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本报评论员
2016年中央一号文件近日颁布,连续13年,中央一号文件聚焦“三农”问题。人们或许会认为,除了农民农业农村,还有什么事情能够占据中央一号文件这样显赫的位置?
一号文件的主题往往是国家当前需要关注和亟须解决的问题,在全年的工作中具有纲领性和指导性的地位。习近平总书记“小康不小康,关键看老乡”的论断,早就表明了“三农”问题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关键问题。2016,“十三五”规划的开局之年,“十三五”的第一个一号文件依然聚焦于农业农村农民,进一步显示了农业是国家的基础的重要地位,进一步表明了习近平总书记所多次强调的,始终把解决好“三农”问题作为全党工作重中之重的决心。
2016年一号文件的主题是:落实发展新理念,加快农业现代化实现全面小康目标,文件有六个部分,涉及农村经济、社会、生态环境、农民民生、改革和发展的方方面面。文件的语言朴实无华,但文件的内容细细读来,会看到它描绘出了通往全面小康社会的一条条清晰的路径。
文件指出,要大力推进农业现代化,强化物质装备和技术支撑,构建现代农业产业体系、生产体系、经营体系,并特别提到加快培育新型职业农民,让农业成为充满希望的朝阳产业。
要确立发展绿色农业,就是保护生态的观念,加快形成资源利用高效、生态系统稳定、产地环境良好、产品质量安全的农业发展新格局,推动农业可持续发展。实施食品安全战略,第一次作为一个单独的条目列出,提出要开展农村食品安全治理行动。强化食品安全责任制,把保障农产品质量和食品安全作为衡量党政领导班子政绩的重要考核指标。“舌尖上的安全”在2016年一号文件中表现为国家意志。
要大力推进农民奔小康,必须充分发挥农村的独特优势,深度挖掘农业的多种功能,培育壮大农村新产业新业态,推动产业融合发展成为农民增收的重要支撑。在这其中,推动农产品加工业转型升级、加强农产品流通设施和市场建设、发展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这些具体措施的落实,将让农村成为可以大有作为的广阔天地。
我国在过去长期的发展中,是农业支持工业,农村支持城市,农产品和工业产品价格曾经长期存在“剪刀差”,2016年一号文件再次提出要加快补齐农业农村短板,要坚持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促进城乡公共资源均衡配置、城乡要素平等交换,稳步提高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水平。新农村建设就是要加快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提高农村公共服务水平,开展农村人居环境整治行动,让广大的农村成为美丽宜居、人人向往的地方。
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创业和农民工市民化,也是新农村建设的重要内容,既稳定并扩大外出农民工规模,也支持农民工返乡创业。2016年中央一号文件在这里特别提到:鼓励各地设立农村妇女就业创业基金,加大妇女小额担保贷款实施力度,加强妇女技能培训,支持农村妇女发展家庭手工业。
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制定了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的建议,这个建议非常重要的一点,就是提出了要创新发展理念。破解“三农”难题,也要坚持创新理念,所以2016年中央一号文件提出了要不懈推进体制机制创新,着力破除城乡二元结构的体制障碍,激发亿万农民创新创业活力,释放农业农村发展新动能。在这个方面,健全农业农村投入持续增长机制,推动金融资源更多向农村倾斜,完善农业保险制度,等等,都是重要的题中之意。
中国新农村建设的梦想历来已久,1923年,一位叫晏阳初的博士从美国留学回来,他看到了中国的贫弱主要在于农村和农民,于是,他带头开展平民教育和中国乡村建设运动,一批知识分子参与其中。1943年,晏阳初因乡村建设运动,在美国和爱因斯坦等人入选“现代世界具有革命性贡献十大伟人”。但是,如我们所知,在那些年代中国的农村依然如故。看今天,农村大地沧桑巨变,我们看到了一个又一个富裕美丽的村庄,农业现代化在有些地方已经成为现实,这个巨大的成就,不可否认是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之下所取得的,2016年中央一号文件最后一个部分,论述了加强党对“三农”的领导。提高党领导农村工作的水平,加强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创新和完善乡村治理机制,深化农村精神文明建设,都是加强党的领导的具体方法。
2016年中央一号文件中突出了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向我们展示出全面小康的锦绣美景,亿万农民将与全国人民一道迈入全面小康社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