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为姑姑的用心,我得以知道,在我从未去过的地方,还有这样一种美食,还有这样一种习俗;而对于对老家的记忆早已模糊不清的老公来说,这是源自家乡的独特习俗,金黄的喜饼给他带来的是一种归属感……
■ 侯晓然
记得那是刚办完婚礼没两天,公婆造访我们的新家,带过来一大袋整整齐齐摞成几摞的小饼,还有一大袋散装的“旺仔小馒头”。小饼呈现金黄色泽,每一个都是直径约10厘米,厚约2厘米,看起来松松软软的;“旺仔小馒头”山药豆大小,较深的焦黄色,应该是油炸过的结果。
我从未见过这种点心,还以为是婆婆在街上排队买的。婆婆说这饼叫“喜饼”,那个“小馒头”叫“抓果”,是老家人办喜事必有的两种面点,作用与喜糖相似。这是老公远在山东文登老家的姑姑知道我们结婚,特意为我们做的,原料都是家里自产,“纯绿色食品”。
我和老公盯着这一个个看上去很普通的小饼连连点头,其实并没有太在意婆婆的介绍。颜色一样,大小一样,就连摞起来的高度都一样,说不是外边买的,是自己亲手做的,谁信呐?一看就是标准化批量生产的。
掰开看看,感觉像是面包,但比面包稍硬,像是蛋糕,又比蛋糕干燥,捏一小块入口,顿时一股甜香酥软充盈在口腔之中,有些“入口即化”的意思。顿时,我们对这个外貌朴实甚至可以说是“其貌不扬”的小点心有些刮目相看了。
“还真好吃哎!到底哪儿买的?北京有卖的吗?”老公的疑问脱口而出。
婆婆笑了:“不是说了是你姑姑亲手做的吗?老家也有卖这个的,但肯定没有自己家手工做得好。”怎么可能每一个都一模一样?是用专用的模具做的吗?婆婆说,完全没用模子,就是姑姑纯手工做的。赶紧拽着老公在小板凳上排排坐,央求婆婆好好讲讲这个神秘小饼的来历。
公公老家在山东省的最东边,婆婆老家在山东省的最西边,两个人婚后到了北京定居,因为工作忙没有时间,几十年都没怎么回过老家,老公也只是在二三岁的时候回去过一次。喜饼和抓果是胶东一带的特产,在当地非常有名,但胶东以外的人就没有那么了解了,婆婆在不认识公公之前也知之甚少。
胶东喜饼又叫“喜饽饽”,也叫“媳妇饼”,顾名思义,在以前,当地人家嫁女儿时,娘家会做好这种糕点让女儿出嫁时带到婆家。这个“结婚做喜饼”的习俗到现在依然存在,凡是办喜事的时候,喜主家会做很多喜饼和抓果,和分装喜糖一样,也要将喜饼和抓果分装进大号的红色喜糖袋里,每袋6个喜饼,两勺抓果,在婚礼现场会分发给前来祝贺的亲朋好友每人一袋。这次我们结婚,没能参加婚礼的姑姑希望送出自己的祝福,那么,还有什么比老家的喜饼和抓果更适合的礼物呢?
喜饼的制作过程并不简单。它的原料有鸡蛋、花生油、白糖、面粉,姑姑送来的喜饼,大部分原料都是家里自产:鸡蛋是家养的鸡下的,花生油是自家种的花生榨的,面粉是自家种的麦子磨的,当真可以说是纯绿色食品。
做喜饼一大关键就是和面不用加水,这也是胶东喜饼的特别之处。先在碗里打10个鸡蛋,倒入半斤油,放入八两白糖,如果不喜甜,放六两白糖即可。将以上材料搅拌均匀,然后往搅拌好的鸡蛋液里倒入面粉,一边倒一边搅拌、搓揉,最终揉成一个表面光滑的面团,要比包饺子的面团稍软一些。制作到这一步骤,大概需要放入5斤面粉左右。
面团揉好后,按比例再糅进少许鲜酵母,就可以等待面团发酵了。姑姑家的土炕此时发挥了巨大作用,面团放在盆里,摆在土炕上,三四个小时即可发酵成功。如果没有土炕的人家,就需要等待四五个小时才行。
面团发酵好之后,在案板上撒上一些干面粉,就像做包子、饺子一样,把面团揪成一个个剂子,每个比鸡蛋稍大一些,大概能揪20到30个。将这些剂子沾着干面粉再搓揉成一个个表面光滑的小面团,在案板上把面团按扁至大约有一厘米厚,再发酵一会,就可以开始烙饼了。
烙饼是个技术活儿,首先准备工作就很复杂。现在经过改良,有很多人用平底锅甚至用微波炉都能做出喜饼,但最地道的还是要用农村的大柴锅。锅上架一块半厘米厚的大铁板,锅里不放水,下面用小火烧。火候是关键,一定不能太大。
铁板开始发热的时候,刷上一层油,将小面饼挨个摆好在铁板上烤制,边烤边来回翻面。当饼的两边都烤制金黄色的时候,就要开始最后一道工序:撞边。
将十个左右的饼摞在一起,两边用手顶住,再在铁板上刷层油,将一摞饼横躺在铁板上来回滚动,就是“撞边”。因为温度非常高,所以必须戴上厚手套。当饼边被“撞”得也呈现金黄色就大功告成了。这样烤制出来的一摞饼,色泽相差无几,大小薄厚几乎一样,就像从模子里倒出来似的,也难怪让人误会以为是机器批量生产的糕点。
婆婆说,有的人家办喜事,时间紧,客人多,或是为了省事,就会去外面专门做喜饼的地方,有些人还会带着自己家的原料,请人加工。在外面做的喜饼因为量大,一般都是把面团放在专用模子里烤制而成,没有经过手工翻面烤制以及“撞边”,口感自然逊色一些。姑姑想让我们吃到最传统最地道的喜饼,所以全部都是自己亲手做的。
抓果的制作工序,从和面到发酵,过程和喜饼是一样的,原材料的比例也是一样。等到面团发酵好,在案板上擀成一张圆圆的薄饼,用刀先纵向切成一条一条的,然后可以横向切成小丁,也可以斜向切成菱形块,然后下锅,用花生油炸,炸至金黄色即可。抓果的口感在喜饼那种甜香的基础上增加了一些焦脆感,吃起来一口一个,非常过瘾。
听完婆婆说罢喜饼和抓果的制作过程,我仿佛看到了一个朴实的农妇在厨房里辛勤忙碌的身影,她端着秤杆一丝不苟地称量着糖油以及面粉,她那被炉火映红的脸上,刻满了岁月的痕迹,她揉面的双手粗糙而厚实,她烙饼“撞边”的动作麻利又熟练……
因为姑姑的用心,我得以知道,在我从未去过的地方,还有这样一种美食,还有这样一种习俗;而对于对老家的记忆早已模糊不清的老公来说,这是源自家乡的独特习俗,金黄的喜饼给他带来的是一种归属感。在时代巨轮转动得越来越快的今天,真的要感谢姑姑依然默默地坚守着从祖先那里习得的传统,一丝不苟地记录、复制,原汁原味地从老一辈继承、向小一辈传递。
饮食文化是我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精髓,上下五千年得以延续至今,正是因为有着无数像姑姑一样的普通人,在日复一日的柴米油盐当中,一代一代地将自己家乡的美食与风俗传承下去。正如《舌尖上的中国》那波澜不惊缓缓而谈的画外音所言:更多关于食物的传承,恰恰是在最平凡的生活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