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人民抗日红军大学旧址。
□ 中国妇女报·中华女性网
行走在党史路上报道组
大学毕业之后的二十多年里,从来没有哪一件事,让成媛媛觉得如此神圣而又义无反顾。
2003年,执意辞去央视编导工作的她回到延安老家,投资200万元承包下一片荒山,说“要建一座免费安葬老红军忠骨遗骸的公墓”时,身边人都觉得“太不可思议”。
“直到今天,我依然坚信当初的选择”。8月7日,站在被苍松翠柏环绕的延安市仙鹤岭公墓“红军苑”内,成媛媛向中国妇女报·中华女性网记者讲述自己执着坚守信念的13年:“延安是中国革命圣地,它承载着中央红军在陕北生活战斗的13个春秋,留下了宝贵的精神财富。在讲述红色故事、传播红色文化之外,这里正以另一种方式诠释着生命的意义,凝聚着圣地延安的红色历史。内涵丰富的延安精神需要用这样的方式记录、传承和延续。”
事实上,成媛媛的理想之路并不平顺,“而每一次征询,都像是一次心灵洗礼”。2005年,几乎与“红军苑”落成同时,成媛媛才最终辗转找到第一位“安睡”于此的女红军高志珍烈士家人的下落。曾任陕甘宁边区妇联秘书长的高志珍烈士,1945年被国民党残忍杀害,墓碑找到时已经被漫天黄土掩埋了半个多世纪,早已字迹模糊,一直寻找母亲遗迹的刘培中老人,也苦苦寻找了半辈子。
“当我们征得刘老同意,将高志珍烈士的坟墓移至‘红军苑’内,那一刻,内心的满足和喜悦无法言喻。”在成媛媛看来,为烈士们提供安息之地,将烈士的忠骨遗骸好好安葬,是当下人们对在中国革命进程中抛头颅、洒热血的前辈们最好的告慰,也是对他们精神与情怀的最好传承。
而此后的11年里,她们“千方百计征询与寻找”的足迹已经遍布全国,120多位已逝老红军先后“搬进”红军苑内,其中,有70多位经历过长征。
事实上,从1935年到1948年中央红军在陕北“扎根”的13年里,内含着脚踏实地、艰苦奋斗、实事求是、理论联系实际等精神内核的“延安精神”,早已浸润在党的点滴工作中。
“在妇女工作中有着尤其充分的体现”,曾在延安纪念馆担任二十多年馆长的霍静廉,对这段历史有过长时间深入的研究:“延安时期,蔡畅、邓颖超、康克清等妇女工作者们联系妇女、发动妇女、解放妇女,带领她们解放思想走出家门、参加生产做好后援、走上革命道路参与革命斗争,在党的困难时期,充分发挥了半边天的作用。”
霍静廉说,红军进入延安后,一大批有妇女工作经验的老同志组成宣传队,进村入户,通过开办识字班、组建文艺队,传播革命思想。其中,曾是童养媳的中央妇委会副主任路志亮,就是在边区妇联的动员下,从参加社会活动、接受革命道理开始,一步步走上革命道路,成长为杰出的妇女工作者。
值得一提的是,在1941年国民党对陕甘宁边区实行经济封锁时,“正因为边区妇联组织妇女参加大生产运动,成立形式多样、比学赶超的‘妇女纺织组’,才最终解决了根据地多达10万人的穿衣问题。”
历史已随硝烟去,如今王家坪革命纪念馆内矗立着多个根据当年真实场景复原出的塑像。其中,妇女们右手摇着纺车把、左手拿着棉花条专心纺线,以及将棉衣、布鞋和粮食送往前线的场景,真实再现了延安时期妇女参与生产劳动和革命斗争的火热场面。
70余载悠悠岁月,昔日象征着圣地延安的宝塔山,巍峨耸立,如今仍是这座城市的标志性建筑。站在山上俯瞰全城,杨家岭革命旧址、枣园革命旧址、延安保育院等数十处“镶嵌”于这片黄土地上的革命旧址,依然让这座“红色之城”散发着独特的精神之之光。
(执笔:王蓓 参与采写:刘旭 党柏峰 田珊檑 高雅丽 郑钰)
黄土地上追寻初心
□ 中央民族大学 高雅丽
当我走进延安,脚踏黄土地,立刻感受到这方土地的厚重质朴。“宝塔山下、延河之滨,集合着一群中华民族优秀的子孙”,当时的延安,只是一个落后的小城,但它却如同磁铁一样,吸引着一批又一批热血青年,翻越万水千山、历尽千辛万苦,来到这里。延安究竟有怎样的力量,随着延河水,我的思绪静静流淌。
走向杨家岭、枣园、宝塔山,这一串串从小就熟知的地名,如今在我的眼中变得越发真切起来。望着毛泽东旧居的那盏油灯,仿佛看到他在灯下思考,写出了《论持久战》《实践论》《矛盾论》等鸿篇巨制,深刻地影响着后人;周恩来旧居里陈旧斑驳的“三用大衣”,朱德故居里沉静的纺车,领袖们劳动过的每一块菜地,背后的故事都让泪水润湿双眼。
延安,不仅仅是贺敬之所描述的“几回回梦里回延安、双手搂定宝塔山……”,更是以抗大精神、南泥湾精神、张思德精神等滋养了无数仁人志士,凝聚成伟大的延安精神。
我曾阅读《中国的西北角》一书,范长江第一次公开如实地报道了红军二万五千里长征,在延安志丹县,他曾这样描述自己的见闻:“某县长曾在合水以东召集民众训话,数次申传,到者寥寥。而苏维埃召集开会,则二十四小时之内,可以立刻齐集百里以内之民众。”
延安孕育了伟大的“延安精神”,也是新中国新闻出版事业的起点,清凉山是新华通讯社、解放日报社、新华广播电台等的所在地。作为新闻系学生,这是我第一次进行这样高强度的采访活动,跟随着两位指导老师,我才明白,只有真正走在第一线,深入采访,才能获得最充足、最完备的资料,才会有生动、翔实的报道。
保持新闻理想和情怀,坚持新闻专业主义,我想这可能也是我一路在寻找的职业“初心”。脚踏黄土地,仰望宝塔山,我想,延安精神需要代代相传,这里的每一个故事,每一处细节,永远值得我们学习和深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