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妇女报数字报纸

2015年11月26星期四
国内统一刊号:CN11-0003

中国妇女报家教周刊 成长 做个靠谱的爸妈有多难? 避免遭性侵的孩子再次受伤 “比较”是头脑的游戏 我国家教现状调查将在八省区展开 孩子出题考父母55位作答 11人不及格 “孩子病了”电话诈骗多发

按日期检索

12 2013
上个月
下个月

中国妇女报

电子报刊阅读器
我给版面打分

1分   2分   3分   4分   5分  

本版得分:0.0参与评分人数:0

新闻排行榜
版权声明
《中国妇女报》(电子版)的一切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图片、PDF、图表、标志、标识、商标、版面设计、专栏目录与名称、内容分类标准以及为读者提供的任何信息)仅供中国妇女报网读者阅读、学习研究使用,未经中国妇女报及/或相关权利人书面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将《中国妇女报》(电子版)所登载、发布的内容用于商业性目的,包括但不限于转载、复制、发行、制作光盘、数据库、触摸展示等行为方式,或将之在非本站所属的服务器上作镜像。否则,中国妇女报将采取包括但不限于网上公示、向有关部门举报、诉讼等一切合法手段,追究侵权者的法律责任。
正在加载广告……
放大 缩小 默认

做个靠谱的爸妈有多难?

近年来已有相当多的家长开始意识到了家庭教育对于孩子成长的重要性,他们渴望系统地学习优秀家教理念与方法,但又感觉缺少学习渠道,只能“自学成才”。

■ 滑经纬 娄雪

教育部近期印发了《关于加强家庭教育工作的指导意见》,明确了家长在家庭教育中的主体责任,要求广大家长依法履行家庭教育职责,严格遵循孩子成长规律,不断提升家庭教育水平。这份新出台的家庭教育“国标”在一定程度上给长期忽视家庭教育的中国家长敲响了一记警钟。

如今,人人都在说中国的家长是“无证上岗”,升级为父母后仍不懂得如何教育孩子,往往热衷于把子女送进好学校,便认为是尽到了为人父母的责任。

不过,近年来已有相当多的家长开始意识到了家庭教育对于孩子成长的重要性,他们渴望系统地学习优秀家教理念与方法,但又感觉缺少学习渠道,只能“自学成才”。

找对一本家教书真的很难

张女士自认是一个“后知后觉”型的家长,儿子已经上了小学,她才意识到自己的家庭教育出了问题,于是急急忙忙开始找家庭教育的书籍来看。家教类书籍买了不少,但实实在在看过的、记下的却并不多。

张女士说让她印象最深的是李跃儿所写的《谁拿走了孩子的幸福》,感觉这本书中对于孩子不良习惯形成的成因分析得比较透彻。此外,孙瑞雪的《捕捉孩子的敏感期》和蒙台梭利的《童年的秘密》中的内容,她还记得住一些,其他读过的家教书印象不深,基本上都想不起来了。

目前图书市场上家教类书籍已成“井喷”状态。家教书籍的繁荣,说明新一代的父母都愿意为“父母”这个身份交学费学习。但与此同时,选择的多样性也令家长们迷惑,他们不知道怎样判断一本家教书籍是否适合自己。

据新世纪出版社副总编辑翁容介绍,家教类图书从作者身份上分有两类。一类是研究儿童心理学或者教育学方面的专家写的,在专业上比较有信服度,但阅读起来要求读者有更高的理解力。另一类是普通家长,在育儿上有心得体会,有一些行之有效的家教方法,形成了一定的家教理念。

翁容说:“不同类型家教图书的适合对象有所区别,好处则是见仁见智。就像世界上没有两片一模一样的树叶,世界上也没有性格完全相同的小孩,同一本家教书,可能是此之良药,也可能是彼之砒霜。”

教育类公众号加到手软

在各种微信订阅号里,已为人父母的爸爸妈妈们会选择订阅一些亲子母婴、教育类公众号。这些公众号也不负众望,就像每日的大报小报一样,推送着各类孩子成长所需获取的教育、母婴育儿理念。

在一家外企上班的徐女士有两个孩子,她坦言自己没有时间去订一份刊物或者去翻阅纸质图书,大多数时间是通过订阅一些教育类的微信公众号,每天掌握一点,来弥补自己家教方面知识的欠缺。随着时间的积累,手机中添加的微信公众号越来越多,仅仅是每日的浏览就要占用不少时间,而家人、朋友乐此不疲地分享,更是让徐女士应接不暇。

对于当下的各种教育类公众号,北京教育科学研究院副研究员冉乃彦用了“鱼龙混杂、百花齐放”来形容。他说,信息化社会,家长们关注了大量的教育类公众号,但扪心自问,自己是否真的把这些信息当成了知识,把阅读当成了思考。“家长们每天刷朋友圈,刷微信公众号,但回头想想,真正沉淀下来变成自己一部分的东西却很少,没有经过思考和行动验证的知识,其实都不是自己的。”

家教培训机构参差不齐

近年来,无论是家长本身还是家教市场都发生了非常大的变化。家长对于家庭教育的关注与日俱增,越来越多的家长注重起家庭教育的方法与理念的学习,希望通过参加家庭教育讲座、家长群交流、看家教类书籍等,提升自己的家教素养。相应的,市场上也兴起了一批家庭教育指导培训机构,但这些培训机构及家庭教育指导师的资质、专业度却令人担忧。

于女士是位全职妈妈,家中孩子刚上小学,为了能给予孩子更好的教育,于女士在某专业培训机构购买了三天的父母成长学习课程。于女士发现这次学习让她重新审视了亲子关系,学会用平等姿态对孩子,开始关注孩子行为背后的目的。但她同时也认为,课程本身并不能解决自己所面对的所有家教问题,而高额的学费也是她深入学习时所不得不考虑的问题。

对此,中国青少年研究中心少年儿童研究所所长、研究员孙宏艳表示:不少家庭教育指导培训活动是由民营机构主导或开展的,普遍存在授课质量及培训效果良莠不齐的情况,其中从业人员的资质情况、授课质量无保障,课程难成体系,有些甚至是临时搭起的“草台班子”,谁能讲什么内容就开设什么课程。这从一定程度上,为家长寻求自身素质的提升形成了阻力。

冉乃彦说,近年来,民办家庭教育机构如雨后春笋般在各大城市兴起。面对这种情况,一方面需要政府对于家庭教育的大力支持,如组织专家学者编写权威的家教指导图书,为家长提供系统的学习平台等,另一方面也需要家长学会成为家庭教育的主角。

“眼下,家长们仍然习惯于让别人告诉自己该怎样去做,缺少在教育孩子这件事情上的主动性。其实,最了解孩子的应该是我们的家长,在大量接受家庭教育理念与方法的同时,家长更要开动脑筋,才能找到适合自己的家庭教育之路。”

放大 缩小 默认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在线投稿 | 手机触屏版
主办单位:中国妇女报社 版权所有:中国妇女报网 2014 COPYRIGHT
备案号:京icp备0503731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