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妇女报数字报纸

2016年8月9星期二
国内统一刊号:CN11-0003

中国妇女报婚恋周刊 家园 牛郎织女传说的多面相 爱情就是家常事儿 聊聊我的德国婚礼 前男友为我离婚了怎么办?

按日期检索

12 2013
上个月
下个月

中国妇女报

电子报刊阅读器
我给版面打分

1分   2分   3分   4分   5分  

本版得分:0.0参与评分人数:0

新闻排行榜
版权声明
《中国妇女报》(电子版)的一切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图片、PDF、图表、标志、标识、商标、版面设计、专栏目录与名称、内容分类标准以及为读者提供的任何信息)仅供中国妇女报网读者阅读、学习研究使用,未经中国妇女报及/或相关权利人书面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将《中国妇女报》(电子版)所登载、发布的内容用于商业性目的,包括但不限于转载、复制、发行、制作光盘、数据库、触摸展示等行为方式,或将之在非本站所属的服务器上作镜像。否则,中国妇女报将采取包括但不限于网上公示、向有关部门举报、诉讼等一切合法手段,追究侵权者的法律责任。
正在加载广告……
放大 缩小 默认

多面相的牛女传说既是社会现实尤其是家庭婚姻关系的反映与缩影,又包含着超越现实的希望与理想——

牛郎织女传说的多面相

■ 张勃

说起七夕节,人们自然会想起牛郎织女传说。

说起牛郎织女传说,人们自然会想起这样的故事:牛郎从小没有父母,兄嫂待牛郎十分刻薄,后来兄弟分家,牛郎只要了一头老牛。在老牛的帮助下,牛郎与下凡到人间的织女结成夫妻,二人过着男耕女织的幸福生活,并生育了一双可爱的儿女。王母见织女私自下凡,勃然大怒,派天兵天将将其掠回天上。牛郎见状,披上老牛遗下的牛皮,挑起两个孩子,紧紧追赶。眼看就要追上的时候,狠心的王母拔下头上的簪子划出一条银河,将牛郎和织女隔在两岸。人们非常同情二人的遭遇,连世间的喜鹊也为他们不平,于是相约每年七月七日在银河上驾起一座桥梁,让二人相见。从此便有了牛郎织女一年一度的七夕鹊桥相会。

在这则故事里,牛郎织女的不离不弃竟让鸟禽为之感动。宋代词人秦观有首《鹊桥仙》,词云:“纤云弄巧,飞星传恨,银汉迢迢暗渡。金风玉露一相逢,便胜却人间无数。柔情似水,佳期如梦,忍顾鹊桥归路。两情若是长久时,又岂在朝朝暮暮。”它所依据的故事当就是类似的版本。这首著名的词作,不仅描绘了牛郎织女相逢时的温柔缠绵、恋恋不舍,更揭示了爱情的真谛,成为爱情颂歌中的千古绝唱,并进一步突显了牛女传说中的爱情因子。

然而这只是故事的一种版本。民间流传的牛女传说远比这丰富复杂得多。虽然大多数传说都包含牛郎、织女、结婚、分离、王母娘娘(或天帝)、银河及相会等要素,但关于牛郎织女的身份、二人为啥会结婚、又为啥分离、为啥每年七月七相会一次、相会之后二人干什么等等问题,却有着多种解释。

星、仙、人?牛郎、织女的社会身份

织女、牵牛(牛郎)本是星名。《汉书·律历志》云:“织女之纪,指牵牛之初,以纪日月,故曰星纪。”根据《夏小正》,当“汉案户”,即银河从南到北横亘夜空,其下端正好对着门户的时候,七月就来到了。这时候的黄昏时分,“织女正东乡”,而在其东稍偏南的地方,在“清且浅”的“河汉”东岸,也有一颗分外明亮的大星与一前一后两颗小星在不停闪烁,那就是牵牛星。分居银河两岸的牵牛星和织女星一东一西,遥遥相望,激发了古人的想象力,他们遂将人间生活投射到苍穹天幕,逐渐滋生出有关牛郎织女的传说故事。而随着故事的不断流传和敷演,织女和牛郎的身份也有了不同的情形。

一种是织女和牛郎原本都是天上仙,后来因为某种缘故,牛郎被贬下凡尘。

一种是二人原本都是凡人。流传在福建一带的《牛郎织女》传说中,织女是一个富家的女儿,十分美丽,“貌如中秋的月儿,唇似仲春的桃花,体态恰如飞燕一般”。牛郎是她的邻居。织女有心嫁他为妻,无奈父亲不答应,只好请自己养的一对喜鹊向牛郎传递私下约会的信息。可惜喜鹊贪玩,传错了时间,织女等牛郎不来,相思而死。牛郎闻知织女死了也不久于人世,死后二人变成了天上的星宿。

不过,在更多的传说中,织女是天上仙,牛郎则是人间男。作为天上仙,织女总是年轻漂亮,心灵手巧,以织布为业;但她的身份并不固定,或是王母娘娘(天帝)的女儿,或是王母娘娘(天帝)的孙女、外孙女,或是天宫一个将军的女儿;人间男牛郎多诚实勤劳,十分善良,以牛耕为生;他有时是一个父母双亡的孤儿,有时是被后娘虐待的苦孩子,更多情况下他与兄嫂同住,备受欺凌。可以说,在传统社会,男耕女织的明确分工为二人婚后的生活奠定了基础,一为人一为仙的门户悬隔则成为二人分离(或被分离)的根本原因。

