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广西桂林医学院举行“为艾益起来,千人瑜伽约起来”主题活动,呼吁公众加大对艾滋病的关注力度,积极防控艾滋病。(来源:新华网)
编者按
在刚刚过去的第28个世界艾滋病日,人们用各种方式来提高公众对艾滋病疫情的重视。但是在媒体的聚光灯作用之下,一些信息得到了关注,另一些重要的信息却没有得到应有的关注。保护和尊重感染者的隐私,改变对性别和艾滋病感染者的刻板印象,为他们创造一个平等包容的社会环境,我们都可以行动起来,为迈向“零”艾滋的世界做出贡献。
12月5日,彭丽媛与10位非洲国家元首夫人发布《携手迈向没有艾滋病的未来》联合倡议,为今年的世界艾滋病日(12月1日)增加了特别的意义。在这个纪念日,人们用各种方式来加强对防控艾滋病知识的传播,提高公众对艾滋病疫情的重视。在刚刚过去的第28个世界艾滋病日,听到最多的就是关于艾滋病继续在男男性传播上升以及在青年人群中快速传播趋势的忧虑。
比如在报道北京的疫情时,《新京报》的标题是《青年学生、老年人成艾滋病高危人群》。媒体在报道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发布的报告时,也大都指出:目前,青年成为艾滋病防治工作的重点。疾控中心的数据显示,今年1月至10月新报告9.7万病例,在性传播、血液传播和母婴传播三种主要的艾滋病病毒传播途径中,异性性接触传播占66.6%,男性同性性行为传播已经占到了27.2%,男性同性性行为传播的比例上升明显,而且该人群是目前各类人群中艾滋病感染率最高的人群。近年来,中国青年学生艾滋病疫情增长较快,2015年1月至10月,共报告2662例学生感染者和病人,比去年同期增加27.8%。青年学生已经成了中国艾滋病防治工作的重点。为此,中国国家卫生计生委、教育部今年以来要求各地建立艾滋病疫情通报制度,提高宣传教育的覆盖面和针对性,在46所高校启动了高校艾滋病防控综合试点工作,在11所高校重点开展专项强化干预活动。今年艾滋病日我在广州某高校参加了一个面向青少年的艾滋病宣传教育活动,同学们的反响相当热烈。
被忽视的:女性艾滋病患病增长率
毋庸置疑,借助艾滋病日进行媒体传播倡导和教育对于遏制艾滋病的流行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但是在媒体的聚光灯作用之下,一些信息得到了关注,但是另一些同样重要的信息却没有得到应有的关注,成了“灯下黑”。比如说:从全球来看,女性占全球感染者总数的52%。每分钟都会有一位年轻女性感染艾滋病毒。艾滋病已经成为生育期妇女死亡的首因。而只有不到30%的年轻女性掌握艾滋病预防的相关知识。在撒哈拉以南的非洲,15岁~24岁年轻女性感染风险比同龄男性高2倍。我国的艾滋病病毒感染者中,男性和女性的比例已经从20世纪90年代的5∶1上升到2009年的2.3∶1,表明女性艾滋病疫情增长幅度相对男性更快。根据中国6个艾滋病相对高发的省份进行的研究和监测,经异性性传播途径所占比例上升明显,而且女性上升幅度相对男性更大。这些信息似乎并没得到媒体的关注。
就拿大家非常关注的男男性传播和青少年感染率上升的问题来说,其实也还存在许多知识的盲区。例如:觉得既然是男男性传播,就跟女性没有任何瓜葛了。其实不然。根据对男男性行为者的调查发现,他们大概有五分之一到四分之一婚姻状况是已婚的,一半以上也与女性发生过性行为。还有,关于婚内配偶间通过性传播的情况,人们也知之不多。女性异性传播感染者中有31.7%是经配偶/固定性伴传播,男性异性传播感染者中这一比例为6.8%。这就是说,在婚内配偶传播中,更多是女性被男性传染。而因为传统性别观念的影响,在夫妻间发生性关系,尤其是已经采取了节育措施的夫妻,很少使用安全套,好像它存在的目的就是“避孕”(就连它的名字也被误称是“避孕套”),夫妻间伴侣间有了它就成了不信任、不爱对方的象征。当我告诉在座的大学生,特别是女同学们,即便你不吸毒、不输血、不是男男性行为者,并且只有一个固定的男朋友和性伙伴,好像跟“高危人群”沾不上边,只要你不了解艾滋病的传播途径,不懂得什么是安全的性行为,如何采取安全的性行为,那么你就难免处于“高危”的境地。
行动起来,向“零”艾滋迈进
今年的主题为“行动起来,向‘零’艾滋迈进”。但是“零”艾滋具体指的是什么?如何才能达到这个目的?媒介也未必给大家传达了清楚的信息。根据联合国艾滋病规划署的信息,三个“零”指的是——零歧视、零新发感染和(因艾滋病的)零死亡。这三个目标听上去似乎是不能完成的任务,但是实际上,这个目标正是建立在人类与艾滋病做斗争所取得的阶段性成果的基础提出来的。随着医学科技的进步,早检测、早发现、早治疗,艾滋病感染者可以在药物的帮助下有效地延长生命并有质量地生活。全球已经有1500万已经发现的艾滋病感染者接受了相关治疗。在过去的10年中有了大幅度地增长。母婴阻断技术的提高已经使我国艾滋病毒感染孕产妇所生产婴儿的感染率从未实施母婴阻断前的34.8%下降到现在的6%左右。在古巴,这一数字为0。就是说,古巴是第一个宣布消灭了艾滋病母婴传播的国家。
但是全球仍然有2200万或五分之三的艾滋病病毒感染者,特别是儿童感染者仍然没有获得抗逆转录病毒治疗,而他们当中最有可能发生与艾滋病相关的死亡。在三个“零”的目标中,在我看来最容易也最艰难的是“零歧视”。它最容易,因为它不需要我们付出金钱的成本,它也是每个人可以参与的。它最艰难,因为它需要我们每个人战胜自己的无知、偏见和恐惧。一个女大学生告诉我:我小时候出了麻疹,幼儿园就把我隔离了,这是为了保护别的小朋友,不是歧视啊!我笑着问她:那你说麻疹的传播途径和艾滋病的传播途径是一样的吗?在一次对医疗工作者的性别培训中,很多医务工作者说:女性艾滋病感染者不应该怀孕生孩子,因为她们自己的身体还需要照料,而且孩子也可能会染上病毒,将来谁来照顾他们啊?对家庭、对社会都是负担。那么,女性的生育权利在哪里呢?女性感染者来到这里是寻求医疗机构的帮助和服务,如果她们只能得到这样的“劝告”,那么她们还会来吗?母婴阻断又从何谈起呢?
如果我们不认真地解决“零歧视”的问题,那么实现另外两个“零”的目标也就遥不可及了。保护和尊重感染者的隐私,改变对性别和艾滋病感染者的刻板印象,为他们创造一个平等包容的社会环境,“零歧视”的具体行动门槛并不高,我们都可以行动起来,为迈向“零”艾滋的世界做出贡献。
(作者为性别问题研究专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