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妇女报数字报纸

2015年11月14星期六
国内统一刊号:CN11-0003
文化周刊

按日期检索

12 2013
上个月
下个月

中国妇女报

电子报刊阅读器
我给版面打分

1分   2分   3分   4分   5分  

本版得分:0.0参与评分人数:0

新闻排行榜
版权声明
《中国妇女报》(电子版)的一切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图片、PDF、图表、标志、标识、商标、版面设计、专栏目录与名称、内容分类标准以及为读者提供的任何信息)仅供中国妇女报网读者阅读、学习研究使用,未经中国妇女报及/或相关权利人书面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将《中国妇女报》(电子版)所登载、发布的内容用于商业性目的,包括但不限于转载、复制、发行、制作光盘、数据库、触摸展示等行为方式,或将之在非本站所属的服务器上作镜像。否则,中国妇女报将采取包括但不限于网上公示、向有关部门举报、诉讼等一切合法手段,追究侵权者的法律责任。
正在加载广告……
放大 缩小 默认

真实的珠峰,真正的天梯

——纪录片《喜马拉雅天梯》幕后的那些事

□ 钟玲

珠穆朗玛峰顶,海拔8844.43米,那是地球上离天空最近的地方,或许是那种极致的美丽太过诱人,世间越来越多的人以征服它为自己毕生的梦想。然而,路途凶险,能够成功登顶并不是容易的事。被称为“史上最难拍纪录片”的《喜马拉雅天梯》,便把目光放在一群为他人圆梦而攀爬雪山之巅的“英雄”们身上,记录下真实的珠穆朗玛峰,真正的“喜马拉雅天梯”。

11月8日上午,中国电影资料馆的放映厅里,88分钟的纪录片《喜马拉雅天梯》放映结束后,影片导演之一的萧寒来到现场,与观众分享了影片幕后的那些事。

缘起,雪山上的一寺一僧

在《喜马拉雅天梯》中,不止一次出现过一些画在青藏高原岩壁上的白色小梯子,那是当地人认为可以接引世人的灵魂通往圣地的“天梯”,而在这部纪录片里,真正的天梯是在珠穆朗玛峰引路的藏族少年们,他们在冰川雪峰中勇敢地前行,带领从世界各地慕名而来的登山客,去接近山顶的蓝天白云……

为拍摄一部真实记录高山向导们攀登珠穆朗玛峰过程的“小众”电影,萧寒下了“血本儿”,他云淡风轻地说自己为筹集资金卖掉了一套房,仿佛说着与自己并不相关的事。而这次“华丽的冒险”最初的灵感只是源于他听说的一个故事。

位于珠穆朗玛峰北麓、距离峰顶20公里的上绒布寺,建于1899年,是地球上海拔最高的寺庙,寺中唯一的僧人叫阿古桑吉。尽管寺庙中的生活枯燥无味、条件艰苦,但他虔诚地守护着那座古老的寺庙以及圣洁的神山。对阿古桑吉来说,被许多人视为理想的攀登珠穆朗玛峰之举是对圣山的打扰,对神灵的亵渎。

而与之相悖的是,阿古桑吉的儿子次培却是一名出色的高山向导,他毕业于全球唯一持续招生的登山学校“西藏登山学校”,他的信仰是成为“天梯”,帮助更多的人完成他们的登顶梦想。

两代人,不同的命运,不同的信仰,让萧寒的心灵被触动之余,也对从事高山向导这一工作的藏族少年们产生了兴趣。萧寒说,“登顶珠峰何其艰难,葬身雪山的人大有人在,越过尸体前行也是常有的事,而担当‘天梯’这个角色的高山向导,在最大限度地保障登山客的安全之时同样也有着失去生命的危险。”

那些从登山学校走出来的藏族少年需要多少努力才能成为合格的“天梯”,又需要多少勇气才能完成他们的“使命”?

