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国妇女报记者 周玉林/戴江 杨维波
“有这么一群孩子,当他们还在嗷嗷待哺时,父母却背井离乡到很远的城市打工。当城里的孩子还在父母的怀抱里撒娇的时候,他们却连见父母一面都是一种奢望……”这是黄德敏在她的“留守儿童日记”中写的一句话。
黄德敏,贵州省安龙县平乐乡平乐小学副校长兼平乐幼儿园园长。因长期工作在边远农村教育一线,关心、关注农村留守儿童,2007年她荣获“全国优秀班主任”和“全国优秀教师”称号,2012年她当选为贵州省人大代表。
每天下午放学,在安龙县招堤街道平乐片区的乡间路上,人们时常可见一群20岁左右的姑娘。她们是平乐幼儿园的老师,骑着自行车走村串户,接送幼儿园的孩子。
平乐幼儿园有140多个孩子,父母都外出务工的有48个。幼儿园地处边远山区,交通基础设施滞后,学校没有校车,“留守儿童”的接送十分困难。
为了解决这一问题,2014年,黄德敏动员老师们自行出资购买自行车,组建了“留守儿童爱心骑行队”,义务接送孩子。
“父母不在身边,留守的孩子们很多时候会感到孤独和无助,很需要老师填补他们缺失的爱。”黄德敏说。
有的孩子因父母外出,老人照料不周,身上有很大的异味,黄德敏就带着老师们给孩子洗澡。有的孩子衣服脏了,黄德敏就带着老师们给孩子们洗衣服。
几年前,黄德敏在平乐小学教书时,班上有一对留守的小姐妹,叫韦登伙和韦登愁。当时,学校还没实行营养餐。两姐妹家离学校远,爷爷奶奶就在家里做好饭,让她们带到学校吃。
一天中午,黄德敏看两姐妹吃得挺香,就想尝一口。韦登伙舀了一勺,放在黄德敏嘴里。她一尝才知道,原来是辣椒水拌饭,一点儿油都没有。心想:“孩子们在长身体,吃这样的饭怎么能有营养!”
从那天起,她就从家里带来了一桶油。当孩子们午饭里没有油水时,她就帮忙热一下,再放一点油,让饭菜更好吃些。
韦登伙和韦登愁的父母外出打工多年,她们对父母没什么印象。当同学们问起妈妈的长相时,韦登愁说:“我几个月才听到一次妈妈的声音,早就记不清妈妈长什么样了。我想我的妈妈可能就像黄老师这样吧!”
黄德敏刚参加工作时,为留守儿童及家长办了一个亲情手机号,费用全由她承担。12年来,这个专用的亲情电话号码一直没换过。孩子有什么困难,只要打这个电话,就能得到黄德敏的帮助;外出务工的家长们只要打这个电话号码,总能找到自己的孩子。
黄德敏教过一个叫韦元敖的学生,因父亲一直在服刑,母亲早逝,孩子长期与奶奶一起住,性格孤僻、叛逆。
2012年的一天,韦元敖把一个同学打伤,受伤学生住进了医院,手术费花了3600多元。韦元敖的家里一分钱都拿不出,平时的生活开支都要靠政府发放的低保维持。黄德敏就帮着给付了。
这事给韦元敖的触动很大。当黄德敏掏出钱的瞬间,他突然哭了,边哭边向黄德敏说:“老师,我对不起您,是我的错!”从那以后,韦元敖痛改前非,再也没有惹是生非。
每年春节,黄德敏都会收到很多学生的祝福短信与电话。在孩子们看来,黄老师既是老师,更是可以吐露心声的大姐姐、好朋友。哪个学生有困难,她都会尽力帮助;哪个孩子有烦恼了,她都会耐心倾听和开导;哪个孩子学习成绩下降了,她都会热心地为他们补课。
前不久,已大学毕业、在贵阳工作的学生廖学波,给黄德敏打电话说:“黄老师,如果没有您,我上不了大学,也没有现在的工作,感谢您的教育之恩!”
每当接到学生的感恩电话和短信,黄德敏都欣慰不已,感到从教十多年来,所有的付出都值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