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本报记者 张园园
在阿克苏地区阿瓦提县的采访,从一场刀郎木卡姆表演开始。
9位刀郎艺人并列一排,端坐中间的白须老者神情淡然沉稳,抬手轻拨卡伦琴弦,清越的琴声响起,3位老艺人手持传统乐器刀郎热瓦甫、刀郎艾捷克等在旁应和,5位鼓手同时击鼓而歌。
和着节奏急促鲜明的鼓点琴音,激昂的歌声突然迸出,时而高亢热烈,时而低沉苍凉,如发自灵魂的呐喊召唤,率直野性的原始气息扑面而来,一下震撼了全场。
质朴有力、穿透人心,这就是刀郎木卡姆的魅力。
“刀郎”在维吾尔语里意为“聚集”“分群而居”,又是生活在叶尔羌河、塔里木河两岸乃至罗布泊地区的一部分维吾尔族人的自称。作为刀郎文化的精髓,刀郎木卡姆是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也是人类口头和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新疆维吾尔木卡姆”的重要组成部分。
阿瓦提县是“刀郎人”最为集中的聚居地之一、刀郎文化的中心地带,有200多位刀郎木卡姆艺人散布在各乡镇。
为保护新疆少数民族传统文化,挖掘弘扬刀郎木卡姆艺术,阿瓦提县打造了刀郎部落景观等刀郎文化展示平台,还在县文化馆成立了刀郎文化传承中心,邀请民间老艺人前来切磋技艺,向年轻人传授刀郎木卡姆技巧。现在,县文化馆的刀郎艺人已有70多位,其中不乏二三十岁的年轻人。
“为了让刀郎木卡姆代代相传,我要在有生之年为这门艺术的传承多做些事情。”演奏卡伦琴的老艺人阿布都卡德尔·木沙今年72岁,12岁开始学习刀郎木卡姆,是家族第六代传人,曾多次赴海内外演出。
这位将一辈子献给了刀郎木卡姆的老人,深知刀郎文化的根脉在民间。近年来,他收集、制作木卡姆乐器,还致力于木卡姆教学,已带出徒弟300多名。
据阿瓦提县文化体育广播影视局局长田朝晖介绍,为鼓励老艺人传承刀郎木卡姆,政府也提供了一些实质性的扶持措施。像阿布都卡德尔这样的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国家每年向其发放8000元补贴,县里每月也给老艺人发放650元生活津贴,为他们提供生活保障。
刀郎农民画形成于20世纪70年代,同样是刀郎文化的一部分。作为“刀郎农民画之乡”,阿瓦提县还在县文化馆建立了全国第一个农民画院——新疆刀郎农民画院。
走进文化馆的画室,十几名画师正在作画,地下和画架上摆放着不少已经完成的农民画作品,狩猎、制作刀郎特色饮料“慕萨莱思”、葡萄丰收、挤牛奶、歌舞表演……画面内容全部反映刀郎人日常生产生活的场景。用色鲜艳浓烈、线条夸张变形、构图不拘一格,画面自由奔放却不失朴实,这正是刀郎农民画的特点。
记者见到西仁姑丽·阿布都卡迪尔时,她正在画板前为一幅河中捕鱼图着色。
西仁姑丽原是阿瓦提县乌鲁却勒镇的农民,刚来文化馆受训3个月。38岁的她放下锄头拿起画笔,到离家20公里的县城学习,只为了完成深埋心底的梦想,“将来我想当一名真正的农民画画家,在自治区和内地展示自己的作品”,她略带羞涩地用维语说。
对于实现梦想的时间,西仁姑丽并未给自己设定一个明确的期限。如今家里土地已承包出去,她只想一门心思地学习农民画创作,“争取把绘画技能学到最精”。
说起学习农民画的初衷,西仁姑丽说只是因为喜欢,丈夫也很支持她走出去追逐梦想,因为“做一个有文化的农民是一件特别好的事”,这一理念现在已成为当地农民的共识。
据当地工作人员介绍,为了丰富群众文化生活,传播发展刀郎农民画艺术,农民画院已被打造成画家交流创作的平台,部分技艺精湛的画家每月还能拿到政府提供的550元至800元补助,一些作品还被送到国内外参展。
阿瓦提县的农民画培训已经持续了11年,每年组织2期集中培训,平时招收学员不设门槛,还免费提供颜料和画布,聘请专业画家手把手教毫无绘画基础的学员构图、调色。此外,文化馆还免费提供住宿,每天向每名学员发放35元餐费。
有人经过专业培训后声名鹊起。曾经也是农民的肉孜·阿合尼亚孜学习刀郎农民画11年,如今已是疆内著名的农民画画家,他的画作多次在新疆农民画大赛中获奖。
“这也产生了辐射带动效应”,这位工作人员说,如今每到农闲时节,不少农民都会前来学习农民画,“尤其是对于当地农村的女性,农民画为她们提供了施展才艺的平台,传递了正能量,阿瓦提的女性现在不但穿衣打扮爱美了、变美了,还能用智慧和才干创造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