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妇女报数字报纸

2015年10月16星期五
国内统一刊号:CN11-0003

中国妇女报综合新闻 习近平会见出席亚洲政党丝绸之路专题会议的外方主要代表 云南下岗女工以刺绣共同创富 音乐里寻“光明” 教育公平带来男女社会地位平等的改善 贯彻落实男女平等基本国策 切实维护妇女劳动就业和社会保障权利 “我看妇女事业发展”座谈会在京召开 江西三户全国“最美家庭”成员再获殊荣

按日期检索

12 2013
上个月
下个月

中国妇女报

电子报刊阅读器
我给版面打分

1分   2分   3分   4分   5分  

本版得分:5.0参与评分人数:1

新闻排行榜
版权声明
《中国妇女报》(电子版)的一切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图片、PDF、图表、标志、标识、商标、版面设计、专栏目录与名称、内容分类标准以及为读者提供的任何信息)仅供中国妇女报网读者阅读、学习研究使用,未经中国妇女报及/或相关权利人书面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将《中国妇女报》(电子版)所登载、发布的内容用于商业性目的,包括但不限于转载、复制、发行、制作光盘、数据库、触摸展示等行为方式,或将之在非本站所属的服务器上作镜像。否则,中国妇女报将采取包括但不限于网上公示、向有关部门举报、诉讼等一切合法手段,追究侵权者的法律责任。
正在加载广告……
放大 缩小 默认

专家解读妇女与教育——

教育公平带来男女社会地位平等的改善

□ 本报记者 耿兴敏

“边远山区农村女童对现在传播工具并不陌生,通过这些传播工具成为地球村的小主人。”近日,渤海大学教授何村告诉记者:“在安徽的乡村中,到处可见以前的贞节牌坊,和学校操场上活泼女童的身影形成鲜明的对照。”

近几年,每年暑假何村都会到农村开展媒介素养教育,今年9月初,他带领学生在安徽休宁县临溪镇汊口中心小学开展媒介素养教育,这个学校是山区小学,有200多名学生,女童占到一半。

“有的学生家离学校30多公里,不少女童在学校寄宿。她们自己创办报纸、拍图片、使用电脑、手机制作微信、微博,使用QQ交流,对现代传播工具一点都不陌生。”何村说。

过去,古徽州有“十二三岁,往外一丢”的老话,现在女童和男孩一样走进温暖的课堂读书,享受着良好的教育。

这令热衷农村贫困地区研究的何村几多欣慰:这正是政府不断努力,促进女性受教育水平不断提高的结果。

9月22日,国务院发布《中国性别平等与妇女发展》白皮书指出,实施女童专项扶助政策,保障适龄女童平等接受义务教育。此外,我国保障少数民族妇女和偏远贫困地区女童等公平享有教育资源。男女受教育差距明显缩小。女性接受初中及以上,特别是高等教育的机会显著增加。

2014年,高中在校生中女生比例为50.0%;普通高校本专科和硕士研究生在校生女生比例分别为52.1%和51.6%;博士研究生在校生中女生比例36.9%。

“关注女童教育水平,就是关注民族未来。”对于白皮书中的这一系列数字,中国发展研究基金会副秘书长方晋表示,缩小性别在教育方面的差距,意义非常重大:“因为教育平等才能带来收入的平等,才能带来经济地位的平等,才能带来整个男女社会地位平等的改善。”

“我国受高等教育的比例,女生甚至超过男生,这是一般情况下,在发达国家才会出现的情况。”方晋表示,这正说明我国在实现教育公平方面,成绩突出。

白皮书指出,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显示,2010年6岁以上人口中女性平均受教育年限达到8.4年,比10年前提高了1.3年,与男性的差距比10年前缩小0.2年。

由于大多数女性将来会成为母亲,国外研究表明,母亲教育水平对子女的相关性要大于父亲教育水平对子女的相关性。“改变贫穷,改变贫困儿童教育落后的一个最重要的方法就是:让母亲受更多的教育。”方晋指出,尽管我国在妇女教育方面,在积极促进教育公平方面,取得巨大进步,但他注意到,白皮书中介绍了很多现在正在采取的一些措施,特别关注贫困地区的女童。然而这些措施还局限于义务教育阶段。

“通过我们在基金会的一些实践工作,使得我们意识到,学前教育也非常重要。在儿童早期,大脑是各种发育发展的一个窗口,儿童教育投资越早,成本投入越低,回报越高。所以我们建议,给予贫困地区的学前期女童更多关注和支持。”方晋说。

对于教育公平,河南理工大学性别平等与妇女发展研究中心的刘娜副教授带来了另外的视角和理解:’95世妇会的召开对学术界和教育界都有重大的影响,一是“社会性别”概念的引进促使了对各个领域的社会性别视角的分析;二是女性主义研究特色的形成。

“其中很重要的研究方式的转变,就是和实践紧密结合。教育界和学术界是社会性别主流化推动的先行领域,20年来取得了令人欣喜的丰硕成果。男女受教育差距逐步缩小,比如各层次受教育比例基本持平、女性文盲人数的减少、女性受教育年限的提高等。”

刘娜认为,在男女数量比例基本持平的基础上,我们可以进一步关注内涵建设方面的性别平等,更加关注性别专业隔离和性别职业隔离现象,让传统性别观念、性别刻板印象不再成为人们自我发展过程中的障碍。

“同时,我们也看到,作为稀缺资源的博士生中女性比例在提高的前提下为36.9%。”对此,刘娜表示了一种更高的期待值:“众所周知,我国基础性9年义务教育已经覆盖全国,本硕扩招增加了国民高等教育的机会,但作为更高阶段深造的博士研究生女性比例却一下子和男性差距骤然拉大。我们应该思考的是:是女性比男性在某个年龄段存在智力能力的差异,还是别的什么原因,让一直持续相当的比例突然变化?” 刘娜这样问自己。

白皮书指出,目前,我国百余所高校开设了440余门女性学和性别平等课程,女性学硕士、博士学位点不断增多。

对此,刘娜的解读是:通过白皮书的妇女相关受教育的数据表明,20年来女性问题越来越受到社会关注,国家越来越重视性别研究。“女性学科建设、硕士博士点的增加就是很突出的表现。”

“接下来,我们还可以更多考虑,女性科研工作者的学术生涯规划与自身生理生育的社会家庭责任的协调,在学术评价体系和项目申报方面把性别差异考虑进去。”刘娜说。

放大 缩小 默认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在线投稿 | 手机触屏版
主办单位:中国妇女报社 版权所有:中国妇女报网 2014 COPYRIGHT
备案号:京icp备0503731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