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国妇女报记者 蔡锦其
近年来,月嫂行业的高薪吸引了不少城乡妇女对这个职业的青睐。成都崇州市妇联抓住机遇,搭建了“西蜀巧妹”妇字号公共品牌的平台,同时依托乡镇(街道)基层妇联组织,运用政府部门各类惠民政策,对月嫂等家政从业人员开展技能培训,培养了一大批具有专业技能的各类家政员,有效解决了城乡失业失地妇女、农村留守妇女的创业就业问题。
公共品牌吸引社会资源
“西蜀巧妹”妇字号公共品牌是崇州市妇联于2014年搭建的,“平台+市场”的运作方式,极大地吸引了社会资金和人才资源。
59岁的杜娟从保险公司管理层退休后,为“西蜀巧妹”妇字号公共品牌所吸引,燃起了再创业的激情,在对本地月嫂市场进行调研后,她信心百倍地带着月嫂项目加入了妇联为妇女再就业搭建的平台。2014年年底,杜娟在市妇联的帮助下,成立了“崇州西蜀巧妹家政服务有限公司”,招收培训专业月嫂。
2015年,在市妇联的积极争取下,市政府将月嫂就业培训作为民生工程。凡使用“西蜀巧妹”妇字号公共品牌的家政公司,可招收本地失地农民和农村妇女参加月嫂培训班,一学期收费1800元,对考试取得就业资格证书的月嫂,政府补贴近1000元的生活费。此外,还将市人民医院作为学员实习基地,指定有经验的月嫂带领学员们进行实操。
此类培训班至今开设了32期,有302名城乡妇女成为有职业资格认证的母婴护理师、催乳师、养老护理员、保洁员等,学员就业率达90%以上。
专业技能成就月嫂事业
新年前夕,崇州市妇联召开了月嫂新年座谈会,记者走进会议室,坐得满满的月嫂们正聊得热闹。
44岁的张秀珍说:“我原来在成都做月嫂,回崇州在月嫂培训班学到了更专业的技术。前不久我照顾的宝宝有点感冒,用老师教我的小儿推拿技术把宝宝的感冒治好了。目前,我月薪5000元,逢节假日每天补助200元。我最深的感受是知识改变命运,技能创造财富。”
45岁的张敏有5年月嫂工作经历,她发言说:“2014年公司成立时,我从成都回到崇州市做月嫂。在公司老师的指导下,我的技术有很大提升。不久前,我接了一单催乳活儿,在公司曾莉老师的指导下,我的通乳技能提高了,及时解除了宝妈的痛苦。”用专业技能换取报酬,让张敏很有成就感。
35岁的龙其艳,家族里的三妯娌都是月嫂。她说:“我参加月嫂培训毕业后,接第一单挣到6000元。第二单是个军医家庭,宝爸是医生,宝妈是营养师,他们的职业让我有很大压力。夫妻俩也嫌弃我太年轻没有经验,但我坚持按老师教的专业方法做事,很快得到全家人的认可。”
记者采访月嫂们发现,她们总爱说“专业”这个词。49岁的曾莉就是公司月嫂们最依赖的专业指导老师。曾莉自己就是个金牌月嫂,担任公司月嫂专业教师后,她把月嫂培训当成事业,也引导学员把月嫂职业当成最开心的事业。如今,成为有专业能力的家政员是月嫂们的追求。
专业技能也让月嫂们获得了高薪。47岁的魏小群说,“以前我开杂货铺,投入十几万元,月收入只有四五千元,去年,我把店铺转出去,参加月嫂培训。第一单做了6天挣了700元钱,第二单两个月收入1万多元。”
45岁的江秀莲,原来是做保险的,虽然平均每月能挣5000元,但请客户吃喝消费要花一半,听说月嫂收入高,她不顾婆婆和丈夫的反对,坚决辞掉工作做起了月嫂,第一单做了三个月,净挣一万多元回家。她说:“现在婆婆和老公都支持我工作。”
月嫂行业成为大家眼中的“香饽饽”,有越来越多的人加入。崇州市妇联主席谢莉说,今年,随着“二孩”政策的推行,月嫂、育儿嫂、催乳师、护工等职业人才市场需求量将增大,我们将以“西蜀巧妹”妇字号公共品牌的平台,针对市场对妇女就业的需求,孵化更多适合妇女就业的社会机构和中小企业,为城乡妇女就业创业拓宽渠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