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妇女报数字报纸

2016年9月13星期二
国内统一刊号:CN11-0003

中国妇女报新闻天下 病人等不起,“隐形的长队”怎疏解? 四部门发文推动解决居民区电动汽车充电难 最高检:今后五年将建立智慧检务体系 支付宝10月12日起提现将收取服务费 我国将评选10条“最美家乡河” 全国攀岩锦标赛10月在河北开赛 “喀村大”的北大老师 公安机关专项整治涉网络诈骗 “黑油站”为何屡禁不止?

按日期检索

12 2013
上个月
下个月

中国妇女报

电子报刊阅读器
我给版面打分

1分   2分   3分   4分   5分  

本版得分:0.0参与评分人数:0

新闻排行榜
版权声明
《中国妇女报》(电子版)的一切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图片、PDF、图表、标志、标识、商标、版面设计、专栏目录与名称、内容分类标准以及为读者提供的任何信息)仅供中国妇女报网读者阅读、学习研究使用,未经中国妇女报及/或相关权利人书面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将《中国妇女报》(电子版)所登载、发布的内容用于商业性目的,包括但不限于转载、复制、发行、制作光盘、数据库、触摸展示等行为方式,或将之在非本站所属的服务器上作镜像。否则,中国妇女报将采取包括但不限于网上公示、向有关部门举报、诉讼等一切合法手段,追究侵权者的法律责任。
正在加载广告……
放大 缩小 默认

病人等不起,“隐形的长队”怎疏解?

——医改落地“新现象”调查

□ 新华社记者 胡浩 肖思思 帅才 董小红

全面预约挂号,现场不用等待;取消门诊输液,避免抗生素滥用……随着医改进入深水区,各地不断落地的医改措施在逐渐改变百姓以往的看病模式。

记者近日在北京、广东、湖南、四川等地调研发现,一些医改举措初衷甚好,却在落实过程中出现“形式化”“一刀切”的倾向。例如,预约挂号使得线下有形的长队“变相”转为线上“隐形的长队”,取消门诊输液也给病人造成了新的不便等。

医改落地“新现象”:预约挂号催生“隐形的长队”

预约挂号,现场拥堵变“网上塞车”。

“挂号像春运”“摸黑奔波跑断腿”,是以往群众在大医院“挂号难”的真实写照。为推动分级诊疗、引导患者有序就医,去年6月18日,北京儿童医院率先试点“非急诊全面预约”模式。“非急诊全面预约”目前已陆续在部分城市推进试点。

所谓“非急诊全面预约”,除影响生命体征的急诊病症外,其余患者可通过手机APP、微信、电话、网络或现场自助机等渠道预约就诊。

然而,记者日前调查发现,预约挂号也不是彻底解决“挂号难”的灵丹妙药,不少患者反映,预约挂号经常出现线上排长队的现象,线上“挂号难”成了患者遇到的新难题。

经常用微信预约挂号的“80后”刘玥告诉记者:“微信挂号排长队很可怕,挂上号后又被‘放鸽子’更可怕。我今年7月下旬通过上海医联预约平台挂了当地第六人民医院耳鼻咽喉头颈外科医生的号,预约的时间是7月29日上午10点,结果7月27日晚上9点53分,我才收到短信通知说,因专家停诊,我的预约被取消了,这个时候我是不可能再挂到29日的号的,只好重新预约两周以后的专家号。”

不仅仅是网络预约,传统的电话预约线路也遭遇“塞车”。北京市民李先生通过114预约北医三院的号,“前面几百人,在线等半个多小时后放弃了,当时举着手机听了半个多小时,很无奈。”

“隐形的长队”症结:医疗资源仍然稀缺加懒政思维作怪

记者在北京、广东、湖南、四川等地调查发现,从线下排队转为“变相”线上排队,原因复杂。

——好措施落实中没跟上百姓需求。

湖南省儿童医院副院长李爱勤认为,预约挂号改革没有错,初衷是让病人不来医院窗口排队就能挂到号,但落实中没有考虑到一部分中老年人对互联网等新兴工具不熟悉,需要一个过程来让病人适应、社会适应。

——懒政思维作怪。

由于过度输液可能导致堵塞毛细血管、产生严重耐药性、损伤肝肾等危害,目前,全国多地出台了门诊“限输令”,全面停止门诊患者静脉输注抗菌药物,甚至全面取消门诊输液。

李爱勤说:“一刀切取消门诊输液的做法我一直反对。防止抗生素滥用,不能单靠取消门诊输液解决,制定规则、强化管理才是治本之策。”

有患者认为,微信挂号是另一种形式的排队。尽管无需亲自去医院的挂号窗口熬夜排队,但医疗资源并没有增多,医生也还是那几个。如果用微信预约名医,却总是显示“无号”,所谓的预约挂号就是换汤不换药。

——预约挂号只治标,“排长队”的核心症结在于医疗资源仍然稀缺。

专家指出,预约挂号渠道多元化,为患者提供了多种选择方式,但并不能根治群众看病难的问题。要解决好挂号难的问题,不仅要拓展挂号渠道,优化挂号模式,还应提升基层医院医疗服务水平与诊疗水平,落实好分级诊疗制度,减轻大医院的就诊压力。

完善改革配套措施 避免“有形长队”变“隐形长队”

——预约挂号、取消门诊输液不能靠行政命令搞“一刀切”,须更人性化,完善配套措施,做好系统配套设计。

多位医护人员、患者及家属都认为,真正解决“挂号难”,预约挂号还需更“人性化”。完善技术手段、加强信息化建设,也有助于消解“隐形的长队”。

——避免懒政思维,时刻绷紧百姓“获得感”这根弦。

专家认为,任何政策都不能“单兵突进”,或是“一刀切”划线。

预约挂号的推行,需多从患者的角度考虑问题。广州市妇女儿童医疗中心门诊部主任谢婉花认为,“网络预约”还需要顶层设计。例如,号源全部交由电话预约单个渠道肯定不行,会造成另一种形式的拥堵。广州有12580、12320预约,但是实际上综合了支付功能的手机平台更快,而且年轻人用微信、手机比较多,目前用支付宝、微信等平台进行线上支付的占总预约量的60%,而网站预约、自助机预约、诊间预约、电话预约只占30%。

专家同时指出,彻底解决“挂号难”,根本还要健全分级诊疗体系,使改革系统、综合地向前推进,而不是“单兵突进”。

放大 缩小 默认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在线投稿 | 手机触屏版
主办单位:中国妇女报社 版权所有:中国妇女报网 2014 COPYRIGHT
备案号:京icp备0503731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