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本报记者 宋利彩
继10月5日中国女药学家屠呦呦荣获2015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之后,10月7日,中国科学界再传捷报:清华大学医学院颜宁教授与德国德累斯顿工业大学Stephan Grill教授共同获得赛克勒国际生物物理奖。颜宁的获奖理由为:对包括具有里程碑意义的人源葡萄糖转运蛋白GLIT1在内的关键膜蛋白的结构生物学研究做出突出贡献。
“要针对人类疾病开发药物,获得人源转运蛋白至关重要,因此,这是一项伟大的成就。”2012年诺贝尔化学奖得主布莱恩·克比尔卡曾为之惊叹。
1977年出生的颜宁,从孩提时代,就困惑于人存在的意义:人来自自然、回归自然,代代相传,我们存在的意义何在?1996年进入清华大学生物科学与技术系,而她选择生物系的原因之一就是想探求生命的奥秘。
2000年,颜宁获硕士学位,并获“清华大学优良毕业生”称号,同年9月赴美国普林斯顿大学分子生物系学习。一般人的眼里,颜宁已经足够优秀。
然而,那时的颜宁对于未来事业的选择其实是一片茫然,颜宁在一次清华大学本科生毕业典礼上透露,有一个原则让她一直受用,那就是:努力做到最好,让选择权掌握在自己手中。
在清华大学的学习,赋予了颜宁心怀天下的责任感,而普林斯顿大学则彻底将她拉入科学的殿堂。在普林斯顿,颜宁突然发现,教科书里那些高贵冷艳的知识原来就是身边那些老先生老太太们创造的;而当学生进入实验室,自己竟然也变成了人类知识的创造者、科学史的缔造者。
“有了这种认知,我的追求目标也逐渐演化为:发现某些自然奥秘,在科学史上留下属于自己的印迹。”颜宁回顾自己的科研之路时表示。
2007年,重回清华的颜宁,给自己确立了几个明确的研究目标,极富挑战性的葡萄糖转运蛋白是其中之一。研究转运蛋白的机理,最重要的一点就是让它结晶后给其拍照,再将不同构象的分子照片连续起来,组成分子电影。但转运蛋白高度动态的内在性质却让以往众多科学家饱尝失败的滋味。
颜宁决定反向思维。历经几百次的实验,2014年1月12日,颜宁和她的学生团队终于发现在一种结晶条件下生长出了几颗非常小的晶体,实验室开始24小时不间断实验。1月15日,他们发现了一颗非常满意的晶体;1月17日,在上海同步辐射中心的数据收集证明,不仅仅是那1颗满意的晶体,他们后来准备的很多晶体都收集到完整的数据,经过快速的数据处理:他们成功了!
在收集数据之后,颜宁实验团队进行结构解析,并将这一成果投向了《自然》杂志。“也许学术论文只有极少数人能够理解,但重大科学发现给社会、人类带来的改变却是不可磨灭的。”颜宁说。2015年,颜宁进一步获得了具备更多构象的GLUT3结合底物和抑制剂的超高分辨率结构,从而清晰揭示了葡萄糖跨膜转运这一基本细胞过程的分子基础。
雷蒙德与比佛利赛克勒国际生物物理奖(简称赛克勒国际生物物理奖),是由雷蒙德博士和比佛利赛克勒夫人捐赠所设立的,旨在促进原创及杰出的生物物理研究成果,一般表彰年龄在45岁以下的科学家,个别年度不设年龄限制。荣获这一殊荣,颜宁离自己定义的“在科学史上留下自己的印迹”的目标越来越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