代表们投票
机构职能图
编者按
机构扁平化,妇联常委、执委增加一线人员,不拘一格建组织、构建多元化组织体系,以转作风为契机、完善定期联系基层机制,以微信公众号为突破口、建设“网上妇联”,群团工作枢纽功能加强、基层服务站遍地开花……从2015年11月上海率先启动群团改革试点开始,上海市妇联始终紧紧围绕保持和增强“政治性、先进性、群众性”的主线,改革动作频出,破除“机关化、行政化、贵族化、娱乐化”等突出问题,各项改革已初见成效。
□ 中国妇女报·中华女性网记者 丁秀伟
□ 徐慧玲
去年11月,上海率先启动群团改革试点,上海市妇联改革动作频出,从组织设置、干部管理、运行机制、工作方式和支持保障等方面将各项改革“硬指标”全部落实到位。不仅吸纳体制外知名律师参与领导工作,还夯实基层,精简内设机构和行政编制人员,吸纳各行各业优秀干部和人才,让更多一线基层人员参与群团工作。
群团改革后的妇联,各级组织的活力得到进一步增强,推动组织在基层夯实,资源在基层集聚,服务在基层见效,联系妇女群众的“纽带”更紧、“桥梁”更宽。
机关设置:机构扁平化
上海市妇联机关内设机构由8个核减到6个,分别是办公室、组织部、宣传与网络工作部、权益保障部、发展联络部、家庭儿童部。上海各区县妇联内设机构一般精简到3~4个,设“一室两部”或“一室三部”。上海市妇女儿童工作委员会办公室按规定单设在市妇联。
上海市妇联主席徐枫表示,机构的精简,对部门工作职责及名称进行整合、调整和优化,主要是适应新形势下各自联系服务群众的变化特点和发展趋势。比如把原来的儿童和家庭工作部更名为家庭儿童部,凸显“家庭”二字,体现社区家庭是妇联工作的主阵地,关注家庭建设、家庭教育指导和其他有关的妇女儿童家庭服务事项。
行政编制通过实行“减上补下”,把上级机关的行政编制减下来去补充基层工作力量。上海市妇联机关精简编制30%。其中,妇联机关从69名精简到50名,共精简行政编制19名:5名下放到区县妇联、14名下放到街镇。
妇联常委、执委增加一线人员
改革后,上海市妇联执委会、常委会基层一线比例明显提升。在上海市妇联十四届八次执委(扩大)会议上,奉贤区奉城镇洪北村妇联主席、80后姑娘卫丹红,静安区北站街道蒙古居委会主任、妇联主席吴晓峰等5人被替补为上海市妇联第十四届执委会委员。这意味着上海市妇联执委会首次出现村居妇女干部,吸收了来自最基层的新鲜血液。
目前,上海市妇联十四届常委共17人,基层一线人员为5人,占29.4%;十四届执委113人,基层一线人员为66人,占58.4%。各区县妇联妇女代表中基层一线比例达83%,执委中基层一线比例达58.7%,常委中基层一线比例达33.2%,均较此前有所增长。3月底,上海市居村“妇代会”全部更名为“居村妇联”,同时街镇、居村妇联执委全面扩容,街镇妇联执委一般不少于30人,居村妇联执委一般不少于15人。
不拘一格建组织,构建多元化组织体系
8月3日,上海徐汇区铭言菜场里的女经营户们收到了上海徐汇区铭言菜市场妇女联合会送来的毛巾、花露水、肥皂、牙膏、绿豆等防暑降温用品,这是2016年6月28日上海徐汇区铭言菜市场妇女联合会成立之后的第一次慰问活动,此后菜场女经营户们还将享有许多专属“福利”:法律援助、心理咨询、礼仪服务……一位女经营户动情地说:“有了娘家的感觉真好!”
