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国妇女报记者 王蓓
谢毅很忙。她希望将自己所有的时间都用在科研上,排除一切外界因素的干扰。
“我的兴趣只在我所从事的研究上,势必要倾尽所有的努力”,谢毅开口即是快言快语,一如她面对工作时的态度,简洁直接、坚毅执着。
这份执着源于热爱。
“在大学前3年,我并不确定是否喜欢化学”,在谢毅的记忆中,高中时,她最喜欢物理,但高考时意外失利,化学却考得特别好。“直到大四开始学结构化学,老师向我们展示出原子不同排列构造出美妙的固体晶体结构,最后这些结构又直接决定了材料的功能和用途,这是多么奇妙的事情!这是我第一次意识到化学的魅力,激发了我极大的兴趣。”
兴趣的“阀门”一旦打开,就是源源不断的动力。而机会,也总是会青睐“有准备的人”。
1988年大学刚毕业,21岁的谢毅就担纲了一件“大事”——她所在的合肥一家化工厂新设立的分厂,要筹备3个分析化验室。
“从化验室的整体设计、仪器购置,到原料、中间物和最终产品质检标准的制订,以及对三十多位分析技工的培训考核,这些工作都落在我这个刚进厂的助理工程师身上,真的很有挑战性。”谢毅至今认为这次经历锻炼了她注重细节的习惯和不怕困难的勇气,“这都是科研工作者的必备素质”。
4年的工厂锻炼,让谢毅最终发现“兴趣点还是学术研究,更喜欢在实验室里创新创造的乐趣。”1992年,她报考了中科大应用化学系的硕士生,从此走上了科研之路。
科研绝非坦途,与“难题”狭路相逢时,谢毅常常给“陷入泥淖中的”学生和团队成员“松绑”鼓劲:“很可能你的100次尝试中,有99次都是失败的,但积极的心态会帮助你捕获那仅有的1次成功。”
2007和2008年,谢毅和她的小组遇到了研究上的瓶颈。两年多的时间里,课题组没有发表一篇有分量的论文。学生们都有些泄气,而这位女“掌舵人”却没有乱了阵脚,她一方面分析原因,另一方面用幽默的语言不断给自己和学生们减压:“别人运气好吃肉,咱们就啃骨头呗。”最终,一块块“硬骨头”被啃下,一个个难题被“攻克”。
20多年里,面对挫折时的轻松洒脱和执着追寻,也引领着谢毅和她的团队在科研道路上一次又一次“刷新”她给人们带来的惊喜——
1998年,获得国家杰出青年基金后升为正教授……2013年获国际纯粹与应用化学联合会(IUPAC)化学化工杰出女性奖;2014年成为发展中国家科学院(TWAS)化学奖的当年度唯一获奖人,2015年度又折桂“世界杰出女科学家成就奖”……
“获奖,是肯定,但更多的是鞭策和鼓励,是新的起点”。谈及荣誉,谢毅低调而谦逊。
如今,谢毅的麾下已经培养了30多名博士。其中有14位在国内高校晋升为教授,包括2名“基金委优青”、1名“青年千人计划学者”和5名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
说到与性别有关的话题,谢毅非常肯定:“科学研究没有性别的标签,科学研究从来都是最难、最不安稳、最需要付出的事业之一。要保持创新,就需要终身学习、永保锐气和长时间的投入。这些和性别没有任何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