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妇女报数字报纸

2015年12月27星期日
国内统一刊号:CN11-0003

中国妇女报新农村新女性周刊 农情简报 加强结构性改革 提高农业竞争力 高粱地里种“金条” 王冬梅:让村里的妇女都有钱挣 山西大同市妇联狠抓培训 助妇女脱贫 房前屋后 方寸之地也生金 广东省妇联为女致富带头人送科技

按日期检索

12 2013
上个月
下个月

中国妇女报

电子报刊阅读器
我给版面打分

1分   2分   3分   4分   5分  

本版得分:0.0参与评分人数:0

新闻排行榜
版权声明
《中国妇女报》(电子版)的一切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图片、PDF、图表、标志、标识、商标、版面设计、专栏目录与名称、内容分类标准以及为读者提供的任何信息)仅供中国妇女报网读者阅读、学习研究使用,未经中国妇女报及/或相关权利人书面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将《中国妇女报》(电子版)所登载、发布的内容用于商业性目的,包括但不限于转载、复制、发行、制作光盘、数据库、触摸展示等行为方式,或将之在非本站所属的服务器上作镜像。否则,中国妇女报将采取包括但不限于网上公示、向有关部门举报、诉讼等一切合法手段,追究侵权者的法律责任。
正在加载广告……
放大 缩小 默认

中央农村工作会议解读

加强结构性改革 提高农业竞争力

12月25日闭幕的中央农村工作会议,围绕农业结构性改革,对明年的“三农”工作进行了明确部署。这次会议有哪些亮点,释放了哪些惠农强农富农的政策信号?

着力加强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

中央农村工作会议强调,着力加强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提高农业供给体系质量和效率,使农产品供给数量充足、品种和质量契合消费者需要,真正形成结构合理、保障有力的农产品有效供给。

“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是一项新表述,这也是中央提出的加强“供给侧改革”总体战略的部署。

“中央提出加强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抓住了现阶段我国农业发展的关键。”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研究员程国强认为,当前我国主要农产品已从过去的供需紧张状态转向紧平衡状态,部分品种还出现了结构性过剩局面,如果不进行供给端的结构改革,就难以应对生产成本增加和农产品价格下降的双重挤压。

中国农科院农经所研究员蒋和平认为,“一方面,我国农产品中低端供给较为充足,另一方面放心安全的农产品供给又明显不足。”从供给侧角度推动我国农业发展,关键是要将农业生产由数量为主,逐步转向数量质量并重上来,更加注重效益,更加满足消费者需求。

中国农业部部长韩长赋在25日举行的全国农业工作会议上表示,中国农业经济运行中有总量平衡问题,但结构性问题更为突出,要加快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推进种植业、畜牧业、渔业结构调整,推动粮、经、饲统筹、农牧渔结合、种养加一体、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适应市场需求调优、调高、调精,确保“舌尖上的优质”。

农业生产要“去库存、降成本、补短板”

中央农村工作会议指出,要加快消化过大的农产品库存量,加快粮食加工转化;通过发展适度规模经营、减少化肥农药不合理使用、开展社会化服务等,降低生产成本,提高农业效益和竞争力;加强农业基础设施等农业供给的薄弱环节,增加市场紧缺农产品的生产。

作为一项重要的改革措施,中央农村工作会议提出,要完善粮食等重要农产品价格形成机制和收储政策,为农业结构性改革提供动力。

专家认为,去库存是农业结构性改革的题中应有之义。对人口大国而言,一定规模的粮食储备必可不少。但如果库存过多,就会影响粮价的合理走势,而超量的存储规模还会加重财政负担。目前,我国对稻谷、小麦两大口粮品种实行最低收购价制度,对玉米实行临时收储制度,这些政策对促进农业增产和农民增收发挥了重要作用。但随着市场变化,现行政策有必要进行与时俱进的调整。

中央农村工作领导小组副组长陈锡文认为,将来要推进收购价格和补贴分开,价格主要由市场形成,如果市价过低,政府采取适当的政策直接补贴农民。程国强也认为,今后,要按照“桥归桥”、“路归路”原则,实施价补分离。一方面,退出粮价政策的“保收益”功能,将其回归到“解决农民卖粮难”的设计初衷,消除对市场的干预和扭曲影响。另一方面,通过直接补贴措施来“保收益”。

针对中央农村工作会议提出的“降成本、补短板”要求,中国社科院农业研究所研究员李国祥认为,生产成本高企已成为我国粮食生产中的一大顽疾,进一步加剧国内外粮价倒挂形势,长此以往,将危及我国农业的可持续发展,这就要求我们必须进一步降低生产成本,提高我国农业的竞争力。此外,蒋和平说,“与发达国家相比,我国农村基础设施、农田水利建设、农村基本公共服务等仍存在一定差距,成为制约农业发展的短板,农业要强,短板必须补齐。”

财政投入“力度不减、总量有增、结构有调”

中央农村工作会议强调,优先保障财政对农业农村投入,确保力度不减弱、总量有增加。要加大涉农资金的整合力度,发挥财政投入对结构性改革的引导作用,撬动更多社会资金投入农业农村。

“农业是基础产业,推进农业现代化、破解农业农村发展中的难题,都需要财政的有力支持。”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农村部部长叶兴庆认为,会议提出财政投入力度不减、总量增加,表明了中央对“三农”工作的高度重视。

李国祥认为,近年来,各级财政一直把农业农村作为财政支出的优先领域重点支持,财政支农力度不断加大。但资金使用存在多头管理、“撒胡椒面”等问题,支农效率有待提高。叶兴庆说,“根据会议精神,可以预见,下一步财政支农将在优化存量上做文章,在结构上进一步优化,涉农项目、涉农资金有望进一步整合,形成合力用于‘三农’薄弱环节。”

中央农村工作会议还提出,要充分发挥多种形式农业适度规模经营在结构性改革中的引领作用,农业支持政策要向规模经营主体倾斜。

对此,李国祥认为,支持政策向规模经营主体倾斜,是推进农业结构性改革的必然要求。种粮大户、家庭农场、专业合作社等适度规模经营主体,一般素质较高,对市场比较敏感,对科技创新接受能力较强,在集约化、专业化、组织化、社会化方面比一家一户的小农经济具有明显优势,能够更好地在农业结构性改革中发挥引领作用。

李国祥同时表示,随着经营规模的扩大,新型经营主体对资金周转、抵押担保等需求也会相应提高。在这些方面,新型经营主体更需要国家政策的倾斜,可以预期,更多惠农政策由“普惠”向新型经营主体转变。

(史玉根综合整理)

放大 缩小 默认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在线投稿 | 手机触屏版
主办单位:中国妇女报社 版权所有:中国妇女报网 2014 COPYRIGHT
备案号:京icp备0503731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