表现第一代兵团人新婚夜激情的《戈壁青春》 (刘海栋/摄)
用“坎土曼”垦荒的男子大群舞《拓荒人》 (刘海栋/摄)
栏目主持:欧建平(中国艺术研究院舞蹈研究所所长、研究员、博导)
蒋玫!这位在新疆建设兵团歌舞剧团一口气坚守了33年的舞者、教员和编导,被同行们誉为“沙漠中的红玫瑰”。2015年年末,在乌鲁木齐新疆大剧院公演的蒋玫舞蹈作品汇报晚会则不仅证明了她的坚守,更演绎了她的智慧!
这台晚会是因蒋玫入选新疆建设兵团“兵团英才”而举办的,11个节目具有丰富的内涵——论民族,既有汉族的,也有维吾尔族、塔吉克族、哈萨克族的;论灵感,既有其父母身为第一代兵团人和“八千湘女”之一所亲身经历的“发媳妇”和“地窝子”婚姻,也有蒋玫作为舞团编导家备受感动的井冈红嫂盼红军,一盼就是70年的故事;论题材,既有表现第一代兵团人拓荒事迹与坚守精神的,也有展示多彩民族生活与旖旎自然风光的;论年龄,既有描写血气方刚年轻人的,也有颂扬老当益壮夕阳红的;论样式,既有小型轻便的独舞和双人舞,也有浩浩荡荡的大型群舞;论风格,既有现实主义的再现、叙事和直截了当,也有浪漫主义的表现、抒情和象征意味;论手法,既有开门见山、直抒胸臆的,也有虚实相生、自由穿行的……整台晚会异彩斑斓、高潮迭起,令观众目不暇接,而蒋玫的真情实感和舞者们的全情投入,更让观众热泪盈眶。这些感人肺腑的作品与如今一些大城市编导缺乏生活体验和艺术感悟、闭门造车、无病呻吟,演员缺乏生活原型和艺术激情、目光呆滞、哗众取宠出来的东西形成了鲜明的对比,值得点赞。
作为舞台艺术品,这台90分钟的晚会之所以没有让人产生审美疲劳,还因为它不仅源于生活,更能高于生活,将主题与变奏、卡农与回旋、夸张与重复等编舞技法用得恰到好处。比如,在向兵团第一代致敬的开场节目《拓荒者》中,蒋玫以大漠孤烟为背景,用“坎土曼”开掘出来的垦荒动作为主题,通过在力度、时间、空间等各方面合情合理的变奏,脚尖脚背软落软起等高难动作、拓荒者的双手从水泡变成老茧过程中疼痛钻心等生活细节,创造出一首长达6分钟却依然引人入胜的劳动者颂歌。
整台晚会中,还有许多可圈可点的艺术亮点,比如在《永恒的守候》中,她让红嫂在一组旋转中简单易懂地完成了从亭亭玉立的少妇变成弯腰驼背的老妪的处理;又如在《沙海老兵》中,她通过七位老兵深情回忆的“主观镜头”、自由穿行的创作手法和那只斑驳的军用水壶,虚实相生地再现了他们当年以生命为代价,艰难跋涉的英雄历程和同志之间亲若手足的深情厚谊。
作为舞评人,我为蒋玫身为女编导,却能够将《拓荒者》《馕儿香香》《夕阳乐舞人》和《沙海老兵》这四个“纯爷们”的大型男子群舞编得大气磅礴、出神入化感到异常亢奋,更要点赞她为这种超越自身性别属性所付出的创造性劳动。
不过,最让观众亢奋和惊喜的还是,蒋玫在晚会中间突然登台的独舞——虽然没有大蹦大跳的动作,但其雍容大气的舞步却与飘飘欲仙的舞裙一道,为我们挥洒出了一位成熟舞蹈家的从容与淡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