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学场”之魂:中国近代新小说读者意识研究》一书采用跨学科跨视野的整合研究,借助中国20世纪初的新小说创作向我们阐述了文学场的要素、构型和生产机制,是一部具有整合力、切割力和延展力的学术专著。
■ 吴群涛
作为一个女批评家,潘桂林曾参与赵树勤教授主持的女性文化研究课题,发表过《伙伴关系模式:女性解放的绿色构想》等生态女性主义批评文章,擅长以女性视角解读文本,是一个具有自觉性别意识的批评家,但其学术专著《“文学场”之魂:中国近代新小说读者意识研究》(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出版)却是一部超越性别之作。论著选择了跨学科、跨视野的整合研究,转化并创新了法国社会学家布迪厄的“文学场”理论,借助中国20世纪初的新小说创作向我们阐述了文学场的要素、构型和生产机制,是一部具有很强整合力、切割力和延展力的学术专著。
整合力带来理论创新。潘桂林继承文化研究的路径,将阅读理论、叙事学、文体学、媒介诗学、语言哲学、心理学、美学等理论资源融会贯通,形成对文学场的独到理解,提出了“读者意识是文学场之魂”的观点。读者意识本身不是文学场中任何实存的有形的元素,不是生产者也不是消费者,却存在于生产者、接受者、消费者、传播者等所有元素之中,也是联结所有元素的隐性纽带。它犹如中国美学中的“气”,充盈于文学场,是无形的“有”,看不见的“在”,是使所有行动元产生作用并相互制约的凝结核。读者意识的整合力使得物质性的文学场成为一个精神性的、有生命有气血的有机整体,使诸多理论相互沟通相互融合,也为文学场的生产机制提供了有说服力的理论依据。
全书建基于新小说、读者意识和文学场三个关键词,注重理论脉络的梳理和整体视野的扫描,追根溯源,又整合提升。为了说明“读者意识在文学场中的联结功能”,她首先对现象学文论、四要素理论中的读者观进行介绍,铺设读者走上文学活动前台获得主体身份的理论背景,分析这些理论在文学解释领域中的有效性、合理性和先进性;继而阐述文学场的构成要素与功能,读者意识是如何渗透在每一个要素之中,又如何将这些要素关联、粘合,形成相互影响、相互促进和相互牵制的内在机制。仅第一章的理论建构,就涉及胡塞尔的“意向性结构”“悬置”,英伽登的“图式化结构”“空白点”,海德格尔的“成见”“视域”,伽达默尔的“解释学循环”等现代哲学、美学术语,还有四要素理论、话语理论、传媒诗学等重要的理论资源。如此庞杂,却没有沦为理论的拼盘,而是引导读者打通理论区隔,理清内在关联性,形成更具解释效能的新观点,究其原因,就是注重了理论整合与提升。
批评的切割力是本书的亮点之一。理论阐述、建构并不是本书的最终目的,在场性和有效地切割力是它的更高追求。有效的理论是一把冷光刀,能切开厚实的障壁,进入文学和生活最真实的场域。当今文学理论界的重要问题就是凌空虚蹈,不及物的话语狂欢将自己锁闭在理论象牙塔,不仅远离文学现场,也被文学创作者和阅读者悬搁。潘老师的论著依托于中国近代新小说场域,并力图对新小说做出新理解。20世纪初中国小说的文体变革、集锦式解构是陈平原等学者多次论及的重要文学现象,主要从启蒙救亡的文化语境和媒体革新等角度做出了分析,但是为何这些因素的改变会引起文学的变革转型,其内在动因和机制是什么,冲突和平衡、转型与坚守等矛盾性背后到底隐藏了什么秘密,都是有待深入敞开的问题。
论著深入文学现场,考察了场域要素的改变和布局、读者意识的转型、内涵和特点,对市场化、政治化和媒介改变、读者变化等问题是如何通过读者意识作用于写作等问题,进行了深入阐述,并澄清了语言和媒介的本体论地位。在论著最后一章中,对小说叙述声音进行了类型划分和历史性梳理,阐述了直陈、讽刺、反讽、含混等四种叙事声音与读者意识的内在关联,认为作者与读者在创作中的位置设定存在一种奇妙的“跷跷板”关系,并将世界范围内20世纪小说反讽和含混声音的出现与怀疑主义、解构主义思维的出场及现代人生存境遇认知的改变沟通起来。中国新小说违背了世界性的叙事潮流,竟然丢弃了在《红楼梦》等优秀作品中形成的反讽修辞,重回直陈和讽刺,其原因还是与民族境遇、读者群体、传播媒介等要素变更导致的场域构型和读者意识转变密切关联。睿智的观点令人耳目一新,显示了作者惊人的观察、思考、概括和创新能力,为读者提供了打开文学城堡的密钥和穿行于艺术与生活空间的魔力。
本论著具有理论延展力。皮埃尔·布迪厄的社会学研究和文化批评理论具有广泛的适用空间,但目前国内学界的研究还相对集中于理论翻译、介绍和阐述等层面。潘桂林在前人提供的理论资源上进一步深入,吃透其思想精髓,借助国人熟悉的文学场域将其阐述,成功地实现了西方理论的本土性转化。论著提出的新观点适用性强,可以对任何一个阶段的文学场进行描述,对任一场域中发生的文学现象进行深入分析。该理论对读者的关注、对文学生产机制的描述和对媒介本体地位的尊重等等,使之非常适合新媒介语境中的文学研究。她刚发表的长文《自媒体对文学场和新诗走向的深度影响》,就是利用这一理论进入自媒体诗歌场域,分析媒介革新对文学生产场域的改变,对读者、作者、传播者产生的深刻影响。这一理论还可以用来分析网络文学的类型化、浅表化、娱乐化等问题,文学网站的IP培养、不同网站的主题设置、风格选择等运营策略。
当然,这部论著也存在不足:因涉及较多的术语和思潮带来了阅读的难度,以近代新小说生产场域作为研究对象,却没能对深受场要素和读者意识影响的翻译文学做出合理分析。作者后记中不仅主动指出了这两点不足,也明确提出了研究延续的设想。
本书中展现的理性、严谨、审慎和自我反思的可贵品格,彰显了潘桂林的理论敏感性、问题意识和解决问题的能力。笔者也相信,同时还掌握着一套具有强烈性别关怀与生命体验理论武器的她,在以后的思考与研究中不仅会继续保持中肯与理智,也能切实地进入生命现场,审视文化痼疾,对新时代的性别文化误区保持警惕和批评介入的热情。
(作者为武汉大学文学院博士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