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国妇女报记者 王永钦
“我的桌子上都不敢放过大、过重的东西,怕来离婚的人打起来顺手抄起家伙。”一身漂亮的蒙古服、始终洋溢着和善微笑的哈斯图雅笑着说。她的身份是内蒙古阿拉善左旗婚姻登记调解室调解员。
近两年来,中国妇女报记者曾多次到阿拉善左旗采访婚姻登记调解室,每次去都有收获。两年多的统计数据显示,该婚姻登记调解室的婚姻调解成功率超50%。
2013年7月,内蒙古阿拉善盟民政局、妇联共同签发了《关于开展婚姻家庭辅导调解工作的通知》,文件要求,各旗区要成立婚姻家庭辅导调解员队伍。因为阿左旗巴彦浩特镇是盟府所在地,也是全盟人口最集中的地方,阿左旗妇联就决定将婚姻登记调解室设立在巴彦浩特镇婚姻登记处,两年多过去了,调解员也由当初的7人壮大到现在的35人。
阿拉善盟妇联的相关工作人员告诉记者:“事实上,离婚前的调解工作,民政局的婚姻登记处一直在做,是《婚姻法》规定的固有程序,只不过现在把妇联加进来,发挥我们的特长和优势,达到更好的调解效果。” 目前,阿拉善盟有5个婚姻家庭辅导调解工作室,通过在阿拉善盟妇女网、婚姻家庭辅导调解室公布辅导调解员姓名、联系方式,为离婚当事人提供更方便的辅导调解服务,全盟已有299人的专兼职婚姻家庭辅导调解员队伍。
据介绍,婚姻家庭辅导调解是一项公益性服务工作,根据通知要求,妇联坚持不违背法律法规政策、尊重当事人权利、无偿服务三项原则开展婚姻家庭辅导调解。各级妇联在开展辅导调解工作中,充分尊重当事人选择或不选择辅导调解员、接受调解拒绝调解或者要求终止调解、要求公开或者不公开等权利,真正做到辅导调解“不缺位、不错位、不越位”。
哈斯图雅说:“以我的经验,要是只有夫妻两个人来,比较好说和,要是双方都带一群人来就难了。”见过哈斯图雅的人都说,她看起来就喜庆,和人对话也很平和,能说在点子上。
据了解,近年来,阿拉善盟婚姻家庭纠纷数量增多、离婚率偏高,不仅影响婚姻家庭的和谐,也成为社会不稳定因素。婚姻家庭辅导调解室为避免冲动型、草率型等非理性离婚现象的发生发挥了作用,有效预防和化解了婚姻家庭纠纷,促进了家庭和谐、社会稳定,为平安和谐阿拉善建设发挥了“减压器”和“润滑剂”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