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
又到毕业季,这是高校学子收获荣光的季节,是开启人生新梦想的季节,也是青春回忆开始泛滥的季节。
无论留下多少遗憾或怀念,毕业生们终将离开熟悉的校园。不少毕业生的去向目前已尘埃落定,也有一些人仍在奔波求职。“就业稳则心定、家宁、国安”。近日,教育部办公厅印发《关于促进2016届尚未就业高校毕业生就业创业的通知》,通知要求,各地各高校把促进未就业毕业生就业创业作为当前重点工作,对尚未就业毕业生做到“主动联系一次、提供辅导咨询一次、向用人单位推荐一次”,持续为毕业生提供就业服务。
无论曾经欢欣愉悦、还是迷茫焦虑,求职都是不少毕业生人生中值得回味的一段经历。中国妇女报·中华女性网记者特地走进中央民族大学的一间女生宿舍,倾听4位女生讲述她们的求职故事和心路历程。她们的故事也许并不惊心动魄,却是最真实的青春记录。
毕竟,对于任何一个大学生来说,自己的毕业故事,都是独一无二的。
□ 中国妇女报·中华女性网记者 张明芳
6月24日早上4点左右,小敏拖着疲惫的身躯走出单位的大门,已经连续上了五天夜班的她虽然困意未消,但眼看着生活正像这早晨的天空渐露曙光,心里还是说不出的高兴。小敏是中央民族大学一名即将毕业的硕士研究生,就在前不久,她的工作刚刚定下来。
回到学校宿舍,室友们还在睡梦中,小敏稍作休息后,陪着特意从湖南赶来的父亲在北京游玩了一上午,并赶在毕业典礼前回到学校。听着校长在台上的演说,小敏思绪万千:我们曾经如此迫不及待地渴望毕业,如今却希望时间慢下来。看着周围欢笑的室友,回首一年来的求职经历,发觉时光没有辜负任何人。
“我不认为留在北京就是成功”
“我工作定下来了!”2015年12月的一天,心直口快的姗姗兴奋地向大家宣布了这个消息,她是宿舍里第一个定下工作的——中国移动南京分公司。
的确是个好消息!姗姗的工作找得十分顺利,一直向往互联网行业的她一边在某广告公司实习,一边向一些大型的门户网站和相关单位投出简历。9月笔试,10月面试,11月复试,12月录取,中国移动的工作来得太快却又在意料之中,回南京工作则是她一直所希冀的。
“我不认为留在北京就是成功。”从读大学本科,到硕士研究生,姗姗在北京待了7年,却从未想过要留下来。
姗姗的果敢来自于她对自己未来的清晰认识。这个大眼睛、皮肤白皙的姑娘家在江苏南京市,生活在一个开明的家庭,母亲在高校工作,父亲在医院工作。“在对人生的规划中,父母十分尊重我的想法,我有完全的自主权。”在姗姗看来,北京的环境状况不佳、交通出行压力也比较大,不如家乡生活便捷。此外,在广告公司的一段实习经历也让她发现,同事们的工作能力很强,综合素质也都很高,自己想要达到他们的水平可能需要花费五六年的时间,因为男友也在南京,她并没有在北京长期工作的打算。“综合考虑各方面因素,回到南京工作和生活性价比更高!”对留在北京工作的得与失,姗姗心里早有自己的小算盘。
宿舍里的其他人在为姗姗庆祝得偿所愿的同时,也在隐隐担忧自己的工作何时落地。
和姗姗想法一致,思思也立志在互联网行业大展拳脚。她已在北京某网络公司实习了近两个月,尚未得知公司今年是否有转正名额。每天高强度的工作,陌生的环境,求职的心理压力让思思有点喘不过气。一直钟情于互联网公司的她坦言:“虽然在北京就业机会更多,但是竞争压力也很大。”
“回老家兰州找家互联网公司是不是会更容易一点呢?但是眼下的实习不能半途而废啊,万一有转正的机会呢?”这些天,思思每天都在心里反复忖度衡量。
这段时间,同样来自外地的小敏也有些迷茫。眼看电子邮箱里投递简历的数量不断攀升,收到求职单位的回复却寥寥无几,小敏渐渐心生悔意。其实之前有些单位也向她发出过笔试、面试邀请,包括自己的家乡湖南,还有成都、上海、广东等地的招聘单位。当时面向全国“撒网”的她不肯错过任何一个机会,然而在被成都的一家单位录取后她又心生犹豫,“在那里举目无亲,人生地不熟的,好没有安全感啊。”“安全感”是小敏在找工作时常挂在嘴边的三个字。喜欢有朋友陪伴的她难以忍受刚到一个陌生城市的孤独寂寞,而已经生活了7年的北京,则可以带给她踏实稳定的安全感。
