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妇女报数字报纸

2016年7月25星期一
国内统一刊号:CN11-0003

中国妇女报综合新闻 上海:“石库门”里的红色记忆 “群众的家事就是妇联干部的大事” 我用我的方式讲述党史故事 我国低于10岁网民超过1800万 河北洪灾致130人死亡 台检方:大陆旅行团严重车祸涉事车辆检出汽油类成分反应

按日期检索

12 2013
上个月
下个月

中国妇女报

电子报刊阅读器
我给版面打分

1分   2分   3分   4分   5分  

本版得分:5.0参与评分人数:3

新闻排行榜
版权声明
《中国妇女报》(电子版)的一切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图片、PDF、图表、标志、标识、商标、版面设计、专栏目录与名称、内容分类标准以及为读者提供的任何信息)仅供中国妇女报网读者阅读、学习研究使用,未经中国妇女报及/或相关权利人书面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将《中国妇女报》(电子版)所登载、发布的内容用于商业性目的,包括但不限于转载、复制、发行、制作光盘、数据库、触摸展示等行为方式,或将之在非本站所属的服务器上作镜像。否则,中国妇女报将采取包括但不限于网上公示、向有关部门举报、诉讼等一切合法手段,追究侵权者的法律责任。
正在加载广告……
放大 缩小 默认

“群众的家事就是妇联干部的大事”

李江玲走访留守妇女。

□ 中国妇女报·中华女性网记者 许真学

□ 冯在利

7月20日一早,太阳像火球似的挂在天空,重庆市江津区几江街道五举村妇联主席李江玲已组织起互助组成员,到村8社留守妇女周成书、潘艳婷家帮忙摘花椒。周成书和潘艳婷是母女俩,她们的丈夫都是常年在宁夏打工,家里种了约10亩地的花椒。每逢农忙季节母女俩就发愁。今年,花椒挂满了树枝。正当母女俩为劳动力发愁时,李江玲带来了互助组。

互助组姐妹带上花椒剪到了地里。有的下枝,有的剪花椒,大半天下来收获不错,6个人摘了300来斤花椒。虽然天气炎热,但大家心里都很开心。

下午3点,李江玲接到电话,说有一个老人反映儿子不孝的事。李江玲当即赶回办公室。周婆婆今年93岁,只有一个儿子,老人有社保,每月能领到1500元。她告诉李江玲,自己年纪大了,儿子不买东西回家。李江玲听说后立即叫上村干部,找到社长一起去周婆婆家,把其儿子找了来。“周婆婆有社保,生活费足够了,你只需在街上把生活用品买回来,婆婆自己还能自理,难道你这都办不到吗?假如她没有社保,你就不赡养她吗?”李江玲连连反问,问得周婆婆的儿子哑口无言。

后来,周婆婆要求自己煮饭,由儿子每月给一定生活费。可一说到钱,周婆婆的儿子又不同意了。在李江玲和村社干部反复劝说后,最后达成一致:周婆婆的儿子每月给母亲800元生活费,代为其买好日常生活用品,其余的钱暂由周婆婆的儿子保管,作为母亲生病医药费。老人对此结果也比较满意。

协商调解好这母子二人的家常事后,李江玲又匆匆赶回办公室。

今年4月以来,五举村妇联在街道妇联的指导下,对全村29个村民小组的“三留守”人员进行了摸底排查。李江玲要汇总各社上报的一些留守妇女、留守儿童、留守老人在家生活的基本情况,遇有不清楚地方立即电话询问,把第一手资料做到尽可能详尽。

李江玲说,村里现有留守儿童116人、留守妇女39 人、农村留守老人149人,结合村面积大、人口多、部分村民组比较偏远的实际情况,村妇联建立了“三留守”人员信息台账,组建了一批“三留守”信息联络员,以就近、方便的原则,“一对一”地落实留守老人信息联络员,每天对老人的日常生活情况、身体状况等信息及时报给社长,然后社长又反馈到驻社联络员,最后,驻社联络员再将情况上报到村妇联处汇总处理。

“把村里妇女儿童和老人的状况摸清楚,才能知道他们的需求,也才能分类别地提供服务,特别是生活困难的妇女儿童和老人,在政府出台救助政策时,才能及时上报他们的情况,争取救助。”李江玲说。

夜幕降临,李江玲拖着疲乏的身子走出了办公室,今天工作很多,但对于她而言,已经是家常便饭了。李江玲说作为妇联主席,帮助群众解决家庭琐事就是她的大事,所以即使累,她也感到充实而有意义。

放大 缩小 默认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在线投稿 | 手机触屏版
主办单位:中国妇女报社 版权所有:中国妇女报网 2014 COPYRIGHT
备案号:京icp备0503731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