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妇女报数字报纸

2016年8月9星期二
国内统一刊号:CN11-0003

中国妇女报新女学 知道 从新生代视角解读 “性别视域中的中国历史” 色彩的嘉年华:巴西女画家比特利兹·米拉塞斯的绘画 《女性视角下城市综合公园景观人性化设计研究》 妇女史是怎样被书写出来的

按日期检索

12 2013
上个月
下个月

中国妇女报

电子报刊阅读器
我给版面打分

1分   2分   3分   4分   5分  

本版得分:5.0参与评分人数:3

新闻排行榜
版权声明
《中国妇女报》(电子版)的一切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图片、PDF、图表、标志、标识、商标、版面设计、专栏目录与名称、内容分类标准以及为读者提供的任何信息)仅供中国妇女报网读者阅读、学习研究使用,未经中国妇女报及/或相关权利人书面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将《中国妇女报》(电子版)所登载、发布的内容用于商业性目的,包括但不限于转载、复制、发行、制作光盘、数据库、触摸展示等行为方式,或将之在非本站所属的服务器上作镜像。否则,中国妇女报将采取包括但不限于网上公示、向有关部门举报、诉讼等一切合法手段,追究侵权者的法律责任。
正在加载广告……
放大 缩小 默认

从新生代视角解读 “性别视域中的中国历史”

编者按

在性别研究学者看来,历史(history)是一部男性的历史(his-story),在漫长的历史中女性处于缺席的地位,妇女史成为埋藏在历史地表之下不为人知的部分。运用性别视角重新审视历史,会发现在男性历史之外的历史依然别有洞天。数十年来,社会性别史研究已经取得了一些令人瞩目的成果。8月2日~4日在南开大学举办的“性别视域中的中国历史:新理论、新史料、新解读硕博士生暨青年学者学术论坛”集合社会性别史研究的新生力量,推动社会性别史研究继续前行。

■ 侯杰 王晓燕 马晓驰

8月2日~4日,“性别视域中的中国历史:新理论、新史料、新解读硕博士暨青年学者学术论坛”在南开大学举行。论坛由南开大学研究生院、历史学院、南开大学妇女与发展研究中心、《妇女研究论丛》编辑部联合举办,来自北京大学、中国人民大学、中央民族大学、南京大学、中山大学、陕西师范大学、南开大学、辅仁大学暨美国德克萨斯大学等海内外院校的60余位青年学者和硕博士生与会,就“女权主义与妇女运动”“性别与政治、军事”“儿童与身体研究”“两性交往与婚姻家庭”“传统女性群体与性别文化”“性别与教育”“媒体与性别研究”“性别与日常生活”八个议题展开讨论,呈现出社会性别史研究在史料应用、理论建构和解读方法等方面的创新性。

发现宏大叙事之外的历史

本期学术论坛在性别研究的理论与方法的框架之下,发掘新史料,研究新领域。而超越传统历史研究中的宏大叙事,发掘埋藏在历史地表之下的妇女史是本次论坛的一大特点。超越宏大叙事的努力主要体现在对女性日常生活的关注、对“身体”权利的关注两个方面。

首先,性别与日常生活史研究深入推进。与会者考察了历史中的女性在日常生活中的行为、情感、观念和主体性,摆脱民族、国家等宏大话语体系,关注女性自身具体而又生动的个体生命体验。任启慧以来华英国商人立德之妻立德夫人在华生活与事业发展的经历为个案进行研究,指出其所具有的“洋贵妇”“改革者”和“旅行家”的三重身份。马俊波关注天津租界内的西方妇女地位,指出这一群体来华伊始,只是作为男人的附庸,庚子国变之后,西方妇女开始涉足医疗、教育甚至企业管理等,影响了风尚潮流。

其次,身体研究更加多元化。男权社会中,女性受到的压制往往体现在对身体的约束、服饰以及行动方式上。姚霏与马培关注了旧上海三八节的妇女游行,在对游行过程和事后舆论进行分析的基础上,呈现“国权”“父权”对女权诉求的消解和女权诉求本身的差异,并以此为视角,揭示了中国女权运动的某些特点。谈汀以英文报刊《大陆报》中的旗袍图片为中心,探索旗袍背后所代表的女性身体被解放与被物化的复杂性。

社会性别史研究取代妇女史研究 研究领域不断拓展

妇女史研究不仅仅关注女性的历史,同时以新视角审视男性的历史,并发掘儿童的历史。而媒介中的性别史研究则通过研究文本中的性别呈现为丰富社会性别史研究提供了更多“新史料”。

