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国妇女报记者 袁鹏
“种苹果效益比种粮食好,种粮食不挣钱,这些年印象最深的就是种苹果树带来的变化。当初乡上动员大家种苹果,心里还有顾虑,怕种了苹果没粮食吃,现在这种顾虑没有了。”
1月6日,在甘肃静宁县城川乡吴庙村,村民李命子这样对中国妇女报记者说。
种树还是种粮食,在静宁农村,这曾经是两种对立的发展观念。事实胜于一切,当先期种了苹果的果农们发家致富,在村子里率先过上好日子时,究竟是种树好还是种粮食好也不再是一个难解的命题了,如今,“静宁苹果”这个品牌享誉全国,苹果成为许多静宁人的“金果果”。
静宁县妇联主席刘桂香曾长期在乡镇上工作,提及当年为了让村民们转变观念,放弃种粮改种苹果的事。刘桂香记忆犹新,她告诉中国妇女报记者,当时的工作难度特别大,为了推进工作,乡镇干部们甚至搭起帐篷住在公路边、田野间,引导村民们发展苹果产业。
刘桂香说:“那时候,我们和农民辩论甚至争吵,有些群众不理解,有对立情绪,甚至把已经种好的果苗又拔掉。在这样的情况下,我们就动员村干部率先带头搞苹果种植!最早靠种苹果发家致富的也就是这一批人!”
“从最初的行政推进到现在农民自觉发展苹果产业,这种发展理念的转变经过了一个漫长、艰苦的过程!”刘桂香如是说。
观念转变早的人致富了,观念转变晚的人好日子落在了人后面。八里镇靳坪村的张彦东和孙安润夫妇对此有着切身的体会。
“以前是思想上没想通,想着地里都种了苹果树,一家人吃啥?现在想通了。”“村里最早种苹果的人确实挣了钱,很羡慕他们,去年我们家也种了3亩苹果树。”张彦东认识到观念转变的重要。
同在靳坪村,53岁的村民张惠玲家是村里较早种植苹果园的农户,目前她家经营着14亩地的苹果园。因为发展苹果种植获益,张惠玲家修起了一院宽敞漂亮的房子,屋里屋外装饰一新,女主人自己也是穿着讲究。
张惠玲家里去年又栽了些果树,她和老伴主要侍候果园。儿子儿媳还买了辆车跑运输。
“现在手头有宽裕钱了,出门方便了,做头发都是到县城里去做!”如今的好日子让张惠玲很满足。
城川乡吴庙村是邻近公路的一个村,村里整齐漂亮的新房子,干净整洁的街道显示出当地村民生活的富足。吴庙村是静宁县发展苹果产业观念转变较早同时也是起步较早的村之一,这个村的许多村民尝到了发展苹果产业带来的“甜头”。
吴庙村目前有375户1740人,贫困户有55户。该村目前也开展了精准扶贫工作。中国妇女报记者了解到,作为发展比较快的村,吴庙村的扶贫工作呈现出了自己的特点。
“吴庙村的扶贫开发工作主要是通过发展果园产业,转变、优化品种和管理、种植模式,着眼于在提高苹果的质量、品质上做工作。对于一些贫困户,我们主要放在帮助他们实现种植管理的改善、种植技术的培训等方面。”该村的驻村干部、乡上的果园办主任高长举对中国妇女报记者说。
经过数十年的发展,静宁全县目前已经形成了百万亩苹果园,产值达到了24亿,苹果产业已经成为静宁县的重要支柱产业。并由此带动了造纸、包装、物流等产业的发展及大批妇女劳动力的就业。据了解,八里镇、城川乡这一带属于静宁中部山区,包括北部山区,苹果产业发展还比较滞后。南部则是静宁苹果产业发展的主要地区,在南部,无论发展观念、产业规模和技术理念都要领先于中部和北部。对于中部和北部山区而言,发展观念的转变仍旧是一个需要长期关注的问题。
“现在我们搞精准扶贫方法手段很多,但我觉得观念、思想上的扶贫同样不能落下!”县妇联主席刘桂香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