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心开始爱自己》
刘虹 黄利 著
中国纺织出版社2016年1月版
时至今日,在人们的日常生活中,对女性因抗争异化而做的努力加以病态化的描摹和攻击,我们看得太多,而如何破解却谈得少之又少。《从心开始爱自己》一书,以数十个鲜活的案例,将女性与自我、女性与男性、女性与家庭、女性与社会、女性与环境中可能遇到的问题,以故事的方式展现出来,从心理咨询的角度,为读者描画了破解矛盾的一条条可行之道。
■ 张敬婕
近日, 笔者获赠《从心开始爱自己》一书,读后深感它为破解当下女性对抗异化与沉默迷思提供了经验之道。
一位心理学家曾告诉我,人类关系的不和谐归根结底源自于爱的匮乏。给予与得到爱,并不是每个人天生就具备的能力。在个人主义与消费主义的冲击下,我们的社会正在变成一个“失爱园”。当我们看到老人摔倒无人敢扶的新闻而毫无感觉的时候,当我们把四代同堂的大家庭因为房产纠纷而致使老人无人赡养的电视节目当作谈资一笑而过的时候,爱人与自爱的能力正在从我们的躯体中消散而去。最为可怕的是,对这种“失爱的状态”,我们正变得习以为常。
马克思主义女权主义者曾将这种失爱的状态概括为“异化”,并将“异化”的概念细分为“人与自身的分离” “人与劳动产品的分离” “人与他人的分离” “人与自然的分离”。具体而言,异化是一种深刻的割裂体验,人的外化行为不能与自身的需求之间达到平衡;劳动者创造了劳动产品,但是却消费不起该劳动产品;人与他人的关系体现为冷漠无感;人对自然的态度不再是和谐共存,而只是剥削、利用与征服。在所有的异化关系中,女性的异化体验注定是比男性更为深刻和沉重的。按照马克思主义女权主义者的说法,男性的异化体验可以通过与女性的互动关系得到舒解,即他们将女性异化,以实现自我的欲望和主体感受。但是女性的异化体验却无法通过与男性或者与任何人的关系得到舒解。也正因如此,马克思主义女权主义者的结论是,性别压迫比其他任何一种压迫都更加沉重,因为它构成了所有社会关系的基础言说框架。
现代社会对女性的要求比以往任何社会都要严苛。无论你身处什么位置,总有一个更高的理想化的女性标准树立在那里。如果你已经是高学历、高智商、高收入,那么你还要接受是否顾家、是否打扮得宜、是否达到贤妻良母标准的“社会审查”和“自我审查”。如果你恰好身为“三高”而又未婚,那么你就被归入“剩女”行列,如果你对婚恋配偶的要求也比较高,那么你就被唾弃为“绿茶婊”。而如果你并没有达到高学历、高智商、高收入,相貌和身材也平凡无奇,那么一句 “就你那水平还好意思提要求啊”,就会迫使你必须去异化自己。
在描述人与他人的传播关系中,“无声群体理论”为我们论证了人们在一定的传播关系中为何要保持沉默。出于社会心理学从众心理和避免成为被打击目标的需要,人们说话或者做事,人们在与他人维系社会关系的时候,总会出现“言不由衷”的状态,归根结底,这是一种对交流障碍的回避,更是一种对观点争锋的逃避。
为何大家要去做那无声群体中的一员呢?从现实的角度考虑,在人际关系维系和传播交流中,存在着一种秩序,它要求某个社会群体必须要臣服于另一个群体,而且这种臣服往往表现为自愿的沉默。这种秩序有时人们看得见,有时人们看不见,无论怎样,它都异常顽固地存活在大家的心里,操控着人们的言行,确保着某种社会秩序被严格地遵守和传承。这种秩序可以被称为性别制度,也可以被称为社会文化,当然它也是每个具体的个体貌似自主实则被动的选择。
怎样对抗异化?怎样对抗维护无声群体状态的制度与文化?这是一道非常难解的课题。当一个女人想要活出自我精神,想要提出自我需求时,如果没有很好的沟通技巧,不懂得平衡利益双方的心理期待的话,就会被贴上“作女”的标签。时至今日,在大大小小的影视作品中,在人们的日常生活中,对女性因抗争异化而做的努力加以病态化的描摹和攻击,我们看得太多,而如何破解却谈得少之又少。
心理咨询为破解这一课题提供了一个可行的方案。因为每个人,无论年龄、职业、种族、性别,都有得到安全感、爱、尊重、自由和认同的需求。每当我们处于困境或者在一些矛盾中走不出来的时候,一定是我们自己或者与我们相关的人们在这几项之中得不到满足的时候。如何解决每一个具体的问题,不仅需要智慧,更需要技巧。讲述,倾听,并在双方的交谈中实现与自己精神的对话,不要放弃自我的需要,不要将自我与他人和世界分离,每个人,尤其是女性,可以在助人与自助中,学会爱自己和爱别人,提升爱的艺术。
《从心开始爱自己》一书,以数十个鲜活的案例,将女性与自我、女性与男性、女性与家庭、女性与社会、女性与环境中可能遇到的问题,以故事的方式展现出来,从心理咨询的角度,为读者描画了破解矛盾的一条条可行之道。从每一个故事中,我们都可以发现自己生活经验的影子,在与故事主人公的经验达到共鸣的同时,心理专家提供的解决之道会逐渐内化成我们自己处理问题的有效方法。因此,这本书非常贴近读者的生活现实,尤其是女性生活的现实。
本书的两位作者是十几年来致力于儿童与青少年、女性与婚姻家庭心理咨询工作的心理咨询师。这本书凝聚了她们多年来的工作体会和心得,相信对每一位读者而言,这本书不仅因其故事性令人读起来兴趣盎然,更因其思想性和有用性令人读后深深受益。
(作者为中国传媒大学媒介与女性研究中心助理研究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