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妇女报数字报纸

2016年7月7星期四
国内统一刊号:CN11-0003

中国妇女报家教周刊 综合 节俭教育:家庭教育的必修课 有多少父母在做着“神童”梦 政府应把预防儿童伤害作为一项主要和优先的公共政策 留守儿童畅游夏令营 信息

按日期检索

12 2013
上个月
下个月

中国妇女报

电子报刊阅读器
我给版面打分

1分   2分   3分   4分   5分  

本版得分:0.0参与评分人数:0

新闻排行榜
版权声明
《中国妇女报》(电子版)的一切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图片、PDF、图表、标志、标识、商标、版面设计、专栏目录与名称、内容分类标准以及为读者提供的任何信息)仅供中国妇女报网读者阅读、学习研究使用,未经中国妇女报及/或相关权利人书面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将《中国妇女报》(电子版)所登载、发布的内容用于商业性目的,包括但不限于转载、复制、发行、制作光盘、数据库、触摸展示等行为方式,或将之在非本站所属的服务器上作镜像。否则,中国妇女报将采取包括但不限于网上公示、向有关部门举报、诉讼等一切合法手段,追究侵权者的法律责任。
正在加载广告……
放大 缩小 默认

有多少父母在做着“神童”梦

孩子的成长与自然界的花草树木一样,有其天性和规律,都不是父母一厢情愿可以规定并改变的。如果父母非要强加给孩子,也许一时能看到效果,但其累积起来的负效应总有一天会显现,甚至代价可能会更大。因此,当为人父母者做着“神童”梦或者高期待梦的时候,首先要自问,这是否也是孩子自身的意愿?这是否会干扰他们自身的成长?

■ 线教平

今年高考期间,河南省商丘市9岁女孩张易文参加高考,成绩为:语文46分,数学31分,英语37分,理科综合58分,总分172分。小女孩被一些网友们冠以“天才”“神童”的称号。

一位才9岁的孩子参加高考竟然考了100多分,已经证明了这个孩子有高出同龄人的地方,被冠以“神童”的称谓似乎也并不为过。但在父母和不少局外人看来,考100多分显然是个笑柄,距离他们“少年大学生”的梦想还有不小的差距。这说明,做“神童”梦的不是孩子而恰恰是家长,在不少父母不切实际“神童”梦的高期待下,很多孩子的自身成长节奏很可能被生生切断而失去了本应有的生长姿态。

今年5月,有不少媒体报道了“鹰爸”何烈胜的故事。正是这位爸爸,当年曾让自己三岁儿子在雪地里裸跑而备受争议。而他最近做的一件事是:让儿子从学校回家,自己给儿子请了几名专职辅导老师,在家里教授他自己组织的所谓的“鹰式教材”,并且希望花六年时间让孩子完成小学到高中所有课程,这样13岁就可以考上大学。

且不说“鹰爸”的做法科学与否,但就其“速成”心态而言,与张易文的父母乃至更多此类为人父母者的心态其实并无二致。在这种心态下,一些聪慧的孩子很容易被裹挟进父母的“神童”之梦,普通的孩子也会被父母的高期待牵拉。而孩子自身内心的渴望和想法,孩子自身的成长规律乃至他们日后幸福与否,又有多少父母能真正设身处地去考虑呢!

我们无法否认,有不少孩子确实有天分。科学研究表明,儿童中确实有3%~5%的比例,其智力水平高于同龄人,他们往往也被称为“神童”。对这些“神童”的教育,自然也应与普通儿童有所不同。但这种不同首先应该基于培养一个正常人的基础之上,基于帮孩子融入社会、融入生活的立足点,而非一味速成求快,满足父母“高人一等”“快人一步”的功利心愿。

更应该提醒家长的是,对于多数孩子而言,他们注定只能是普通人群中的一员,但这并不意味着他们的人生就会不幸福。诸多事实告诉我们,普通人靠情商和后天的努力同样能够成功,“泯然众人”同样可以一生过得很幸福。对一些高期待的父母而言,无论孩子“神童”与否,让孩子成为孩子才应该是他们首先要思考和直面的问题。

孩子的成长与自然界的花草树木一样,有其天性和规律,都不是父母一厢情愿可以规定并改变的。如果父母非要强加给孩子,也许一时能看到效果,但其累积起来的负效应总有一天会显现,甚至代价可能会更大。因此,当为人父母者做着“神童”梦或者高期待梦的时候,首先要自问,这是否也是孩子自身的意愿?这是否会干扰他们自身的成长?

放大 缩小 默认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在线投稿 | 手机触屏版
主办单位:中国妇女报社 版权所有:中国妇女报网 2014 COPYRIGHT
备案号:京icp备0503731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