首先,媒介与社会性别史研究不断深入。研究者既考察报刊媒体中文章本身的性别立场,也关注编者、读者的互动尤其是编者、读者的身份解读,进而深入探讨媒体是如何参与到社会性别制度的建构中的。李净昉以近代女学的兴起为中心,探讨了性别视野中报刊与公共空间建构的关系,指出报刊根据时代语境对女性实际处境和经验的公开展示,既揭示出公共空间的言说与私人生活之间的多重互动关系,参与了时代记忆的建构与传播,又超越了时空界限,提供了诸多现代启示。封磊则以《申报》为基础探讨了近代女性在日常生活中的“被禁现象”,指出尽管部分晚清女性参与到新兴职业中,但仍然会受到传统文化的封锁。

其次,男性研究日益成为社会性别史研究的重要组成部分,性别互动意识凸显。20世纪90年代以来,“社会性别”逐渐成为一个有效的历史分析范畴,“妇女/社会性别史研究”取代“妇女史研究“成为学界比较认可的表述方式。虽然妇女史研究成果仍为多数,但男性研究也取得了可喜成绩。董笑寒关注了清代刑科题本档案中所反映的男性同性情欲问题,指出清代男性之间的情欲具有阶段性、流动性与兼容性等特点。徐开阳则讨论了长城抗战中29军大刀队与男性气质的关系,指出性别既是塑造大刀神话的动因之一,也是隐含于大刀神话之中的重要内容,人们将勇武、威猛、不怕流血与牺牲等男性气质和拯救国难联系起来。

最后,儿童研究方兴未艾。常春波关注晚清民国时期流传的儿童歌谣,认为儿歌作为一种集体创作的文学形式和启蒙工具,不仅反映出不平的性别制度给女性造成的普遍性的身体和心里戕害,也对儿童性别意识的形塑产生了先入为主的影响,还成为儿童获得性启蒙和了解男女感情的重要途径之一。蔡洁将南京国民政府的“儿童年”这一儿童启蒙和儿童福利运动纳入政治文化视野下进行考察,分析了国难教育和国民党党政话语对儿童启蒙教育的冲击和干预。翟菁以河南省渑池县为个案,探讨大跃进时期农村幼儿园所建立的女性地位、母子关系和儿童角色,指出国家通过建立幼儿园重塑了女性在再生产中所扮演的角色,一定程度促进了妇女解放,但仍然存在局限,大跃进时期集体制度下的幼儿园对儿童的教育水平有限。

研究方法取得新突破

本次论坛亦注重运用性别分析的方法分析史料,注重创新研究方法。这体现在史料来源的扩大,个案研究和群体研究的结合两个方面。

首先,与会者在史料应用方面大胆创新,扩大了史料来源。视觉文本、口述文本、文学作品均作为史料进入研究者视野。易素梅将图像资料用于研究,通过对宋代图像资料中的曹娥形象及曹娥信仰建构的考察,论述了宋代孝女文化中涉及的政治、利益等因素。陈朝云、朱梦园通过对唐代女性墓志文书写结构和书写要素的研究,指出唐代女性的等级化差异现象及其作为男性附属的特征。墓志书写中关于唐代女性参与的政治、军事活动以及宗教、丧葬等活动的记载,也说明了唐代女性活动范围并不局限于内闱,女性“拟男化”特征及女性意识萌芽开始显现。王凤以民间年画为中心,发掘杨柳青年画中传统女性的身体展演和母与子性别透视,并关注改良年画中的近代女性主体身份和社会角色的变化。

其次,个案研究和群体研究相结合,呈现了性别史研究的不同切入点。孙巍溥以慈禧太后女主地位的形成为例,从传统家庭视野中,审视了晚清宫廷的性别关系与性别权力变化。高翔宇关注了女性精英张竹君妇女解放思想及实践的“中间路径”,阐释了张竹君特殊的女权话语的建构及其与民族国家话语的离异姿态。李小东关注了鲁迅作品《呐喊》中的老年女性形象,解析老年妇女形象的负面意义及其与革命话语的联系。

会议还举办了专家演讲,专家们通过分享自身的研究经验,为年轻学者的研究提供宝贵经验,也使得研究的宝贵成果得以薪火相传。南开大学城市文化研究院副院长侯杰教授围绕社会性别与历史研究,从差异视角、文本分析、媒体女性、口述与女性等方面梳理了妇女/社会性别史研究的新成果。台湾辅仁大学传播学院前副院长习贤德系统总结了台湾媒体的发展与性别研究的关系,令与会者耳目一新。

(侯杰为南开大学城市文化研究院副院长、历史学院教授,王晓燕和马晓驰为南开大学历史学院研究生)

放大 缩小 默认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在线投稿 | 手机触屏版
主办单位:中国妇女报社 版权所有:中国妇女报网 2014 COPYRIGHT
备案号:京icp备0503731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