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妇女报数字报纸

2016年8月9星期二
国内统一刊号:CN11-0003

中国妇女报新女学 行范 让年轻的心感知中国女性发展 传媒切忌选择性呈现女性负面形象 国际连线

按日期检索

12 2013
上个月
下个月

中国妇女报

电子报刊阅读器
我给版面打分

1分   2分   3分   4分   5分  

本版得分:5.0参与评分人数:3

新闻排行榜
版权声明
《中国妇女报》(电子版)的一切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图片、PDF、图表、标志、标识、商标、版面设计、专栏目录与名称、内容分类标准以及为读者提供的任何信息)仅供中国妇女报网读者阅读、学习研究使用,未经中国妇女报及/或相关权利人书面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将《中国妇女报》(电子版)所登载、发布的内容用于商业性目的,包括但不限于转载、复制、发行、制作光盘、数据库、触摸展示等行为方式,或将之在非本站所属的服务器上作镜像。否则,中国妇女报将采取包括但不限于网上公示、向有关部门举报、诉讼等一切合法手段,追究侵权者的法律责任。
正在加载广告……
放大 缩小 默认

传媒切忌选择性呈现女性负面形象

——评黄河电视台《旁观者》栏目

编者按

电视节目中呈现的某些尖酸刻薄、嫌贫爱富的女性形象,是潜在的“仇女”情绪的表露,是传统文化中的女性气质借助现代传媒技术的生产与再生产。涵盖性别偏见的所谓传播正能量的电视节目,看似在拷问人性底线,却在无形中再度传播了性别偏见。本文通过对一档流行电视节目中所展现的女性气质的深入分析,展示了传统女性气质的生产与再生产过程,并呼吁传播媒介正视女性气质,传播真正的正能量。

■ 焦杰

笔者注意到黄河电视台的《旁观者》栏目是因为一段上传到腾讯网的视频《太原火锅店——女顾客的不耻行为,激怒了在场所有人》。视频讲的是一名乞丐到火锅店要开水泡方便面。火锅店的经理很好心,不但给了他热水,还让他坐在店里吃,结果坐在乞丐对面的一位年轻女士对此不满意。她不顾众人的劝解、批评、责备,不依不饶地要把乞丐赶出去。甚至当两位主持正义的男士出面,将乞丐请到自己的桌上吃饭时,她还追过去要赶走乞丐,言语之间充满了轻蔑和鄙视。

电视台制作这个节目的初衷是希望藉此考量人心底线,号召人们关注社会底层群体,公平地对待他们。不过,在笔者看来,节目最终的焦点并没有落实到如何关注社会的底层群体,相反却落实到了“仇女”上。

四处弥散的“仇女”情绪

“仇女”情绪在节目后面的跟帖中可见一斑。“这个女的丢太原人的脸了”“那种女人太渣了” “那样没有素质的女人也配在那各场合吃饭,真是给她的儿女们丢人”,污蔑女人的评论纷纷涌现,公众号显示了25个评论,骂女人的就有14个。若没有经过筛选,一定还会有很多不堪入目的咒骂。这是一个非常奇怪的现象!

《旁观者》栏目还有很多涉及女性的题材。比如,时髦女郎嫌弃农民工进书店看书,一再赶他走;女顾客嫌保洁员弄脏了她的高档鞋,要找经理告状;大学毕业留城发展的女儿嫌弃农村母亲,让她吃完饭赶紧走人;两个年轻女子在饭店就餐,嘲笑身有残疾的女服务员。她们要么出言不逊,要么得理不让人,要么没有孝心,要么没有同情心。这一形象也让人想起了当下令人非常不齿的拜金女形象。几个视频都在重复一个古老的刻板印象:女人尖酸刻薄、嫌贫爱富。可是,为什么会这样呢?

