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国妇女报记者 吴军华 上官晓珍
“父亲是工作狂,对孩子疏于照顾,母亲是家庭主妇,对孩子过分关注,而孩子到了青春期性格突然改变,常把自己关在房间里玩手机,不与家长交流,父母认为孩子得了抑郁症,急忙来求助。该如何帮助他们?” 3月9日至13日,由厦门市仙岳医院、美国哈佛大学医学院共同举办的国家级继续教育项目——“婚姻和家庭相关问题综合心理治疗培训班”在厦门市精神卫生中心、仙岳医院成功举办,来自哈佛大学的Thea Cawley老师、Szu-Hui Lee博士在课堂上抛出这样一个现实问题,并和仙岳医院的心理咨询师一起通过角色扮演,向学员们直观展示了家庭治疗的过程。
近年来,孩子不去上学是让许多家长都头疼的问题。哈佛大学医学院精神医学系心理学副教授Szu-Hui Lee博士介绍,拒绝上学是儿童待在学校有困难的一种障碍,一般发生在5岁—6岁期间、10岁—11岁期间及一些过渡时期。常见症状包括:孩子在要去学校前不久开始抱怨身体症状或反复要求看学校的医生护士,常见躯体症状有头痛、胃痛、恶心或腹泻,也可能是发脾气、分离焦虑、回避和反抗等,若允许孩子留在家里,则症状马上消失。
对于那些缺课、在上学期间容易出现头疼呕吐等躯体症状、回避或难以完成学业任务、对学校的情感和态度变得消极的孩子,家长和老师尤其要注意。“虽然拒绝上学儿童的智商一般为平均值或以上,但是如果害怕和焦虑使他们离开学校一段时间,他们可能会发展出严重的教育或社会问题。”Szu-Hui Lee博士提醒。
在家庭治疗中,一些心理咨询师会通过“行为合约”的方式来帮助孩子。比如在“行为合约”中列出一些事项和规则,当孩子取得进步,则给予一定的奖励。对此,Thea Cawley老师指出,有时候,父母的陪伴比物质奖励更有效,父母常常更多满足孩子物质上的需求,而忽视了精神奖励的重要性。其实,孩子或许只是希望多一点与父母相处的时间,一起吃个冰淇淋,一起外出散步,一起做游戏等等,这些都能更好地鼓励孩子进步和成长。
此外,Thea Cawley老师也提醒,在家庭治疗中,孩子有情绪反应是正常的,但不能怕孩子不高兴。有的父母在与孩子的相处中容易妥协和让步,这样是帮不了孩子的。可以通过解释,把父母的要求和家庭规则表达出来,给予孩子正面的约束和引导。
仙岳医院儿童青少年心理门诊负责人李韵介绍,近年来,因不去上学而前来医院就诊的孩子越来越多,这些孩子都有些共同点:学习中上水平,自我要求高;特别容易紧张,害怕失败;有的孩子从小被家长严格要求,自信心不足。
对于这类拒绝上学的孩子,李韵建议:首先应坚持让孩子去上学,没有去上课只会强化孩子的焦虑感。然后,再安排孩子进行心理治疗,帮他们认识到在学校其实没有害怕的事情和坏事情发生,还可以和朋友们在一起,学习喜欢的课程,在课余时间一起玩耍。另外,如果孩子暂时无法去上学,建议家长要帮助孩子制定与学校上课时间一致的日常作息表,而且一定要严格执行,让孩子知道虽然没去学校也要有良好的作息习惯。
从2012年起,仙岳医院即开始与哈佛大学联合举办“中美认知行为治疗培训班”,今年是第四期,主题围绕婚姻、家庭问题的综合心理治疗及青少年厌学的认知行为治疗展开。两位授课老师均来自哈佛医学院McLean医院,长期从事临床心理治疗工作,具有丰富的经验。在为期5天的培训中,老师们通过理论培训、案例分析、角色扮演等方式,与学员们分享国际前沿的心理治疗理念。 本次培训班不仅有宁夏、甘肃、江苏等多地的医务人员报名参加,还吸引了多位来自珠海的老师。老师们表示,关于青少年厌学认知行为治疗的精彩课程让他们受益颇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