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很长一段时间里,受多种因素影响,整个社会的审美教育长期滞后。我们的旅游是走马观花的,我们的娱乐是喧闹庸俗的,我们的艺术是讲究速成的,甚至阅读是浅尝辄止的……
孙瑞雪在《捕捉儿童敏感期》中说:“实际上成人的气质是由儿童期间的审美导致的,童年的审美奠定了人一生的审美倾向和生活品质。”
在一个没有美感的环境里长大,孩子怎么能成为心灵高贵、举止优雅、浑身散发着美好气息的人呢?没有感知美好的能力,孩子将会丧失多少人生乐趣,又谈何热爱生活、获得幸福?审美教育是当今社会最重要的一课。我们这一代父母,可谓任重而道远。只要我们愿意和孩子一起补上这一课,在细微之处多一点用心,审美教育并没有想象中复杂。
保护好孩子的审美敏感期
审美敏感期常发生于2.5~5岁之间的孩子,他们开始对自我和环境有审美要求,一个饼干碎了都要大哭一场、厕所有点脏哪怕尿裤子都不去上。尤其女孩子会对自己的衣着和服饰产生浓厚兴趣。
这个时候,父母们可能感觉耐心备受考验:“这有什么好哭的?”“你再尿裤子我就不管你了!”还可能会担心这么小就这么爱臭美是不良倾向:“整天瞎讲究外表,还不如去练会儿钢琴!”
别吵别急别评判,其实这都是孩子发育过程中的正常现象。耐心地了解孩子的心思,尊重孩子追求美的行为,呵护孩子安然度过这个阶段,才能帮他们奠定美的意识基础。
增加接触各种美好事物的机会
孩子小的时候,你要帮他选择得体的衣服、精美有益的玩具、经典的绘本等。一位妈妈说自己两岁的女儿每天在家看光头强,担心孩子的视力。我建议她给孩子买一些绘本,帮孩子下载了《粉红猪小妹》动画片,孩子一下子就被吸引了。美好的东西对孩子有一种天生的吸引力,只要你给他提供相应的环境。
当然,我们并不赞成铺张浪费,而是要花心思,在力所能及的范围内提供相对有质感的生活。比如绘本,不是要你买光所有热门推荐,而是先带孩子到借阅绘本的地方,看看他的兴趣爱好然后再买。
孩子大一点,可以多带孩子去图书馆、博物馆、音乐会、艺术展这些地方。有条件的,多带孩子出去走走。很多人会质疑说小孩子旅游有必要吗?有必要!旅游不需要有很多钱或时间后才可以进行,根据自己的经济条件和工作时间合理规划,甚至就是到近郊爬爬山、到草地上撒撒欢、在公园里看看花,都是孩子亲近美好事物的机会。
培养一项跟美有关的爱好
无论是绘画、书法还是乐器、舞蹈,都可以引导孩子试一试,找到孩子自己真正有兴趣的那一项爱好,然后鼓励和支持孩子把这个爱好坚持下去,做到他所能达到的极致。
有一个真心喜欢的爱好,不是为了考级拿证、不是为了升学加分、不是为了增加收入,对孩子来说就像精神的共鸣,像灵魂的回应,像心灵的寄托。即使他终有一天要面对粗糙平庸的世俗生活,也会因为有这个爱好傍身而觉得生活的趣味未失,永远充满希望。
父母要有审美观和精神底气
我们不必以没有钱给孩子上兴趣班、没有时间带孩子出去旅游、没有能力辅导孩子艺术鉴赏为理由,放弃对孩子美的教育。
美可以是旧家具也要擦得光亮如新、可以是陋室里常摆一束野花、可以是一盘菜用心做出精美的样式、可以是哼着歌曲做家务、可以是出门前仔细地梳洗打扮、可以是捧着一本好书怡然自得……你的一言一行,孩子都看在眼里,记在心里;你的精神底气,都会通过日常的小细节,传承到孩子的精神气质里。无论身处何处都不放弃美的追求、拥有把生活过得细致美好的能力的父母,才是审美教育中最重要的一环。
如果孩子有幸在年幼时接触过美好的事物:人、动物、风景、建筑、艺术品、生活氛围……那么,无论他此后一生中去到哪里,经历过什么,那种美好都会与之同在,温暖他内心,赋予他力量,使他治愈伤痛,重拾希望。 (暖暖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