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国妇女报记者 高峰
中越边境广西一侧的沿边公路一路风景如画,空气里弥散着泥土的芬芳。贵平村就隐没在翠绿的群山之中,猴年春节,不时响起的鞭炮声打破这个边陲乡村的宁静。
正月初九一大早,梁湄雨便坐上车,从龙州县城来到贵平村,给村民拜年。此外,她还要跟合作社的社员们商量开春后要开发哪些绿色农产品,以更好适应市场的需求。
2010年,梁湄雨在贵平村牵头成立了龙州金龙稻鸭米种植专业合作社,利用贵平村板贵屯、板烟屯仅有的150多亩良田,开展“稻鸭鱼共作生态田”项目,并将无公害生态农产品直接销售给城市消费者。
“以前是合作社推着农户走,现在是农户推着合作社走,不敢有一丝怠慢。”梁湄雨笑着对中国妇女报记者说,合作社成立之初,做了很多工作才说服农户加入到项目当中,后来农户尝到甜头,反过来要求合作社把项目做大。
经过6年的发展,合作社现在已经拥有社员9人,合作农户100余户,累计种植高品质稻鸭米水稻400余亩,养殖鸭子8000多只,挖掘了干笋、黑豆、山黄皮等各种土特农产品。其中,主打产品红米、白米富含铁等各种微量元素,深受城市消费者欢迎。
龙州县委常委何子才评价说:“稻鸭米合作社是龙州县数十个农业合作社中规模最小、却是最用心经营的一个合作社。”
“那是因为合作社里这群姐妹最认真,最踏实肯干。”贵平村妇代会主任农利娜自豪地向中国妇女报记者介绍说,因为地处中越边境线,村里的男人从事边境贸易工作,留村的妇女就务农持家,合作社农户绝大多数是妇女。
在贵平村公共服务中心的两层办公楼里,稻鸭米合作社、贵平村“妇女之家”两个牌匾挂在一起,梁湄雨担任合作社经理,负责对外销售;“妇女之家”负责人农利娜担任合作社理事长,对内负责农事安排。贵平村“妇女之家”距离中越边界882号界碑不到两公里远,说是“建在界碑上的‘妇女之家’”一点都不为过。
正是这样的“妇女之家”与农业专业合作社“联姻”,一下子把村里的妇女凝聚在一起,她们纷纷加入合作社,团结、合作、互助,把合作社经营得红红火火。
“妇女之家最藏不住话,哪家种了些什么,种了多少地,相互一打听便知。”梁湄雨对她们的种植情况一清二楚。所以,合作社对农产品的质量要求极其严格,不仅杜绝农药化肥,还建立溯源制度,种植农户名字、生产日期在产品标签上一一注明,一目了然。
“红糙米120斤、黑豆50斤、红白花生仁各10斤……”在合作社包装车间,中国妇女报记者看到黑板上文字记录着春节前合作社参加南宁年圩展销的土特农产品清单。“我们的展销活动很成功,不仅带去的农产品销售一空,也让南宁市民对生态农业有了新的认识。”梁湄雨说,她们穿着黑衣壮民族服饰参展,表现十分抢眼。
互联网时代的到来,合作社的农产品不仅得到众多电商的青睐,她们也相应地在淘宝、微信上开起网店,建立多元化销售渠道。同时,通过“城乡互助农业”模式,邀请城市消费者亲临农村,实地体验生态农业,打开了销路。
“跟着合作社干,有盼头。”贵平村的姐妹们是名副其实在耕作着自己的“一亩三分地”,深耕细作出效益。2015年,合作社农产品销售达到13万元,其中一位农户收入就有七八千元。即将到来的3月开春季,蛰伏一冬的水田将很快披上绿装,“我们有信心把生态农产品推向更广阔市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