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杨朝清
三年前,17岁的罗丹与19岁的四川泸州市男子周正洪相识于网络游戏,一年后两人“结婚”生子,至今未办理结婚证。今年5月,罗丹被查出患尿毒症,花完自己父母所有积蓄后,希望“丈夫”能承担部分治疗费用。近日,经当地村委会调解,双方达成协议:周正洪家给罗丹4万元,双方从此断绝关系。(8月4日《成都商报》)
对于某些出路单一化、人生定型化的农家子弟来说,“早婚”成为一种尬尴的现实。有夫妻之实却得不到法律的庇护,缺乏保障的“早婚”充满了风险与危机。当一方“因病致贫”,另一方不仅没有不离不弃、雪中送炭,反而落井下石;“断绝早婚关系”的冷漠与势利,何尝不是“长恨人心不如水,等闲平地起波澜”的生动写照!
作为一种社会生活共同体,婚姻是一种情感关系、利益关系交织杂糅的混合型社会互动。“断绝早婚关系”既有利益上权衡与算计的因素,也和情感链条的断裂和脱节密不可分。夫妻感情不和也好,得不到公公、婆婆喜爱也罢,情感互动裂痕在身患重病的挤压下不断加剧,导致“早婚”的最终破裂。
身患重病,又遭遇“断绝早婚关系”;这样的双重伤害,让罗丹沦为弱势人群,得到了舆论的同情与怜悯。可是,我们不能将板子全部打在周正洪一家身上,却忽视了罗丹及其家庭的“罪与罚”——婚姻进入不够审慎,婚姻退出就难免“游戏人生”。
婚姻的品质,关系到两个人甚至两个家庭的生活品质。选择一个结婚对象,在本质上就是选择一种生活方式。热衷打游戏、缺乏收入来源的丈夫,心理上还没有“断奶”,精神上“缺钙”,缺乏责任心和上进心;爱睡懒觉、一顿饭也没有煮过、将孩子交给爷爷奶奶带的妻子,在角色扮演上无疑也是失败的。缺乏自食其力、自力更生意愿和能力的两个年轻人,通过“揠苗助长”的方式形成了所谓的婚姻关系;充满风险与危机的命运,很难说不是一种必然。
在这场“早熟”的婚姻中,两个年轻人及其背后的两个家庭都是受害者。在“早婚”群体中,“奉子成婚”的不在少数;一些父母以为只要有了下一代,就能让子女“收心”,就能将两个年轻人“捆绑在一起”。只不过,即使有了孩子,脆弱的“早婚”依然经不起生活的磨砺、时间的考验。
“爱情不是依附,爱情是各自独立坚强,然后努力走到一起。”我们既希望有情人终成眷属,也希望每一段婚姻都能在法律的庇护下走得更远。在不确定因素不断增多的风险社会,吞咽“早婚”苦果的,绝非罗丹一家。做更好的自己,寻找值得托付的另一半;只有学会经营婚姻,情感链条才会更加牢固、更加持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