港澳组妇女代表开展的历时8个月的“京港粤绿色姊妹学校交流营”活动
□ 中国妇女报·中华女性网记者 周韵曦
“现在妇联组织给我提供了更多的机会到更多的村、社区讲课,传播健康知识。通过近距离与众多姐妹沟通,让我掌握了妇女的健康状况,为我开展妇科教学研究提供了科学参考,我真是乐在其中。”
自2015年4月北京市妇联启动北京市妇女代表联系制工作以来,既是北京市妇女代表,又是平谷区妇联执委的平谷模拟医院常务副院长及区医院妇产科教研室主任的李卫民热情高涨,感慨良多。她告诉中国妇女报·中华女性网记者,“通过妇联组织给我搭建的这个平台,我发挥自身价值的舞台更大了,工作方式也转变了,实现了本职工作和妇联工作共促共赢。”
2015年对妇女工作来说是具有里程碑意义的一年。为切实贯彻落实党的群团工作会议精神,把握群团工作的时代新要求,北京市妇女代表联系制创新性地让群团工作向上下联动、多方协作、资源共享发展,为群团工作群策群力做出了有益探索和尝试。
落实五大制度让妇女代表渗入基层
“依托妇联各级基层组织,参与服务妇女群众工作,在参与中了解妇女工作,在服务中了解妇女诉求;根植代表所在系统或单位中的女性,深入调查妇女问题,掌握不同职业女性诉求;借助东城代表团组内资源,开展代表间的互访互询活动,汇集妇女群众中共性或突出问题,形成建议案。”这就是东城区妇女代表活动小组建立的依托妇联组织、植根所属单位、组内代表联动三个层次的代表联络机制。
自北京市妇联启动北京市妇女代表联系制工作以来,在已形成的“市妇联主席、副主席及常委—执委—妇女代表—妇女群众”四级网络下,东城组、宣传组等根据16个区和13个行业系统划分的29个代表小组认真落实联络制度,及时部署工作、通报情况、征求意见、总结经验。如海淀区通过区、镇街、村居三级妇女代表网状辐射,形成纵向到底、横向到边、条块结合、全面覆盖的联系网络;昌平区把落实代表联络制度与发挥好代表中各级人大代表和政协委员作用相结合……这些做法使得代表联络机制更加完善,代表联系妇女群众工作更加规范。
除了落实联络制度,各代表小组还积极落实活动制度、汇报制度、调研制度和培训制度,使得代表联系妇女群众工作更加规范化、常态化、精细化,更具针对性和专业性。
通过各代表小组对五大制度的落实,代表们通过活动倾听妇女呼声,反映妇女愿望,关心妇女疾苦,最大限度地维护妇女的切身利益,北京市妇女代表联系制工作取得初步成效。
从五年“只开一次会,只举一次手”到时刻发挥作用
北京市妇女代表联系制所涵盖的775名代表包括出席过中国妇女第十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和北京市第十三次妇女代表大会的代表以及港澳特邀代表。实际工作中,各代表小组积极发挥代表群体的整体优势,注重发挥代表本人的个体优势,通过搭建多种平台把代表更好地组织起来,让她们时刻都有身份认同感。
作为特邀代表,港澳组由一群具有一定知名度和影响力的成功女性或代表人士组成,她们积极参与京港、京澳交流,关注妇女工作,热心妇女事业和社会事务。
为响应“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号召,来自香港的妇联常委孟丽红提出了捐赠100万元支持在京女大学生创业创新的愿望。为此,市妇联专门帮她设立了“北京女大学生创业平台建设项目”,并使该项目中的“女大学生创新创业助推计划”在首都各高校中展开。
除了发挥代表的个人能量,港澳组还开展了历时8个月的“京港粤绿色姊妹学校交流营”活动,精心设计的活动不仅增强了三地青少年的环保意识,更搭建起内地与香港中学生之间的交流沟通平台,在增进青年学生友谊的同时增强了他们对祖国和民族的认同感和自豪感。
“我了解到,18组宣传组的姐妹中大部分是第一次做妇女代表,大家既感到光荣,也有履职恐慌。”18组宣传组副组长、中国电影博物馆党委副书记、纪委书记李米莉告诉记者,“妇女代表联系制工作有目的地把妇女代表工作与个人本职工作结合在一起,既促进了妇女代表履行责任和义务,也增强了工作的时效性。”
成为妇女代表后,李米莉更多地从妇女工作的角度考虑问题。在2015年中国电影诞生110周年之际,她认为应充分发挥本单位青年女性研究人员的作用,便策划实施了“电影大讲堂”——中国电影博物馆青年学者“向中国电影110周年致敬”活动,由四位女性青年学者和研究者向观众讲述中国电影,活动深受观众喜爱。
“妇女代表联系制工作的开展改变了过去只有到开会时才想起自己是妇女代表的窘状,为妇女代表精准履职提供了指引。”妇女代表联系制工作让李米莉对妇女工作有了新体会。
她的体会正是市妇联建立妇女代表联系制的目的。北京市妇联主席马兰霞说,建立妇女代表联系制,就是要“改变过去妇女代表五年‘只开一次会,只举一次手’的情况,增强代表的荣誉感、责任感和使命感,激发代表履职尽责、服务妇女群众的意识,为代表发挥作用提供舞台。”
网上妇女代表联系制“全天候”联系妇女
2016年,妇女代表联系制工作继续被纳入市妇联2016年重点工作。其中,进一步探索建立网上妇女代表联系制,实现代表与妇女群众沟通“全天候”“零距离”,成为代表联系制工作持续创新的亮点内容。
由此,微信群等新媒体工具就成了代表们联系妇女群众、畅通代表沟通渠道的重要平台。
“为了交流工作,我们组建了18组微信群,与市妇联保持着密切联系,让各位姐妹及时了解‘娘家’信息来指导自己的工作。”李米莉介绍。
一次在微信群里的热烈讨论,让18组代表一致认为:“妇女在家庭美德建设中的地位和作用”最符合妇女代表工作要求。在18组组长、首都精神文明建设委员会办公室副主任卜秀均的执笔下,《充分发挥妇女同志在家庭美德建设中的地位和作用》调研报告在几个月后如愿出炉。
在通州,由活动小组开设的通州女性微信企业号,则拓宽了妇女代表的工作平台,及时总结推广实施妇女代表联系制的经验做法,不断促进妇女代表联系制向规范化、程序化、制度化发展。
而在市妇联,已建成的29个代表小组联络员的微信群,让市妇联与各组能随时保持联系,及时了解掌握各组工作和活动开展情况。同时,市妇联还借助新媒体平台,利用“北京女性”微信订阅号定期发布妇女代表联系制工作信息。
可见,妇女代表联系制与“互联网+”的迅速融合,为开展群团工作、进一步发挥妇女代表的先进作用找到新的切入点和方法,让互联网思维成为妇联工作的必备。
“市妇联也将整合和利用各类新媒体平台,发挥妇联‘微平台矩阵’作用,定期宣传各代表小组好的经验和做法。”马兰霞表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