另一位室友秋秋的情况与大家不同。秋秋是本科毕业工作两年后再读研,年龄比小敏等三位室友大了四五岁,因此与大家总有种说不出的疏离感——毕业后马上步入而立之年,目前没有安身立本的事业,没有年龄优势,还要再次跟700多万高校毕业生一起竞争上岗,秋秋的压力比任何人都大。“北京也好,老家唐山也好,石家庄也好,只要有合适的工作机会我都会抓住。”而在众多行业中,公务员、事业单位、国企都是秋秋的首选,捧个“铁饭碗”就是这名29岁的毕业生最大的安全感。
兴趣是找工作的第一出发点
本科毕业于河北大学中文系的秋秋是一个勇敢的姑娘。她本科毕业后所就职的单位在外人看来非常不错。可看到不少大学同学考取了硕士研究生后,热爱文学的秋秋也渐渐动了心。工作两年后,她果断辞职,重新拿起专业课本奋力攻读半年,终于考上了心仪的中央民族大学现当代文学专业。
“我很喜欢文学,三年的硕士生涯让我的文学修养得到很大提升。”曾经为了兴趣走上读研道路的秋秋,现在更多的是羡慕三个“90后”室友能根据自己的兴趣选择想要的工作。她佩服这些姑娘的专业知识、文学功底和社会交往能力,“她们敢拼敢闯,干劲十足!”秋秋赞叹的语气中满是艳羡。
正如秋秋所言,研二就开始实习的思思在“去哪儿网”实习了两个多月之后,对互联网行业产生了浓厚兴趣,“互联网公司工作氛围比较轻松,不必刻意要求着装,并且充满挑战。”思思认为,至少现在看来,相对而言互联网还是朝阳行业,薪资水平也较高。最重要的是,互联网已渗透到人们生活的方方面面,是接收信息的重要渠道。因此研三找工作时,思思又找到一家互联网公司实习,从事运营工作。
和思思求职方向一致的姗姗,对互联网行业也有自己的想法。她认为,相对于前几年“80后”求职的高峰期,“90后”在找工作时,互联网领域的市场格局更加稳固。前些年,正值互联网行业蓬勃兴起,很多产业都没有定型,就业市场也在不断变化,有很多上升空间。现在,很多东西都在各自领域固定下来,毕业生进入社会的入口更加稳定。如今,进入中国移动分公司从事运营管理工作虽与姗姗之前的求职预期有些不同,但曾担任过办公室助理的她在这方面也积累了不少经验,相信自己完全可以胜任这份新的工作。
面对当下兴起的互联网创业浪潮,曾在广告公司实习的姗姗说自己不会选择刚毕业就创业。在她看来,现在创业门槛不高,主要是存活率问题。“拿媒体运营微信公众号来说,现在的微信公众号层出不穷,但是真正活下来的没有几个,运营者既要考虑原创内容的质量,又要兼顾商业化运营,这对于一个初出茅庐的毕业生而言并不简单,还是要先多积累工作经验再考虑创业。”
姗姗和思思谈起互联网行业发展头头是道,对北京公务员和事业单位的工作则一致表示没有兴趣,也没有报名参加任何一个公务员或事业单位的考试。
与很多毕业生热衷于北京户口不同,姗姗和思思更看重职场的发展机遇。“在北京这样多元化的大城市,还是喜欢比较有挑战性的工作,如果想要公务员和事业单位的稳定工作不如回家去考。”
小敏的选择则更保守些。她曾参加过国家公务员和省公务员的招考,还为此专门报了培训班,遗憾的是没能进入面试。小敏比较喜欢传统行业的工作,也更看重北京户口。曾经在某家报社实习过的她,跟着老记者跑新闻、做采访,与各种各样的人打交道,既能从事自己所喜欢的文字工作,又和所学专业对口,虽然辛苦,但乐在其中。
这个缺乏安全感的湖南妹子在室友口中是个温柔但有韧性的姑娘,不久前她还在自己的微信朋友圈中分享了获得普利策新闻奖的4位女记者的事迹,并高度赞扬女记者的英勇睿智。不过心中揣着记者梦的她,在求职时也为自己留了“后路”,如果没有机会成为一名记者,她还可以从事公司的宣传岗位或者出版社编辑等一些相关工作。小敏也很庆幸自己的父母从未给她施加过任何压力,“没有逼着我回家相亲。”小敏笑着说,这让她“有足够的自由选择工作”。
