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王驰
喜欢拍摄家庭题材的日本电影导演是枝裕和,在香港很有人气,媒体关注他的每一部新片,文艺青年更是不吝追捧,引得我十分好奇,一直想有机会进影院体验下他的电影。近日,他的新片《比海还深》在香港公映,闻讯后我在第一时间赶到九龙百老汇电影中心。
两个小时下来,没有让人屏息敛气的情节,没有催人泪下的细节,当然更没有生死相杀的尖锐冲突,不过却也并不乏味,整个观影过程,仿佛坐在一艘小船上,虽然水面平静无波,但不知不觉间就随着水流飘了不远的路程,而上了岸后,还在回味在船上看到的风景。
故事简单至极:一个过气且离了婚的作家,以为创作积累素材为名,到一家私人侦探所干活,其主要业务,是替家庭主妇偷拍丈夫与人偷情的镜头,为离婚时获得有利的判决提供证据。生意似乎不错,作家其实更像是好上了这一口儿,因为他并没有别的糊口方法。在偷拍别人的过程中,他发现了前妻与一个男人约会,遂打翻心中的五味瓶。此时,恰好台风袭来,前妻到作家母亲所住的狭小公屋里来接儿子回家,因台风肆虐,一家人只好住在作家母亲的家里。在挤迫的空间中,作家与前妻、儿子难得地共处一室,但并没有什么大团圆的结局,作家不忘旧情,但前妻心如死灰。天亮了,台风过去了,前妻带着儿子离开。
影片在作家对母子依依不舍的注视中,伴随着邓丽君的日文歌《别离的预感》结束,歌词大意是:人总是无奈地活着,因为现实大多是残酷,理想多是越来越远。
看来,是枝裕和并不是那种靠离奇曲折的情节来吸引人的导演。看他的电影,不需要准备纸巾,也不需要多么强大的心脏去迎接惊天动地的视听轰炸。离开影院之后,你心中被引导出来的,只是一种淡淡的感伤,一种惘然若失的共鸣感。你对男主一地鸡毛的人生、进退失据的尴尬,以及心中挥之不去但悔之已晚的丧失之痛,隐隐然有种同情,甚至有物伤其类的感觉。或许,对导演来说,能与观众分享这些体验与情绪,于愿已足。
花85港币,耗费生命中的一百来分钟,换回这点儿体验,值吗?
我的答案是肯定的。一部电影,能让人在匆促、忙碌的人生沙场上,有一刻的时间,驻足往生命的内里探望,就已经很好了。是枝裕和今年54岁,到了这个岁数的男人,难免不时要盘点一下自己的生命,看看收支情况,衡量一下得失。他近年拍摄的电影,主题大多如此。而《比海还深》更进一步,这回,是枝裕和将电影的背景放在了自己9岁时全家搬进并一住20年的公屋,场景完全是真实的,由树木希林扮演的母亲,也以他的母亲为原型。
投注这么多“本钱”的一部电影,应该是导演很看重的,回报也果然不菲,今年的戛纳国际电影节上,《比海还深》入选“一种关注”类别,收获许多好评。
本片中,男主的收支情况显然很不妙。人到中年的他,孑然一身,身世潦倒,被前妻追着索要儿子的抚养费,不得不到母亲家里翻箱倒柜,以图有意外的“发现”,最后,把已过世的父亲留下的砚台卖给当铺,才总算应付一时。不过,经济上的狼狈只是一面,岁月流逝,梦想破碎,“成人多数不能成为自己想成为的人”,才是内心深处更大的隐痛。此外,没能让母亲住进条件好一些的房子,已经高龄的她,还挤在狭小的公屋中,也让身为人子的作家尴尬而羞愧。
不过,是枝裕和并没有对自己片中的人物做道德层面的谴责。作家已经去世的父亲,是个酗酒、没有责任心的丈夫,母亲对他谈不上有很深的感情,但对他用过的东西也还舍不得丢弃。前妻对作家,虽有不满,但也不加深责。芸芸众生的生活多数大概就是这样的,你会和一个浑身许多缺点的人过一辈子,也或许会中途离散,无论如何,这个人已经是你生命中重要的一部分。《比海还深》触动人的地方,也许就是渗透于全片的对人生的无声感叹。
是枝裕和心中最佩服的人是台湾导演侯孝贤,年轻时,他的梦想是成为侯孝贤。对于台湾,是枝裕和怀有一种乡愁。他的祖父母当年因为同姓氏在日本无法结婚,两人从奄美大岛渡过大海,到高雄生活,生下了他的父亲。父亲喝醉时,经常提起这个“故乡”,但是枝裕和只记得一些香蕉好吃、父亲放学后打网球的片段,直到看了侯孝贤《童年往事》《恋恋风尘》里的日式建筑,瞥见里头细腻复杂的家庭关系,对父亲的青春记忆才有了生动的感知。
是枝裕和也是那种没成为自己想成为的人,小时候,他想做个职业棒球手,但却成了一个导演。《比海还深》中就有儿子打棒球的镜头,他以这种方式,追忆、致敬自己少时的梦想。
一次接受采访时,是枝裕和这样表达自己的影像哲学:在这个虚构的世界里,展示对人而言何谓真正的幸福、持续努力的根源力量,以及超越烦恼与苦痛的心。而只要继续下去,即使没有成为想成为的大人物,也没有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