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郝卫江 发自北京 17日,联合国儿童基金会、联合国艾滋病规划署和世界卫生组织在京举办预防艾滋病母婴传播工作情况通报会。
据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提供的中国预防艾滋病、梅毒以及乙肝母婴传播工作进展情况显示,在我国以妇幼保健机构为核心,以疾控机构和综合医院为重要技术支撑,以省、市、县、乡各层级医疗卫生机构为基础的预防艾滋病、梅毒和乙肝母婴传播服务网络,在过去的10年里,为孕产妇和儿童提供了连续的、人性化的综合干预服务,使得我国艾滋病母婴传播率显著下降,降幅高达80%。
仅在2014年一年,通过国家预防艾滋病、梅毒和乙肝母婴传播项目,就有1240名面临感染艾滋病病毒风险的婴儿,在有效的防治措施下得以健康出生。2005年到2014年期间,已感染孕产妇接受抗病毒药物治疗的比例从64.6%上升到82.6%,感染妇女所生儿童接受药物治疗的比例也从77.2%上升到91.7%。
目前,在我国已使携带艾滋病病毒妇女的母婴传播率,从未接受任何干预措施的34.8%降至2014年的6.1%。除此之外,所有艾滋病新发感染病例中归因于母婴传播的比例,也从1.6%下降至2014年的1.1%。
据悉,2015年,中央财政投入14亿元人民币,将预防艾滋病、梅毒和乙肝母婴传播工作扩展到了全国,实现了预防艾滋病、梅毒和乙肝母婴传播服务的全国覆盖。
“我们非常赞赏中国政府不仅在全国扩大服务覆盖率,将艾滋病、梅毒和乙肝的预防工作纳入现有妇幼卫生综合服务之中,并取得了一定的成就。”联合国儿童基金会驻华代表花楠女士说。
来自联合国艾滋病规划署驻华代表苏凯琳博士在通报会上也表示,“中国政府在应对这个时代最重大的公共卫生挑战中,显示了卓越的前瞻性和领导力”。
记者在会上还了解到,2015年6月,古巴成为世界上首个被世界卫生组织认证已消除艾滋病病毒和梅毒母婴传播的国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