性别乏优势,实力来弥补
作为一所985、211大学的硕士研究生,4个女孩在找工作时本该有足够的自信,然而在北京这个名校云集、人才济济的一线城市,她们的优势并不那么明显。“有时候觉得自己处于劣势。”小敏无奈地说,“当你面试时周围都是清华、北大、人大的高才生,和他们同台PK,心里还是没底的。”
而在不考虑毕业学校的基础上,男女生就业状况也存在明显差别。小敏介绍,她们学院的男生全部早早找到了工作,人数比男生多出五倍的女生在找工作时却困难重重。
姗姗就曾遭遇过这种困难。在一次校园招聘会上,她向一家用人单位投出简历,希望应聘文秘岗位,结果该单位招聘人员一句“我们不要女生”让姗姗有点蒙,“好奇怪啊,你们不要女生为什么不在招聘要求中写清楚?我为了应聘私底下准备了这么久,一句话就直接回绝我,我的精力和时间都浪费了。”姗姗不免心生抱怨。不过好在任职于一家互联网企业的哥哥说了一席话还是给予她很大的鼓励,哥哥说他所在的企业招聘更看重应聘者的个人能力和素质,不会因为对方是男生或女生而有所区别。如果女生够优秀他们还是会优先录取。
同样遇到过这种情况的还有小敏。她曾经应聘一家证券公司的宣传岗位,“面试官当时对我的印象挺好的”,本来以为自己会被录取的小敏,后来被面试官暗示,这个工作比较辛苦,需要经常出差,有的时候需要长达四个月,工作压力很大等等,言下之意是你要考虑清楚自己是否能胜任这个工作,果然,该公司最终录取了一名男生。
小敏认为,用人单位在招聘时肯定会将性别因素考虑在内,“但是这些都是隐性的,他们面试时不会涉及性别歧视,但一定会将其考虑在内。尤其是现在全面两孩放开,女性产假增加等因素的作用下,用人单位自然会有所考量。”小敏直言:“每次面试时看到有男性,我们心里会掂量一下,又是强劲的对手啊!”
没有年龄优势的秋秋对此似乎更有发言权,她坦言自己之前投出的很多简历都石沉大海,根本没有机会进入面试环节,也不清楚这些“错过”的背后是否存在性别歧视或者年龄歧视的因素,不过她最终还是被一家钢铁企业录取。这也让秋秋坚信,只要专业扎实、技术过硬,还是能够得到用人单位青睐的。
“单位在招聘时会考虑男女均衡的问题,但并没有把这当做硬性指标”。思思经过一段时间的实习总结道,与她同时期实习的也有两三个男生,然而最终还是思思拿到了转正名额,这似乎也印证了应聘中很多时候还是要靠实力说话。
“有时工作态度比能力、技术更重要”
说到工作实力,4名女生专业技能过硬,也都有丰富的实习经验。除此之外,工作态度也是关键。虽然其中3名“90后”都是独生子女,但她们不是温室里浇灌的花朵,不管在实习时还是找工作中,都表现出了积极认真的态度。
这一点,身为“80后”的秋秋一直看在眼里。她的3名室友在实习和找工作时一直都是早出晚归,有时到半夜才会回到宿舍,上夜班的要到第二天凌晨才能回来。“你们干吗这么拼呢,累不累啊?”秋秋很不解。
找工作时最卖力的要数小敏,她很早就开始为找工作做准备。从报考公务员,到报考国企、银行等,她本着机会最大化的原则,采取在全国“广撒网”的战术投简历,尽量抓住各种招聘机会。许多发布招聘信息的微信公众号小敏也都一一加上,随时随地关注招聘动态。300多份简历已经足够让她成为整个宿舍的“最多投简历者”,之后就是收到数十个笔试邀请,最多的时候每周都有面试,最终有六七家单位打算录用小敏。幸运的是,她最终如愿留在了北京,进入了自己钟爱的媒体行业。
宿舍里最晚定下工作的就是思思,从去年10月份她开始在这家互联网企业实习,今年6月份终于得到转正名额。这家企业今年本没有招聘计划,思思用9个月的努力为自己争取到了转正的机会。“有时候工作态度比能力、技术更重要。”思思感慨道。
当时和思思一起进入这家企业实习的有十几个人,其中不乏名牌大学的研究生,然而最终留下的却只有包括思思在内的两个人。而目前这家单位的四五名实习生则是在四五百个人中选拔出来的,可见竞争的残酷。那么思思凭借什么受到青睐呢?
