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沭阳:“遥控”收小麦 打工不用回
“喂,是葛红吗?”“是,你是哪位?”“我收割机手老周呀,天气预报说近期有小雨,你家的两亩多小麦我已帮你收好了,你打电话叫人帮你运回家。”“好,费用你先记下,待中秋节回家时还你。”
近日,江苏沭阳县耿圩镇汪圩村农机手老周打电话给在上海务工的葛红,告诉她已按往年的约定将小麦收获下来。据了解,全镇有200多名在外地打工的农民像葛红一样,不用回家收小麦,而是用电话“遥控”抢收抢种。
目前,全镇已协调联系抢收大型带粉碎收割机300余台,这些农机手包揽在外务工人员的土地收割、播种,并确保秸秆粉碎还田。对于外出务工者来说,把田托给农机大户代收代种很合算。葛红说,我家两亩多地,如果我和丈夫回家抢收,起码要花三四天,再加上来回途中一天,需要5天时间,我和丈夫每天工资近300元,加上来回路费,起码损失1000多元,现在农机每亩收费不足200元,细算起来,还是留在上海上班更好。
(徐效平)
安徽天长市:提升“小农水” 农民受益多
近日,笔者来到安徽省天长市金集镇草西村,只见一面面当家塘、一条条灌溉渠,恰如一个个小型血库和一根根毛细血管,在数千亩高岗丘陵地里有序排列着。这是3年来该市水利部门在这里实施抗旱保收“小农水”提升工程的美丽画面。
“由于岗高坡陡水路远,七级站提水才能到田里,咱村有800多亩稻田只能改种玉米、红薯、大豆等旱粮作物。自打市里小农水提升项目实施后,咱家、咱村再不用为水犯愁了。”村民朱盼水说。
打造高效灌排工程体系,着力解决农田水利“最后一公里”问题,是近年来天长市投资兴建农田水利民生工程的重头戏。自2012年启动“小农水”提升工程项目建设至今,该市累计建成旱涝保收高标准农田26.86万亩,整治灌排沟渠1625公里,扩挖塘坝12587面,新建渠系建筑物4874处,项目区覆盖全市15个镇、街道,36.86万人受益。 (宣金祥 吴正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