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妇女报数字报纸

2015年9月23星期三
国内统一刊号:CN11-0003

中国妇女报综合新闻 中国性别平等与妇女发展成就显著 习近平抵达西雅图开始对美国进行国事访问 宋秀岩答记者问 情系边疆 助力发展 “冬古拉玛大妈”的护边人生 鲁浙贵召开党的群团工作会议

按日期检索

12 2013
上个月
下个月

中国妇女报

电子报刊阅读器
我给版面打分

1分   2分   3分   4分   5分  

本版得分:0.0参与评分人数:0

新闻排行榜
版权声明
《中国妇女报》(电子版)的一切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图片、PDF、图表、标志、标识、商标、版面设计、专栏目录与名称、内容分类标准以及为读者提供的任何信息)仅供中国妇女报网读者阅读、学习研究使用,未经中国妇女报及/或相关权利人书面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将《中国妇女报》(电子版)所登载、发布的内容用于商业性目的,包括但不限于转载、复制、发行、制作光盘、数据库、触摸展示等行为方式,或将之在非本站所属的服务器上作镜像。否则,中国妇女报将采取包括但不限于网上公示、向有关部门举报、诉讼等一切合法手段,追究侵权者的法律责任。
正在加载广告……
放大 缩小 默认

“冬古拉玛大妈”的护边人生

□ 本报记者 徐旭

□ 陈莉 吴明贤

冬古拉玛山口住着一位名叫布茹玛汗·毛勒朵的柯尔克孜族老大妈,她是吉根边防派出所的一名护边员。老人今年已经70多岁了,从19岁开始义务守边,她就像一座永不移动的界碑,一守就是几十年,因此也被边防官兵亲切地称为“冬古拉玛大妈”。

9月的新疆克州乌恰县,空气中弥漫着丝丝凉意,走进“冬古拉玛大妈” 布茹玛汗·毛勒朵的家,大妈热情地与大家打招呼,并亲自端上热气腾腾的奶茶。大妈虽然已经70多岁了,但说起护边工作,脸上仍挂满了幸福的笑容。她叫孙女阿丽玛什·阿曼图尔从屋内拿出一个黑色皮包。

“这是去年9月,国务院给我发的证书。”大妈用颤巍巍的手取出一本鲜红的荣誉证书。

那是一本A4纸大小的荣誉证书,一边是民语,一边是汉语,上面写着“授予:布茹玛汗·毛勒朵 全国民族团结进步模范个人荣誉称号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 二〇一四年九月”。

放下证书,大妈和大伙讲起今年“八一”去北京参加双拥会议的事。聊到兴头,大妈还从包里拿出一个卡片相机,熟练地装上电池,开机,打开相册,一边翻看照片一边给身边的人讲照片背后的事。

提起去北京,大妈总是念念不忘她第一次去时的情形。去北京,她见到了天安门的宏伟。那一年,布茹玛汗大妈和她“中国石”的故事被人们广为流传。

布茹玛汗大妈在19岁的时候成为克州边防支队吉根边防派出所的一名护边员,驻守在冬古拉玛山口。因为那时,边境地区虽然有明显的边境线却没有界碑,为了不让牧民越界放牧,布茹玛汗立下了刻界碑的心愿。通过向人请教,她学会了汉语和柯尔克孜语“中国”的写法。那天,羊安静地吃着草,布茹玛汗放下羊鞭,找了一块石头,跪在乱石堆上,先蘸着雪水在石头上写下“中国”,然后用尖利的石块雕刻。手被石头磨出了血,她依旧一笔一画地刻着。当西陲的最后一缕阳光落下时,第一件作品“中国石”诞生了。

从那时起,只要行走在边境线上,她就会找石头在上面刻上“中国”二字。

而今,因为身体原因,布茹玛汗大妈已经很少去边境线巡边了,但是布茹玛汗大妈和边防官兵之间的感情却越来越深。

聊到高兴时,大妈突然邀请大伙和她一起去冬古拉玛山口看看。“现在国防公路已经修到边境线了,我们可以开车到达山口。”二儿子麦尔干·托依齐拜克补充道。现在,他是吉根边防派出所的一名协警员。

从吉根乡出发到冬古拉玛山口有50多公里路程,驱车到山口,就用了整整5个小时。一路上走走停停,上下颠簸,处处惊心……

当大妈一行终于顺利到达冬古拉玛山口脚下时,她一边牵着官兵的手,一边习惯性地捡起一块石头,在上面刻上“中国”两个字。

52年的艰辛守边,18000多个日日夜夜流失的岁月,如今,当年青春美丽的少女已成为饱经风霜的老奶奶。

返回时望着渐行渐远的山口,大妈自言自语道:“我会带领我的孩子们守护好冬古拉玛山口,保护好我们的边境线!”

放大 缩小 默认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在线投稿 | 手机触屏版
主办单位:中国妇女报社 版权所有:中国妇女报网 2014 COPYRIGHT
备案号:京icp备0503731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