思思坦言:“实习刚开始时,我们都从事基础性工作,比较枯燥,做几天就烦了,不太能学到东西,一些人觉得不适合就陆陆续续离开了。”而思思坚持了下来,并按时完成领导交给的任务,当日事当日毕,从来没有拖延到第二天。
“其实同期的实习生里有很多技术过硬的,而我PS基础为零,是去了之后现学的。”思思分析自己能够留下来的原因,首先要明确目标,然后要付出努力,没有付出哪来收获?她也一直用行动实践着这个朴素的道理。对于领导分配的每一项任务,思思都认真对待、积极完成,有时还和正式职工一起加班到晚上10点,再坐一个小时的地铁回学校。她认真负责的工作态度,实习单位的领导看在眼里,也给予了她这难得的工作机会。
最终,思思的求职之路在毕业季的尾声画上了圆满的句号。
小敏很满足,同宿舍的姐妹们都在毕业前找到了归宿,无论是回家还是留京,选择了体制内还是体制外的工作,相比还在到处奔波等待补录的一些毕业生们,她们是幸福的。
送别了舍友之后的一天,小敏看着同学们留下的一张张明信片泪眼婆娑,走过了披荆斩棘的求职之路,她更加相信:未来是你自己的,不要太在乎别人的眼光,只有自己才能给自己最大的安全感。
别忘了自己想去的地方,不管有多难,有多远……
(注:因受访者原因,文中人物均为化名)
采访手记
加强就业指导 让求职之路不再迷茫
机会不等、标准不等、薪酬不等……虽然国家政策法律中明确男女平等就业,但女毕业生求职时仍比男生更艰辛,遭遇或明或暗的歧视和门槛。相关调查机构最近的调查显示,女大学生的就业率比男大学生就业率低大约8%,女大学生就业问题已成为整个社会无法回避的一个问题。
采访前,我满怀好奇走近这4位女毕业生,想听听她们在毕业季的求职故事和心路历程。随着采访的深入,我对她们对人生、对职业发展的态度逐步有了深入了解。这4个女孩中,1名是“80后”,3名是“90后”,她们对未来已有比较明确的职业规划,求职时也相对理性和有针对性。她们在求职过程中所表现出的坚韧不拔的毅力和认真负责的态度也让我对毕业季的女大学生有了全新的认识。她们用青春的触角去感知社会,努力融入社会,经历迷茫,也在努力走出迷茫。她们个性张扬、独立乐观,却不盲目自大或妄自菲薄。在这4个女孩的成长过程中,父母扮演的是支持的后盾,他们没有将家庭的命运和自己的意志强加在子女的身上,而是给予孩子足够的空间让子女去判断选择,自主决定自己的未来。
求职对于毕业生来说,是走上社会之前的最后一次试炼,促使他们发现自身的潜力和特质,并逐渐走向成熟。在这一过程中,学校和社会的引导非常重要。我曾经接触并采访过一些普通高校的女大学毕业生,对比发现,一些大学生在求职时并没有形成一个清晰的职业规划,不清楚自己职业发展的兴趣所在,也不知道自己想要什么,能做什么,因此在就业时会有更多的迷茫和焦虑感,有人为了规避就业而选择考研或者消极就业,反而错过了一些发展机会,走了弯路。因此,学校和社会还是应当加强对毕业生的就业指导,帮助学生做好社会角色的转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