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妇女报数字报纸

2016年1月5星期二
国内统一刊号:CN11-0003

中国妇女报女报调查 女生在校生子=人生大赢家? “她时代”来袭,大学阴盛阳衰?

按日期检索

12 2013
上个月
下个月

中国妇女报

电子报刊阅读器
我给版面打分

1分   2分   3分   4分   5分  

本版得分:0.0参与评分人数:0

新闻排行榜
版权声明
《中国妇女报》(电子版)的一切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图片、PDF、图表、标志、标识、商标、版面设计、专栏目录与名称、内容分类标准以及为读者提供的任何信息)仅供中国妇女报网读者阅读、学习研究使用,未经中国妇女报及/或相关权利人书面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将《中国妇女报》(电子版)所登载、发布的内容用于商业性目的,包括但不限于转载、复制、发行、制作光盘、数据库、触摸展示等行为方式,或将之在非本站所属的服务器上作镜像。否则,中国妇女报将采取包括但不限于网上公示、向有关部门举报、诉讼等一切合法手段,追究侵权者的法律责任。
正在加载广告……
放大 缩小 默认

女生在校生子=人生大赢家?

编者按

近日,最热门的话题莫过于“全面二孩”政策的正式实施。备受关注的还有新修订的人口与计划生育法删除了“公民晚婚晚育,可以获得延长婚假、生育假的奖励或者其他福利待遇”这一条款。国家卫生计生委法制司司长张春生表示,内地当前的男女初婚年龄已到25岁左右,初育年龄到26岁以上。针对这种新的生育情况,国家不再专门鼓励晚婚晚育。这就意味着下一代中国人没有“晚婚晚育假”,也没有“独生子女奖励”了。然而,这一政策的改变,让时下不少女大学生发生感叹,生一孩女性就业压力大,现在鼓励生二孩,女性岂不更难就业?加上晚婚晚育假的取消,时下不少女大学生都认为,是否应该在大学期间就完成结婚生子计划。近日,中国妇女报记者走访多所高校和招聘会,就女大学生生育与就业问题进行了调查。

□ 中国妇女报记者 张明芳

“既然要打车走,就应该多陪你五分钟啊,看你可怜兮兮的样子,小屁孩,爱你。”

李夏朋友圈中的大部分内容都是和儿子的温暖互动,今年31岁的李夏在广州某公司工作,她的宝宝皓皓快3岁了,不同于别的孩子,皓皓出生时,她的妈妈还是一名在校研究生。

2013年,李夏29岁,研究生二年级,生下了皓皓,这位硕士妈妈论文答辩还没有开始。李夏大学毕业后工作了5年,又选择了读研。她比周围同学的年纪都要大,并且已婚。

“当时主要是爸爸病重,希望让他见到孙子,没想到连我怀孕的消息爸爸都没有等到。”李夏很伤感。

然而阴差阳错,李夏成了研究生同学中仅有的在校生子的女生。抱着孩子毕业,用时下流行的话就是“人生大赢家”。很多同学羡慕她在合适的年纪生了孩子,然后可以全身心打拼工作。

李夏的例子虽是个案,然而女生上学期间生子的新闻如今经常会见诸报端:

2014年,西安一名女硕士在网上晒出了自己的毕业照。照片中身穿硕士服的该名女子,不仅外貌姣好,有老公相伴,还有一个1岁的儿子,肚子里怀着一个女儿。这组照片在网上引起热议。

更有不少网友赞叹其为“人生赢家”。

2015年9月1日为烟台汽车工程职业学院新生报到日。当天,有一名女生来学校报到,她带着未婚夫来的,报到时,顺便跟学校请产假,说要回去生孩子。现场迎新的老师都傻眼了。

……

虽然女大学生在校生子目前并不普遍,但越来越多的学生感慨:后悔没在学校生了孩子,这样就能在已婚已育的情况下找工作,打拼事业,不会让生育成为自己就业的门槛。

特别是今年1月1日,全面二孩政策正式实施,一个家庭可以生育两个孩子,同时也意味着女性可能会请两次产假,对于女毕业生就业是个不小的挑战。近日,中国妇女报记者走访多所高校和招聘会,就女大学生生育与就业问题进行了调查。

