起慢慢变老直到我们老的哪儿也去不了你还依然把我当成手心里的宝”。
不忘初心幸福一生
6月12日,河北省11地市的的户外大屏同时投映了这对钻婚老夫妇的时尚大片。
黄沙告诉记者,“这是一家文化公司找上门来的,他们听说了我父母的年龄和大致的人生经历,后来又和老人进行了细聊,就有了这组照片。”
照片里,他们穿着年轻、时尚的服装,一起去市场买菜,一起在书桌前看书,黄绍珍为丈夫理发,王力金为爱妻做饭;黄绍珍打乒乓球,王力金在一旁观战加油,黄绍珍为丈夫缝衣,王力金在一旁陪伴……照片风格跨度很大,有青春校园风、英伦风、街头风,还有独特的二次元漫画风格。特别是在一张英伦风的照片中,王力金高高的个子,站得笔直,双眼有神。老伴儿黄绍珍气质优雅,面容慈祥,精神矍铄。两人站在一起显得非常和谐幸福。有的照片还配有令人动容的文字,“六十余载相守,你是我一生的服装设计师”“你的黑暗料理,我甘之如饴”“老将出马,我依然是你的头号球迷”……
这组时尚创意照片,真实还原了他们平凡生活的点点滴滴,光影背后那相濡以沫的深情令人动容。
两位老人的“秀恩爱”也感动了诸多网友。有网友羡慕地说,“陪伴是最长情的告白”“一生只够爱一个人”,并表示要和自己的爱人“一起去锻炼,身体棒棒哒,到时候共同庆祝钻石婚”。更有一些幽默风趣的网友,自嘲是“单身狗”,表示被“秀恩爱”的两位老人“深深地虐到了”。这些评论中,无不流露着对“执子之手,与子偕老”的美好爱情的向往。
但网友们更关心的是两位老人的“幸福密码”。采访中,老人不止一次地说:“既然你选择了我,我选择了你,就要学会共同面对生活中的种种。不要把时间耗费在互相挑剔上,不要整天琢磨对方的优缺点,要把时间和精力投放在工作上,投放在如何建设好家庭生活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