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常听到一些父母抱怨说:孩子不愿意听。而且,随着孩子年龄增长,父母和孩子之间好像有一道墙竖起来了,孩子不像小时候那样,什么都跟爸爸妈妈说。然而在孩子们眼里,父母的毛病在于唠叨得太多,听得太少。专家指出,中国家庭亲子沟通主要存在“忙、芒、氓、茫、盲”5大“盲区”,一个孩子的自我概念受父母的影响最大,如果父母经常用各种言语评价孩子笨,孩子就可能认为自己是个笨孩子。专家建议,如果想与孩子进行良好有效的亲子沟通,家长应该把握相互尊重、真诚一致、积极正面、亲子双赢的四项原则,学会耐心倾听,多用描述式的表扬和描述式的批评,让孩子自己去得出结论。
■ 中国妇女报记者 杨娜
刚在老家过完年返回北京的首都师范大学副教授李文道,元宵节给身在老家县城里的父母打电话问候。
“电话接通的那一刻一般存在两种状态。”李文道笑着说,“如果是爸爸接电话,一般而言,用不了三句话,通话就结束了。如果是妈妈先接电话,东家长西家短,七大姑八大姨地唠个没完,直到妈妈猛然惊觉:说得太多了,电话费太贵,挂了吧!”
李文道副教授告诉中国妇女报记者,其实这样的情景在中国的许多家庭都存在,反映出子女与妈妈和与爸爸之间的沟通是完全不同的状态。现今,许多中国家庭都存在着亲子沟通方面的各种问题。
多数父母擅长说不会听,亲子沟通多存在 “盲区”
“一个孩子的自我概念受父母的影响最大。” 李文道副教授认为,年龄越小的孩子,父母的评价对他的影响就越大。如果一个父母经常用各种言语评价孩子笨,这个孩子就极有可能认为自己是个笨孩子。经常听到一些父母抱怨说:孩子不愿意听。而在孩子们眼里,父母的毛病在于唠叨得太多,听得太少。经过多年研究,李文道副教授还发现,中国家庭亲子沟通主要存在5方面“盲区”:
1.忙。现今,人人都想赚更多的钱,许多父母平时都很忙,尤其是爸爸们。由于繁忙,与孩子间自然无暇沟通。
2.芒。平时与孩子沟通时,大多数父母对孩子可能是批评多一些。一般认为,孩子表现好是应该的,一表扬孩子容易“翘尾巴”开始骄傲;如果孩子犯错了,大人一定要指出来,否则就没有尽到做父母的责任。
3.氓。这个氓在亲子沟通中代表暴力、强势。当父母与孩子经历了同一件事情,父母认为自己是对的,孩子也认为自己是对的,结果发生了意见冲突,父母这时借助自己的经验优势、生理优势、经济优势,强迫孩子接受父母的意见。
4.茫。很多时候,父母一味地对孩子说了很多大道理,但似乎并没有效果。
5.盲。不管孩子想不想听,听没听进去,父母们只顾自己说的很“high”。
“四原则”助力亲子良好亲密沟通
如果想进行比较良好的亲子沟通,需要怎么做呢?李文道副教授用四大原则为家长们支招。
原则一:相互尊重。提到尊重,一般孩子尊重父母没问题,可是每个父母都能做到尊重自己的孩子吗?
比如孩子1岁多时,不会自己吃饭,需要大人喂。当孩子告诉父母吃饱了,父母可能会说:你没吃饱,并尽可能地让孩子把碗里的饭吃光。天气微凉时,妈妈会嘱咐孩子穿上外套,孩子会说:“妈妈,我不冷。”妈妈还是执拗让孩子穿上外套,才放心让他去上学。
到底冷不冷、饿不饿,其实孩子自己最有发言权,可是家长往往“大包大揽”。李文道副教授认为,尊重是家庭教育的前提和基础。家长们不应该以居高临下的姿态强迫孩子接受他们不愿意接受的事情。
许多家长还会当众批评孩子,为的是加重孩子对错误行为的认识程度,降低孩子再犯类似错误的可能性。李文道副教授建议,家长应该换位思考,这样处理的方式是对孩子进行教育还是给孩子造成了一种“羞辱”?
