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滕云
不开玩笑——不管你们信不信,反正我是信了。关于南京的车祸,官方的说法是“6·20南京重大车祸”,而到了媒体这儿,至今,还延续着“南京宝马撞人案”的表述。我能肯定,从媒体先期确立的这个新闻标题始,这事儿就安生不了。
现在假设一下,如果肇事车辆是个比亚迪,事情会怎么样?第一,媒体还会不会大张旗鼓地给予报道?第二,即便有报道——因为肇事过程毕竟极端,那么媒体会不会表述成“南京比亚迪撞人案”?第三,即便表述成“南京比亚迪撞人案”了,观众会不会一如既往地高度关注乃至质疑?
所以,我觉得无论是南京警方,还是肇事方,还是受害方,还是宝马公司,甚至愤怒的观众,都可以向媒体发难一把——总不能眼看着网上一轮又一轮的开撕,始作俑者却安然无恙,甚至得意扬扬,看着自己炮制的作品无限发酵,泡沫越来越大。而我的心得则是,作为媒体的小编,其精神属性是多么的重要。客观公正的新闻原则,印证于任何一个新闻从业细节。就像这个精神属性,它对一个新闻的初始判断的影响力,就足以酿成新闻伦理上的偏差。
然后就是“急短精”。南京市交管局政务微博发布消息称,该事故肇事司机经权威机构鉴定,其在作案时患急性短暂性精神障碍,有限制刑事责任能力。此鉴定一出,舆论为之哗然。
在经历了“宝马歧视”之后,南京车祸的案情,就已经被社会舆论所掌控了。掌控的意思,是指对案件的最终判决未必一定发生作用,但是对案件的审理全程,却时刻施加着影响。比如,南京警方的公告,就是施加影响的结果之一;专家所言的“应该召开发布会”,也是施加影响的结果之一。当然,“急短精”的科普和流行,以及对它的完全不信任,更是施加影响的结果之一。
话题必然要回到一个起点——习惯性的不信任,从何而来。可以说,南京警方身陷窘境,是为地方惰政背了锅,躺了枪。很多观众,即便是孩子,都可能从各自的生活经验里,获得惰政的案例和背景。或许,就连南京警方的背锅、躺枪,也并非绝对无辜,因为我即使可以相信“急短精”,但同时也可以追究,一个“急短精”患者,是如何获得驾驶资格的,只要那个驾驶证不是伪造的。
我曾夸赞街头的“录像执法”程序,以为有了这门利器,会有助于执法过程更透明更公正。但我发现更多的人好像并不买账,因为他们还会担心这些录像内容是否会公开,是否会不带删节地公开。“急短精”的诊断和公布,也有助于更透明公正,但同样,人们也会担心在诊断和公布的过程中,是否依然存在“录像”本身无法证实的东西。包括车祸现场,是可以通过录像“重现”的,但如何获得驾驶资格,却是没有探头监视的。所以,技术手段对于获取公众的信任来讲,始终处于辅助的地位。真正信任的来源,依然是品质——从每一个执法者,到概念上的所有执法者。