于2016年3月5日成立的徐汇区律师界妇联,也是妇联组织向基层延伸、向新社会领域扩展的积极尝试。“咱们徐汇律师又多了一个学习的好去处,幸福感十足”在听了徐汇区律师界妇联职业规划与提升部举办的系列沙龙后,一位年轻律师表示。在“六一”儿童节来时,徐汇区律师界妇联8位女律师还免费为复旦大学附属儿科医院的病孩家长免费提供法律咨询,颇受好评。
去年底以来, 上海市奉贤区妇联抓住群团改革的契机,从村居实际出发,探索在有条件、有热心的妇联执委家中建立“妇女微家”,实现对妇女群众的全覆盖、全方位、精细化的零距离服务,为大家排忧解难。
盛凤仙今年1月增补为上海奉贤区蔡家桥村妇联执委,同时她也是蔡家桥村的“妇女微家”的负责人之一,她主动将家里的一间房屋免费提供给“妇女微家”,作为活动场所。今年元宵节当天,“妇女微家”的姐妹们带来了面粉、菜、肉等各种馅料,大家一起包好汤圆,送给贫困妇女、独居老人、单亲儿童等。
据了解,“妇女微家”所发挥的功能,可以概括为“两点一站一室”,即:作为组织妇女群众开展手工编织、拉家常、晒家风家训等活动点;帮助妇女群众学习掌握各种农业生产和生活技能的培训点;作为提供妇女群众法律援助、司法咨询、权利保障等服务的维权站;作为帮助妇女群众解决邻里纠纷、家庭矛盾、生活困惑等的调解室。
今年8月2日,上海市妇联下发了《关于实施街镇、居村妇联执委工作制度的意见》,要求建立健全街镇、居村妇联执委班子、建立基层妇联执委工作参与机制、建立基层妇联执委联系妇女群众机制、建立基层妇联执委述职机制、建立基层妇联执委培训制度等,其中就提到有条件的村妇联执委可以因地制宜地开设“妇女微家”,居民区妇联可以尝试建立联系楼组的工作机制,打通妇联组织的“神经末梢”,进一步把“妇女之家”向妇女群众中延伸,真正将妇联组织的服务送到妇女群众身边。
此外,嘉定区、金山区还探索开设“客堂汇”“宅基妇女议事堂”等,用各种方式和途径把妇联组织的活动和服务延伸到妇女群众生活的最小单元、开展到妇女群众身边。
浦东新区妇联在未具备条件建组织的新领域、新群体中,复制推广张江O2O丽人之家线上线下服务模式,推进‘她社区’建设,以活动和服务实现妇女工作的有效覆盖。
体制外名律师做副主席,“鲇鱼效应”初显
在领导班子组成方面,实行专挂兼相结合,不唯年龄、不唯学历、不唯身份、不唯职级选拔妇联干部。2月26日,上海市尚伟律师事务所主任黄绮被补选为上海市妇联执委会常委,挂职副主席。54岁的黄绮是一名法学硕士,曾任上海市律师协会副会长、女律师联谊会会长。她说:“我会发挥所长,更好地维护妇女儿童权益,做好本职工作。”
据悉,改革前,上海市妇联领导班子1正9副,其中4名兼职。改革后,上海市妇联设主席1名,专职副主席4名,挂职副主席1名,兼职副主席4名。
目前,上海市、区县妇联机关干部遴选制、挂职干部和志愿者选派工作正在有序推进,市妇联机关已到位7名挂职干部,其中市妇联宣传与网络工作部挂职副部长一职吸纳了有媒体工作经历、热爱新媒体宣传的同志,以更好地推动网上妇联建设。
妇联大家庭吸引到众多新鲜血液的加盟,不仅增加和壮大了工作力量,更带来了新思想、新理念和新的工作方式,激发妇联组织焕发了新的活力。
以转作风为契机,完善定期联系基层机制
每年8月份,上海市妇联都开展妇女需求调研月活动,今年上海市妇联则在“上海女性”微信公众号开设需求调研专栏,收集妇女代表及网友们最困难、最操心、最忧虑的实际问题;召开妇女代表座谈会,聚焦群团改革和妇女事业中的重难点问题集中研讨,激发蕴涵在妇女群众中解决问题的智慧和活力。
黄浦区妇联副主席朱晓玲是第一批在微信公众号上传建言献策的妇女代表,她将视角对准了婚前检查项目。在她看来,用微信公众号开设需求调研是一个很好的举措,从PC端到移动端,多了一个收集民意的途径,而且以前需求调研只对妇女代表开放,现在网友也可以建言献策,多了一个意见来源。
以转作风为重点,上海市妇联全面推进落实上海市妇联机关干部基层工作“五个一”制度,通过“当一天基层妇女干部、参加一次居村妇女活动、发现一个困扰妇女群众的问题、为居村妇女群众开展一次服务、交一个基层妇女群众朋友”,将推进机关干部走进群众、联系和服务妇女落到实处。目前,上海市妇联机关干部已普遍前往居住地居村妇联报到。