女毕业生:

生与不生,这是个问题

25岁的刘宁是山东日照人,北京大学新闻与传播硕士,研究生二年级,马上面临毕业的她最近在为找工作忙得焦头烂额。

“主要求稳定,最好是有户口的工作,跟本专业对口的媒体或者合适的国企是首选,一些明显加班特别多的基本不考虑,主要考虑以后可能要结婚生子,加班太多不太好。”

刘宁的男朋友还在读博,比她晚一年毕业,“我们想在他毕业的时候就领证,只是初步打算。生孩子还没想,但肯定不想拖的太厉害,预计27或28结婚,31、32要孩子吧。”

虽然生孩子暂时还没纳入刘宁近两年的计划,但是面试时,招聘单位还是会不厌其烦地问“有没有男朋友,男朋友干嘛的,什么时候打算要孩子”?

刘宁表示面试中百分之八十的单位都问结婚生子的问题。“有一家互联网金融公司问过要不要生俩,问的时候貌似轻描淡写,但真的是在问。”刘宁看来,招聘单位的人力资源大部分是很专业的,不露痕迹地获取信息,表明态度。

“但也有招聘单位直接说,你这年龄女生就想办法结婚生子吧!我觉得某些行业本科生比我们更容易就业,女研究生的年龄的确是个问题,有很多企业我连简历都过不了。”

对此,刘宁的室友黄杨也有自己的看法,我认为女性生育对就业有影响,但是不是阻碍应该依据她所就职的地方。如互联网公司的很多女性怀孕就会辞职,因为产假回来后基本是完全无法接轨工作的,公司也没有针对女性生育的优化政策,甚至会有上级领导劝你辞职;但如果在福利制度完善的单位,怀孕就会是一件平常事,因为有足够的政策来支持。

全面放开二孩政策的实施,也使他们不可避免地讨论二孩问题。刘宁表示跟很多同学讨论过,有同学后悔没早在上学的时候生孩子,生完再就业。

而就目前来看,刘宁所在学院只有生子读博的师姐,现在怀孕的目前还没有。

更多的是听别人说起的,“我同学是北师大的硕士,她一个同学我也见过,研二结婚,研三生孩子,在北京买了60平方米的房子,据说还挺幸福的。”

如果重新选择有可能在校生子吗?针对中国妇女报记者的提问,刘宁表示有可能吧,但也只能让娃在家当留守儿童。

“生娃要考虑的因素很多,经济因素最重要,没房就是大问题,现在养孩子也很贵啊,然后就是人力成本,北京这边看孩子也不容易,不留守就得找父母或亲戚来看。”

对此,刘宁的辅导员和导师也持反对意见:生孩子耽误时间精力,学习任务就没法好好完成,就业的时候就有了牵扯,也没法好好找工作。何况就算在校生了孩子女生就业也很麻烦,现在生了一个用人单位又怕你生两个。

此外,据记者了解,目前北京的高校学生公费医疗并不包含生育保险,这意味着在校生子面临的经济压力将会很大。

招聘单位:

对女员工生子态度“冰火两重天”

赵莉是陕西一所高校的研究生,记者在一场大型招聘会现场看到她,她刚刚向一家外贸企业投完简历,英语专业的她坦陈自己求职时没有遇到过对女性结婚生子的要求,然而赵莉口中她的朋友的实习单位就曾提出三年不能生孩子的要求,因此她的朋友在实习结束后并没有选择留下。

在招聘会的一角,两位来自招聘单位和高校的老师在为求职者提供就业指导,包括简历书写、求职心理、生涯规划等等,为求职者答疑解惑。

记者以一名研究生求职者的身份向指导老师咨询,当记者提到毕业后面临先忙事业还是先结婚生子的疑惑与压力,指导老师给出的建议是看你要的是什么,“如果你想自已忙工作,那就说服父母亲人,先以事业为主,如果你自已想要趁着年轻先结婚生子,等孩子大了,再出去找工作,这都可以。”指导老师认为结婚生子的主动权在女性自己手中,这是你的个人问题,别人无法替你做出选择,也帮不了你。