笔者认为,作为取材于日常生活的电视栏目,《旁观者》应该真实客观地反映现实生活。实际上,该栏目的很多内容并没有做到公正客观,尤其是在演员选取和节目策划上。首先,节目的主旨在考量人心底线,显然用男女两性的例子都合适,但是节目的策划者却喜欢用女演员。这首先源于传统文化对女性的刻板印象——尖酸刻薄;其次源于女性体力上的弱势——对打抱不平者构不成威胁。但是,嫌贫爱富是人类的劣根性之一,男女皆然,这种节目多以女性作为挑起事端的主角,说明策划者缺少最基本的性别平等意识,在他的潜意识中女人就是尖酸刻薄、嫌贫爱富的。

被建构的女性气质

女人真的尖酸刻薄、嫌贫爱富么?当然不是。相反,女人的尖酸刻薄和嫌贫爱富是被传统文化建构起来的。中国传统最欣赏的女性是贤妻良母,要想成为贤妻良母,就必须做到,以丈夫和儿子的利益为核心,没有自己的精神追求;与丈夫家族的人和睦相处,维护父权大家庭的团结;会操持家务、勤快能干,而且还会勤俭持家,少花钱多办事。

一个结了婚生了儿子的女人,她的身份是复合型的,集妻子、母亲、媳妇、妯娌于一身,某些情况下,这些身份的利益是有冲突的。但是,在文化规定中却要求女性寡言慎行。从商周时代开始,父权社会便开始控制女人的嘴,尽量让她们少说话或不说话。《尚书》说:“牝鸡司晨,其家唯索。”《诗经》说:“妇有长舌,惟厉之阶。”秦汉以后甚至把“多言”定为“七出”之一。

但即便如此,女人比男人话多也似乎成了一个不争的事实。而且女人说的又多是家长里短,所以便有了搬弄是非的名声。可是,一个只盯着家中的老老少少的衣食住行的的女人能说什么呢?妻妾成群的家庭里争风吃醋,女人不想尖酸刻薄都不可能。男娶女嫁和男高女低的传统婚姻,使得社会下层只能以嫁女的方式攀附权贵;男主外女主内的社会分工,使得女人只能通过相夫教子的方式依靠男人生存。嫁一个富贵人家、衣食不愁,是女人最好的选择,所以女人便背上了嫌贫爱富的恶名。

因此,中国文化谈起女人是很矛盾的:母亲是令人敬仰的,女人是令人厌恶的;母亲是无私的慈爱的,女人却是自私、刻薄的。

传统女性气质借助现代传媒技术的再生产

传统社会对女人的建构在当今社会以文化再生产的方式被不断复制,只是复制的方法更生动形象和直观,电视、电影、广告、杂志及黄河电视台《旁观者》栏目便是例子,而网络的普及则使这些复制更快捷、影响面更大更广泛。这些视频充斥在网络的各个角落,咒骂女人的声音也充斥着整个网络,女性的形象就在这些飞快传播的视频和咒骂声中不断被丑化,最终便成了“真实”——女人嫌贫爱富、尖酸刻薄,女人该打。这种“仇女”的情绪从网络蔓延到现实生活,暴力男殴打女人的事情也层出不穷,而对这种恃强凌弱的现象,竟然一片叫好声!

诚然,当今社会确实有一些尖酸刻薄、嫌贫爱富的女人,可是男人就没有么?只不过,男娶女嫁的婚姻方式需要男方提供居住的场所,而居高不下的房价超出了人的心理承受能力,才使得女性的尖酸刻薄、嫌贫爱富表现得更为突出。其实这责任不在女性本身,而在于不平等的社会结构:女性整体收入在国民经济收入总值中只占30%;女性就业越来越困难,尤其是高收入的工作种类;女性因生育和照顾家庭使其事业发展面临较大风险。

事实上,善良纯朴、富有爱心的女性更多。据统计,女性做义工的比例比男性高,从事公益活动的女性也比男性多。也有不少女孩不要房不要车,与相爱的男孩携手走入婚姻的殿堂,还有女孩被见义勇为的精神感动,自愿嫁因救人而遭毁容的男子为妻。

但是《旁观者》栏目却无视客观现实,从刻板印象出发设计节目。一个节目倒也无妨,如果大多数节目都如此的话,问题就严重了。因为这个所谓的传达正能量的节目给女人带来了负面的影响。这种节目越多,骂女人的声音越多;骂女人的声音越多,女人的形象就越糟糕,社会上的“仇女”现象也就越来越严重。希望《旁观者》栏目的制作人多一点性别平等意识,在制作节目时能公正客观地反映女性形象,真正起到传播正能量的作用。

(作者为陕西师范大学历史文化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

放大 缩小 默认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在线投稿 | 手机触屏版
主办单位:中国妇女报社 版权所有:中国妇女报网 2014 COPYRIGHT
备案号:京icp备0503731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