上海各区县妇联也突破陈规、大胆创新,完善联系群众常态化机制。杨浦区妇联实施“周基层工作制”,区妇联干部要求做到“五个必须”,即必须定期参与妇女议事会活动,必须对接社区社工组织等团队,必须定期为妇女群众开展服务,必须定期参与维权活动和交流座谈,必须定期召开下基层情况反馈会。
以微信公众号为突破口,建设“网上妇联”
靠谱家政员哪里找?工资价位是多少?身体健康状况如何?权益受损,去哪里寻求帮助?妇联提供的心理疏导机构怎么联系?如今,只需打开“上海女性”微信公众号的“惠服务”板块就能找到这些答案。
互联网已经重构了群众的生活方式,如果不迅速重构服务方式,群团组织必将被网民所抛弃。怎样在网络上引领妇女思想、拓展联系层面、延伸工作触角、提升服务能力?上海市妇联以“上海女性”微信公众号升级改版作为“网上妇联”建设的先行项目和重要突破口,聚焦乐分享、惠服务、趣活动三大版块,打造集新闻资讯发布、活动开展、互动服务等功能于一体的移动互联网平台,初步构建起“网上妇联”基本框架。
徐枫介绍,今年上海市妇联重点推进“网上妇联”,主要有三块平台:工作平台、服务平台和大数据平台。“服务平台是我们着重推出的重点项目,将结合妇联本身的三大职能率先推出一系列服务板块来服务本市女性。”徐枫告诉记者,“惠家政”“维权关爱”“科学育儿”“慧课堂”“妇女之家”等板块将妇联职能搬到网上,建设了“网上妇女儿童家庭服务大厅”综合平台,将一些服务转化为网络点播菜单,颇受好评。
其中,“惠家政”板块的家政员身份核验,以地图方式呈现的上海市166家示范性家政服务站地址以及每季度发布的家政服务指导价格等服务,深受网民欢迎。“妇女之家”板块则集纳了上海近800家示范性妇女之家的地图,市民可通过手机定位查看所在区域附近的妇女之家,前往参加活动。
截至到8月9日,改版后的“上海女性”微信公众号粉丝数量增长了两倍,从中国妇女报推出的微信公众号传播力指数来看,传播力指数从200多上升到600左右,最高时达到800,在6月份“上海发布”的政务微信公众号排行榜上进入前十。
徐枫还表示,大数据也将是接下来妇女工作的重点,上海市妇联将与多个政府部门进行数据共享,建立妇女儿童家庭公众大数据共享和分析机制,通过分析数据得出不同女性的需求,更好为女性服务。
群团工作枢纽功能加强,基层服务站遍地开花
8月11日,一场中医立秋艾灸讲座和体验活动在上海黄浦区局门路425号江南智造园区“益空间”服务站举办,20多位园区白领参与活动。园区企业上海圆周率文化传播有限公司员工张博文表示:“中医艾灸很养生,上班时间长了肩颈部位会酸痛,贴一副艾条,温热去疲累,以后还要来尝试新课程。”
由黄浦区妇联机关干部徐越担任站长的江南智造园区“益空间”服务站于今年3月在上海市率先投入实体化运作,坚持需求导向,服务内容项目化,推出了涵盖4大类的20项服务清单,目前已开展了中医理疗、礼仪、联谊交友和瑜伽等服务,参与人次近1000,受到欢迎。
黄浦区还设立了1000万元群团改革专项资金,对群团基层服务站干部队伍、工作经费、工作阵地等予以有力保障。江南智造园区“益空间”服务站团队由站长、街道工会社工、团工委社工、群团服务站社工三位专职工作人员和志愿者组成,实行“三联三共”工作机制,即平台联构、资源共享,服务联做、覆盖共推,队伍联管、机制共建。
据徐越介绍,7月底,江南智造园区“益空间”服务站从旧址搬到新址,面积也从之前的近80平米变为近400平米,设置了参观展示区、茶吧休闲区、图书学习区、综合运动区、会议办公区、咨询休息区、妈咪小屋等多个功能区,服务周边7个园区的青年白领。
如今,上海市各区积极探索在工作对象较为集中、群团组织覆盖不全的各类园区、重大项目工地等,工青妇联合设立群团基层服务站,联合开展联系、服务群众的工作。
目前,上海已形成遍布全市、各具特色的群团基层服务站整体布局,264家已正式投入使用。金山“鑫港湾”、宝山“红帆港”、虹口公益创新园等站点发挥群团组织资源共享、信息互通、联系基层、集成服务的积极作用,获得了较好的社会反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