萧寒决定,记录下他们的故事,拍摄下他们成为“天梯”的样子。

4年,波折重重的拍摄之路

萌生此意之后,萧寒很快将想法付之于行动。不过,梦想与现实总是有很大的差距,从想要拍摄一个人的故事到变成拍摄“群像”,从预计300万的投资最终追加到1300万……

而拍摄的过程也并不顺利。2013年,一个登山客在登顶途中脑水肿,为了完成救援,珠峰北麓的各国登山客们都放弃了登顶,把有限的物资用来完成人道救援,拍摄因此被迫中断;2014年,拍摄途中,主创亲历了发生在珠峰南麓的人类历史上最大的一次山难,15个夏尔巴向导遇难……

与死神擦肩而过的遭遇并不美丽,除了这些“天灾人祸”,在西藏拍摄还要应付长期的低温和最大的困难:高原反应。海拔六七千米以上的高山拍摄,这是普通摄影师无法做到的,因此,主创团队还专门花了三个月的时间培养了两位有登山经验的西藏摄影师去应对,并聘请新影厂在西藏的唯一一名常驻工作人员扎西旺加出任摄影指导。

虽然波折重重,影片最终还是完成了拍摄。2011年影片开始筹备,2013年正式开机,经过1年多的跟踪拍摄,2014年影片杀青,又经过1年的后期制作,耗时4年的时间,600多小时的拍摄素材,最后剪辑成88分钟的《喜马拉雅天梯》。

这部电影创造了很多第一:这是全球第一部完整记录珠峰北坡登顶过程的电影,是中国第一部超高清4K画质的登山纪实电影,是第一部把三脚架带上珠峰峰顶的电影,也是第一部在珠峰海拔6800米完成航拍的电影。

除此之外,影片在提案阶段,就获得了中国首届国际纪录片提案大会最具“国际传播潜力”大奖,并以中国区第一名的身份入围法国阳光纪录片大会亚洲展,BBC、NHK也都决定购买版权……

结果,只想呈现客观的真实

尽管《喜马拉雅天梯》有太多值得人们去注意的理由,可残酷的现实是,影片上映后,院线太低的排片率使票房并不理想。与此同时,萧寒还听到了许多不同的声音。

看这部纪录片时,有的人看到的是阳光,而有的人看到的是阴郁;有的人被壮美的雪山风景吸引,顿生想要将之踩在脚下的欲望,而有的人则认为神山不可亵渎,只是远远地看着就好。

实际上,作为导演之一的萧寒,也没有登上峰顶。他直言:“我不想登上珠峰,这是我的态度。我无法左右别人,但不同的人对同一件事情肯定会有不同的看法,作为观众的你,读到什么就是什么。”他笑着对观众说:“我们想要呈现的只是真实,真实的珠穆朗玛峰,真实的成长在登山学校的藏族少年,真实的各种矛盾冲突。”

所以,可以有人说影片拍得不够美,可以说影片的线索混乱,可以说影片什么都想讲却什么都没讲好。无论何种观点,萧寒都是泰然处之。

萧寒说,“影片中阿古桑吉说过这样一句话:当登山成为一种时尚,我还能够说些什么呢?而片尾登山学校里有一个念自己所写文字的少年,他说的是:登山不是我的梦想。”

古寺僧人的无奈,高山向导们的困惑,这是影片想要呈现的真实。孤独坚守在上绒布寺的阿古桑吉有个做高山向导的儿子,在登山学校教学的登山老师却让自己的孩子参加高考远离雪山。不同的选择,两代人之间命运的交错,这也是影片想要呈现的真实。

也有许多人都在吐槽片尾生硬的jeep车的广告,对这种明目张胆的宣传,他们认为拉低了这部纪录片的美。然而,萧寒面对观众的这种“不屑”,真诚地说:“我非常感谢那些敢于投资这样一部纪录片的人,因为能否收回成本都是问题,只能说这是他们帮助我完成一件被称之为情怀的事。”

影片上映近1个月,截止到11月8日,票房仍不足千万,萧寒或许早已料到这种可能性。

令人欣慰的是,中国电影资料馆已把《喜马拉雅天梯》作为常映影片,以后,这部纪录片的仰慕者还能在大银幕上感受它的魅力。

放大 缩小 默认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在线投稿 | 手机触屏版
主办单位:中国妇女报社 版权所有:中国妇女报网 2014 COPYRIGHT
备案号:京icp备0503731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