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新华社记者 李云平 张云龙
记者新春期间在内蒙古河套地区走访时发现一件新鲜事儿:当地部分农民利用手机遥控物联网系统管理设施农业,实现手机上种菜、温室里发财。
眼下本是巴彦淖尔市农民惯常的农闲时节,但对于当地菜农来说正是种植大棚蔬菜的农忙期,他们每天都在温室里采摘黄瓜、管理西红柿幼苗……临河区八一乡联丰村农民刘胜说:“现在正是西红柿秧苗快速成长期,温室内的日照时间、温度、湿度等指标都很重要,我们需要多留意、精管理。”
尽管当地野外寒气逼人,但当记者进入刘胜的温室大棚,顿时觉得温暖如春,潮湿的泥土味扑鼻而来,和煦的阳光透过大棚薄膜照射在1尺多高的西红柿幼苗上,绿油油的秧苗长势喜人。
42岁的刘胜指着墙上挂着的电表大小的仪器告诉记者,这是温室大棚智能化管理控制器,可以通过手机互联网对它进行远程遥控,轻松完成棉被卷帘收放等工作,从而实现较为精确地控制棚内温度、湿度以及通风效果。他说:“过去收放棉被卷帘都是人工现场操作,费时费力,成本比较高;现在只要轻轻点击手机遥控操作系统,上百公斤重的棉被卷帘就会自动、匀速收放,省时省力省人工。”
刘胜说,尽管这套智能系统成本在3000元以上,但只是智能温室大棚投入的一小部分。他说:“我这个大棚净占地1.5亩,建设成本为15万元,政府按照2万元/亩的标准一次性补贴3万元,每年可以实现纯收入6万元,连续种两年就能收回成本。这样一算账,我们种菜成本低了、风险小了,发展设施农业的积极性自然就高了。”
临河区农业局瓜果蔬菜服务中心负责人辛临军说:“我们扶持、引导农民建设高标准的智能化温室大棚,引进光照温度湿度自动监控、生物菌肥施用、温室专用棚膜闭合滑轮应用、物联网等20多项新技术,实行领导包乡、技术员包户培训指导制度,让农民‘想种菜’‘会种菜’‘种好菜’,临河区设施农业面积已由当初的400亩猛增到目前的40900亩。”
记者在联丰村村民雷占表的温室大棚中采访时正赶上他家采摘头茬黄瓜,成垄的秧苗上开着黄花、结着黄瓜,刚刚采摘下来的黄瓜整齐摆放在纸箱内。他说:“我们现在的温室都是6米厚的保温墙体、3米多高的采光顶棚,既节能又高效,1年能种两茬黄瓜,农产品销路不成问题,全年纯收入七八万元不在话下。”
八一乡副乡长曲美萍告诉记者,全乡以农户自建自营、农企联建等多种形式发展设施农业,严格按照绿色无公害栽培技术组织生产,推进果蔬温室物联网平台建设,农户生产的农产品全部由公司、合作社回收,打通了农产品从生产到销售的中间环节,初步形成温室建造、技术指导、产品销售“一条龙”的生产模式。
巴彦淖尔市位于内蒙古河套地区,土地肥沃,多年来当地农民一直习惯于发展传统农业。近年来,在一系列设施农业和特色农业政策的扶持和鼓励下,巴彦淖尔市引导农民转变种植观念,将过去耕种的大田改造为日光温室大棚,已在临河区八一乡等地建成近200个规模化设施农业园区。
据巴彦淖尔市农牧业局种植业科科长王星介绍,全市正在加快农业供给侧改革,推进农业产品结构由生产主导型向消费主导型转变,着力打造无公害、绿色、有机食品生产基地,促进设施农业标准化生产、商品化处理、工厂化育苗、规模化发展、品牌化建设,争取到“十三五”末全市设施农业建设面积达35万亩以上。
联丰村村民马仙梅说:“在现代农业技术的引领下,我们这些‘泥腿子’逐渐成为‘土专家’,依靠设施农业在家门口致富不是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