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苁蓉
周六下午,女儿刚上完兴趣小组回到家,鞋还没来得及换就问我:“妈妈,我现在可以画画吗?”“好啊。”我随口答应着,但满心疑惑:这小家伙,平日里要她画画总是推三阻四的,今天是怎么了?竟然自己主动要求画画!看我满脸疑惑,女儿却不以为然:“好长时间没画了嘛。”说着不再理睬我,非常利索地找出纸笔,坐在书桌前一本正经地构思起来。
过了一会儿,书房里传来女儿的嘀咕声:“好倒是蛮好的,但这张脸怎么像女孩呢?干脆给他加两条小辫子吧。”我放下手中的书,探头一看,只见她画了一个抬着头、侧着身的小朋友。我以为她画完了,赶紧提醒她把画添满:“她抬着头在看什么呢?”“我知道怎么画,不要你说。”女儿生气地打断了我的话,继续边画边说起来:“天空中肯定有漂亮的小鸟、火红的太阳,这么美的天空下应该会有成排的绿树吧。”很快女儿把画画完了,一蹦一跳地来到我身边:“妈妈,我画完了,你看怎么样?”“真不错,只是一个人在这儿,多没意思呀。假如……”没等我把话说完,女儿已回到书桌前,饶有兴致地添画起来:“小姑娘把她喜欢的玩具也带出来玩了,有小车、有娃娃、有小狗,小鸟看见了,也飞下来和他们一起玩。”画着画着,女儿开心地笑起来,跳下椅子,夸张地翘起小屁股,一只脚提起,双臂张开,身体前探,演示她画的小鸟的姿态让我欣赏,看得出,她正乐在其中。
一会儿,她爸回来了,女儿迫不及待地向爸爸炫耀着自己的作品:“这是我自己画的,妈妈一点也没帮我画。爸爸,我画得好吗?”“好!真好!女儿画画越来越棒了!”丈夫满脸的欣赏,女儿满脸的笑容。看着这一对沉浸在幸福中的父女,我陷入了沉思。
女儿小时候很喜欢画画,常常一个人在房里涂涂画画,我也从不去阻止她。但不知从何时起,女儿对画画不再那么情有独钟,而且有时还带有抵触情绪。作为美术教师的我一直没有弄明白究竟是哪里出了问题。现在回想起来,自从女儿上学后,每次画画我总是在一旁指指点点,甚至有时还批评道:“你怎么老没记性 (有的物体的画法我已经不止一次地教过她)?”边说边用力地抢过她手中的笔帮着把画添完,以求作品达到完美的效果。
今天,女儿的“这是我自己画的”一句话惊醒了我这个“梦中人”:我的指导是不是太多了?我的要求是不是太高了?我的眼光是不是太成人化了?让孩子用自己喜欢的方式来表达,不是更好吗?
“这是我自己画的”,这是孩子自我表现意识的强烈反映:“这是我自己画的”,这是孩子自主学习愿望的重要体现;“这是我自己画的”,这是孩子对自己创作成果的最好肯定;“这是我自己画的”,这是孩子对师长间接提出的“放手”要求;“这是我自己画的”,这是我们作为指导者值得深思的一个问题——在孩子的兴趣培养过程中,我们该怎么引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