记者采访了曾经在某私企从事人力资源工作的刘女士,她告诉记者自己也是因为要生孩子提出辞职,“小公司都是一个萝卜一个坑,生孩子要休产假,公司会有新人接替,回来就没有你的职位了。”

她提到自己丈夫所在的网络公司更苛刻,她的丈夫曾经代表公司技术部门面试求职者,“别说二孩就连一孩也不希望你生,他们基本上是不考虑女性的。”但刘女士也认为,相比之下一些国企等有保障的单位就比较稳定了。

在北京某大型国企从事人力资源工作的陈岩表示,招聘应届生主要还是以专业水平和项目实习经历、综合素质等方面综合考量,是否婚育、何时婚育是个人选择及个人行为,公司并没有设置必须由已婚已育女员工才能胜任的岗位,因此已婚已育并不能为女应届生获得额外的面试加分,已婚已育与未婚未育毕业生面试标准是相同的。

陈岩详细列举了所在公司对产假的规章制度,在怀孕期间,女员工同时可累计享有15天的产检假;对于符合晚育标准的员工,一胎享有128天产假,二胎享有98天产假;如果员工采用剖腹产方式进行生产,还享有15天的剖腹产假;如遇难产情况还将有15天的难产假;如生育多胞胎,也将根据多胞胎数量享有更多的假期。在员工休假期间,工资是全额发放,因此不会对员工生活有任何影响。在生育保险方面,我们对公司所有员工都按标准缴纳社会保险,此外还给每名员工缴纳补充医疗保险。

专家说法:

政策应支持鼓励用人单位雇佣女性

2007年8月3日,国家计生委、教育部、公安部三部委发布《关于高等学校在校学生计划生育问题的意见》。《意见》规定,对已婚学生合法生育,学校不得以其生育为由予以退学。

当时教育部法制办公室相关负责人做了简单回应,他说,结婚生子是每一名适龄公民的基本权利,但这并不意味着我们赞成大学生结婚生子。解除对大学生结婚的限制并不是鼓励学生滥用此种权利,大学生仍应集中精力学习。

然而目前对于很多应届女大学生尤其是女研究生来说,毕业即将面临就业、结婚生子的压力,尤其是在全面二孩正式实施的当下,生育对于女性就业相应地也会带来影响,女毕业生应该何去何从,这真的只是个人问题和个人选择吗?

全国妇联妇女研究所研究员蒋永萍接受采访时表示,独生子女政策下,女大学生毕业后只需要生育一个孩子,休一次产假,而全面二孩政策放开后,女性就要考虑生育间隔问题,尤其是对女研究生,考虑到生育年龄,很多有可能将一胎生育时间提前。

蒋永萍认为女大学生或研究生毕业之前生子主要有两种情况,一种是有工作经历,工作几年,结婚生子后再选择读研,另一种是没有工作经历,在上学时期生子。对于后者而言,就要考虑生育保险问题,目前高校学生没有生育保险,那么这种情况就要学生自己承担,经济和人力成本都要考虑在内,同时需要征得家人的支持。她认为只要平衡好家庭和学业的关系,此举也能成为一种增加就业机会的不错选择。

同时,蒋永萍表示女性生育和就业问题的解决不能仅仅靠个人努力,还需要政府给予政策支持,避免企业招聘时性别歧视,制定相应措施和办法鼓励用人单位雇佣女性。同时政府还应考虑设立有公共财政支持的育儿机构,为女性生育二孩免除后顾之忧。

放大 缩小 默认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在线投稿 | 手机触屏版
主办单位:中国妇女报社 版权所有:中国妇女报网 2014 COPYRIGHT
备案号:京icp备0503731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