为什么牛郎织女会结婚

在大多数牛女传说中,二人是结为夫妻的,媒人就是牛郎养的牛。当包括织女在内的仙女们来人间洗澡时,老牛指点牛郎抱走织女的衣服,并提出与织女成亲。

一些传说里,二人结婚有一定的感情基础,比如流传在贵州凯里一带的《牛郎织女故事》中,“牛郎的委婉歌声,打开了织女的心扉;牛郎的诚朴浑厚的感情,使织女爱恋钦佩;人间的热烈生活使姑娘羡慕流连;她接受了牛郎的爱情”。但其他传说中却含有逼婚的成分,织女或者因为“赤身裸体不能上天,只好留在凡间,嫁给牛郎做内客”;或者因为“忖忖时辰已过,就是回到天宫,王母娘娘也勿会轻饶,加上其也交关留恋凡间生活,天宫里太寂寞,这样就与牛郎结为夫妻”,都与爱情关乎不多。

另有一些传说,二人结婚源于父母之命。早在成书于南北朝时期的《齐谐记》中就有如下记载:“天河之东有织女,天帝之女也,年年机杼劳役,织成云锦天衣。天帝怜其独处,许嫁河西牵牛郎。”这样的传说在浙江、广东、广西、台湾等地,至今仍有流传。

或因两情相悦,或因被逼无奈,或因父母之命,不同传说中牛郎织女结婚的不同原因是现实生活中男女婚配的真实反映。

为什么“牛郎织女隔天河”

狠心的王母娘娘(或天帝、玉帝)不允许仙人结合,派天兵天将将织女捉回天宫,并用簪子划出一道天河使牛女分离,是大家熟知的情节。但并非所有的传说都是如此。

有的地方,二人分离是因为被逼成婚、流落民间的仙人织女自己鄙弃凡间的生活,厌弃凡间的辛苦,当她找到当年被牛郎抱走的衣服后,便迫不及待地穿上重返天庭,“为了逃避牛郎的追逐”,她“不假思索的,拔下金簪,画下一道银河,把牛郎阻隔在银河的彼岸”。

还有的地方,牛女分离是因为夫妻失和。比如河北束鹿一带流传的《牛郎织女结冤仇》就讲到“两口子常常吵架”,甚至有次还动了手,“牛郎一气之下,把牛弓向织女投去”,织女也不示弱,向牛郎扔了手中织布的梭子。这一幕正好被前来探望女儿的王母娘娘看到,她将二人分开,只许一年一见。

有趣的是,牛郎织女婚后恩爱也成为分离的原因。在前述《齐谐记》的记载中,天帝将织女许嫁牛郎后,二人十分恩爱,以致无心工作,女不喜织布,男不愿放牛,惹得天帝动怒,令织女重回河东。

为什么“每到秋来会一番”

“牛郎织女隔天河,每到秋来会一番。”牛郎织女一年只在七月七相会一次。大家通常以为这是王母娘娘(或上帝)的旨意。的确不少传说就是这样说的,但也有传说告诉我们这其实是误听误传的结果。《中国民间文学集成·辽宁卷·准喀剌沁资料本(五)》中收录的《牛郎织女》提到王母娘娘原本是让二人“月月初七见一面”,可是“牛郎听差了。他听成每年七月初七见一面了”。

当然,在这方面犯错的不仅有牛郎,还有织女。《中国民间文学集成·博白县民间故事集》讲述天帝让织女“七日回去一次”,织女心里高兴,“昏昏懵懵地问了一句:‘七月七日回去一次吗?’天帝有点生气了,将错就错地说:‘是了,就是七月七日回去一次好了。’”

更多的传说中,是健忘或者贪玩的喜鹊传错了天命,比如流传在浙江象山一带的牛郎织女传说中,王母娘娘原打算让他们“每月逢七相会”,并让喜鹊去传令,结果喜鹊“不停地重复七七七……后来忘记了,说成是逢七七好相会”。

牛女相会之后做什么

“一年抱怨嗟长别,七夕含态始言归。飘飘罗袜光天步,灼灼新妆鉴月辉。情催巧笑开星靥,不惜呈露解云衣。所叹却随更漏尽,掩泣还弄昨宵机。”唐人许敬宗的这首《七夕赋咏成篇》描写了文人的想象:织女打扮得漂漂亮亮,高高兴兴地去相会。而在大多数民间传说中,两人互诉衷肠,相拥而泣,将那思念之苦、离别之痛细细说来,是常见的景象,正所谓“说不完的知心话,擦不净的眼泪水”。

不过,在有些地方的传说里,即便在这样的夜晚,织女还要忙于尽一个家庭主妇的责任。在山西大同,她要为孩子整头洗脚,缝补衣裳;在浙江舟山,牛郎离开织女后变得很懒,连碗也不洗,织女回家后要为牛郎洗一夜的碗;在河北蔚县,织女边与牛郎闲话边干活:“说着话剥着麻,头顶筐萝晒芝麻;做花衣纳鞋底,又怕孩子受了苦。”这样的织女形象,着实令人同情感伤。

牛女传说是家庭婚姻关系的缩影

作为中国四大传说之一,牛女传说流传在全国各地,并呈现出不同的面相。它们鞭笞了强权对于婚姻自由、家庭幸福的粗暴干涉,也揭示了被干涉者对于强权的激烈反抗;它们展现出在家庭生活中爱情其实远没有人们想象的那么重要,但也热情讴歌了爱情的纯粹与美好;它们甚至告诉我们生活就是这样复杂,像误听误传这样的偶然有时就会成为命运的决定性因素。可以说,多面相的牛女传说既是社会现实尤其是家庭婚姻关系的反映与缩影,又包含着超越现实的希望与理想;它让人们正视现实的残酷与暗淡,又散发着引导人们走出残酷暗淡的温情与光芒。

(作者系北京联合大学研究员)

放大 缩小 默认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在线投稿 | 手机触屏版
主办单位:中国妇女报社 版权所有:中国妇女报网 2014 COPYRIGHT
备案号:京icp备0503731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