原则二:真诚一致。有美国学者通过研究发现,当一个人与另一个人面对面沟通时,话语中的遣词用字对交流的影响仅占7%,说话时的语气声调对两人沟通的影响力占38%,而影响最大的是面部表情,它的重要性占55%。
李文道副教授强调,父母与孩子沟通时,无论是表扬还是批评,遣词造句、语音语调、肢体语言一定要一致。孩子从1岁时就会解读父母的情绪,就已经开始察言观色了。做一个真诚的父母,该生气的时候一定要生气,父母可以批评孩子的错误,但注意不能损及孩子的人格。
原则三:积极正面。生活中许多家庭的父母和孩子之间负面沟通较多,用太多的批评方式来教育孩子,有时批评孩子是为了让孩子改好,但可能反而激发了孩子的逆反心理。尤其是处于青春期的孩子,大人不让他们干什么,他们偏要干。所以,有时大人的恐吓反而成了孩子不当行为的邀请函。
李文道副教授认为,如果父母与孩子沟通时,消极词汇使用过多,极有可能形成孩子消极人格和失败型人格。年龄越小的孩子越是如此,因为这阶段的孩子自我评价依赖于他人的评价。当父母关注孩子的缺点时,孩子的优点就会被听而不闻、视而不见。太多关注孩子消极的方面,积极方面就会被忽略掉了。孩子好还是不好,取决于大人们选择看孩子的优点还是看缺点,家长对孩子要多看优点,少看缺点,沟通时多表扬鼓励,少批评、挖苦和讽刺。
原则四:亲子双赢。沟通是为了融洽父母和孩子之间的关系,交换彼此的思想、观点。李文道副教授认为,在亲子沟通上没有真正的赢家,即使父母与孩子争论赢了,但失去了亲子关系。“沟通的三个环节是‘表达—接收—反馈’,最重要的是第二个环节接收(听)。”
家长先学会用耳眼心去听,多用描述式的表扬和批评方式
父母和孩子之间到底应该怎么具体沟通呢?
首先,学会听。李文道副教授说,一个好的父母,应该是会听的父母。除了用耳朵听,还要用眼睛“听”,用心去“听”。如果爸爸正倚在沙发上看手机,孩子放学回到家说:“爸爸,我被老师冤枉了。”爸爸可能头都不抬地问一句:“你说吧,老师怎么冤枉你了?”这时孩子可能就不愿意说了,因为在孩子眼里,爸爸根本不愿意听。
李文道副教授说,如果你想做个好父母,就应做到“望、闻、问、切”。如果孩子向您倾诉比较强烈的情感时,大人要把手头的事情停下,把专注力放在孩子身上,身体前倾,保持着眼神的接触,观察孩子的表情和肢体语言。听孩子的语音语调,遣词用字,体会孩子的情绪信息。试着简短询问孩子发生了什么?但注意不要问得太多,目的是鼓励孩子说。最后是大人将心比心,同样的时间、地点、事件,把孩子换成自己,设身处地体会孩子的感受,在情绪上与孩子共情。有些父母习惯于先讲道理,往往发现效果很差,其实只有大人做到所谓的“通情达理”,接下来孩子才愿意听大人讲的道理。
其次,智慧说。其实就是学会如何正确地表扬和如何批评孩子?
父母对孩子最常用的表扬方式是直白的表扬,假如5岁的女儿画了一幅画给妈妈看,妈妈可能说:“宝贝你画得真好!”李文道副教授说,这种评价式的表扬对婴幼儿有用,但是对于高年级的小学生和中学生而言,孩子可能觉得父母的这种评价有点儿“虚假”,评价式的表扬效用就会越来越差。
另一种有效的表扬是描述式的表扬。第一步,父母可以对所见所闻进行描述,比如说“地板很干净,书都很整齐地摆放在书架上”;第二步,描述自己的感受,比如“走进你的房间,感觉很舒服。”第三步,对于需要大人引导的较小孩子,父母可以在描述的基础上,把看到的行为总结成一个词。比如,“你把钢笔、铅笔放在不同的盒子里,找起来很方便,这叫‘有条理’”。把孩子的具体行为和父母的感受描述出来,让孩子自己得出结论。
李文道副教授说,教育孩子光表扬没有批评也绝对不行。心理学上认为,负面情绪也有积极价值。内疚和负罪感是道德认知过程中非常重要的情绪基础,做错事情时产生的负罪感和内疚感,可以避免类似错误再次发生。
同样,中国家庭经常会出现直白的评价式批评,比如,孩子放学后写作业,发现作业本忘在学校了,家长可能恼怒地训斥孩子:“你长脑袋了吗?怎么成天丢三落四的。”
与评价式批评相对应,描述式批评是另一种有效的批评方式。同样是孩子把作业本落到学校,妈妈不妨这样说:“孩子,你多次把作业本落到学校,让妈妈有些失望。你看,妈妈还得再去一次学校帮你把作业本取回来,妈妈本来就很忙。”通过这番话,孩子会觉得自己的粗心大意不但让妈妈不高兴了,还影响了妈妈的生活,孩子就会更有意愿去主动改变自己不好的行为。
“从教育的角度,描述式的表扬和描述式的批评,其教育效果是正面持久的,它启发了孩子的自我觉醒能力,使得孩子有了改变的动力。现实生活中,不是家长们不会用描述式的表扬和描述式的批评,只是没有用到孩子身上而已,父母们需要把这种新的沟通方式用在自己与孩子之间。”李文道副教授强调说。
其实,无论是表扬还是批评,家长只需描述自己的所见所闻,描述孩子的行为,描述家长的感受,让孩子自己去得出结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