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人对互花米草实行带水刈割。
□ 中国妇女报记者 丁秀伟 □ 韦彩芬
春天,上海崇明东滩鸟类自然保护区一片生机盎然,成千上万的候鸟路过这里歇脚或是就此停歇繁衍生息。
今年是上海崇明东滩生态修复项目正式启动的第三个年头,昔日被互花米草破坏的生态正在逐渐修复,广阔的崇明东滩湿地不仅成为众多鸟类的家园,也成了上海及周边市民休闲旅游的好去处。
上海崇明东滩位于长江入海口,在中国第三大岛崇明岛的最东端,它是长江口规模最大、发育最完善的河口型潮汐滩涂湿地,是亚太地区迁徙水鸟的重要通道,也是多种生物周年性溯河和降河洄游的必经通道。1998年,经上海市人民政府批准建立崇明东滩鸟类自然保护区,2005年7月经国务院批准晋升为国家级自然保护区。
但1995年开始,上海崇明东滩湿地就深受互花米草的侵害,到2014年,互花米草在保护区内已生长达2200多公顷。
互花米草本生长于北美,具有较强的抗风消浪、保滩护岸、促淤造陆作用,但它的快速增长会严重影响鸟类的食物来源和栖息地面积,造成生物多样性大幅下降和生态系统退化。
为了有效控制互花米草的无节制蔓延,修复东滩湿地的生态环境,2012年年底上海市发改委批复同意实施上海崇明东滩鸟类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互花米草生态控制与鸟类栖息地优化项目(简称“崇明东滩生态修复项目”)。
上海市崇明东滩鸟类自然保护区管理处副主任肖卫锋说:“对于互花米草的治理我们主要采取‘物理-生物替代集成技术’治理模式,采取‘围、割、淹、晒、种、调’等综合治理方案,现在第一阶段的‘围’已基本建成,下一步将实施刈割,预计于2017年上半年全面完成东滩生态修复项目。”
在进行互花米草治理的同时,上海崇明东滩鸟类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也在进行着候鸟的保护与研究工作。
据上海崇明东滩鸟类自然保护区管理处介绍,通过水鸟同步调查,保护区积累了大量鸟类资源种类和数量分布的基础数据,基本掌握了保护区内水鸟资源数量的动态变化情况。目前,保护记录的鸟类有290种。已观察到的国家重点保护的一、二级鸟类共39种,占上海崇明东滩鸟类群落组成的15.06%,其中列入国家一级保护的鸟类4种;列入国家二级保护的鸟类35种;列入《中国濒危动物红皮书》的鸟类有20种。
此外,2010年,崇明东滩鸟类科普教育基地建成,旨在对公众进行生态教育,增进人们对自然、对候鸟的了解,促进人与鸟类、自然的和谐相处。
崇明东滩鸟类科普教育基地依托东滩独特的自然资源和生态系统,联合崇明县青少年活动中心,组织崇明县的中小学生每个学期都到基地学习湿地保护、自然保护区、迁徙鸟类及其栖息地保护等相关科学知识,并且在“世界环境日”“世界湿地日”“爱鸟周”等重要节点对来参访的游客做科普知识的宣传。
据不完全统计,截至2015年,崇明东滩鸟类科普教育基地已迎来近80万人次的市民游客参观访问,科普教育基地日益成为广大市民体验观鸟、体验自然的重要目的地。保护区也先后成为全国科普教育基地、上海市志愿者服务基地、上海市国际文化交流基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